专栏名称: 温书先生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欢迎进入思考与阅读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温书先生

广州7闺蜜凑400万同居养老,90后刷屏狂赞:老了就这么荒度余生

温书先生  · 公众号  ·  · 2019-07-12 20:22

正文

点击上方 「温书先生」 即可关注

回复 “晚安” ,送你一张特别推送

文 / 小爱同学   图 / 花瓣网

来源: 爱奇旅(ID: i-qilv)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 播晏娇朗读音


在《欲望都市》的影评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男人,他们并不会陪着你一起变老,真正陪你变老的,是你的女朋友。


这话,年少时听不懂,听懂已是不惑年。


人的一生那么长,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多少人回过头时才发现,心里最想要的,不过是有几个老闺蜜在身边的温暖,有花在眼前的浪漫。


文中主角:金杜及其闺蜜

素材来源:一条视频


1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生活在都市中,路上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满目皆是钢筋水泥、流转霓虹;不知你可曾有那一瞬间,想到乡下买一块地盖一栋楼,看花开四季,云淡风轻?


最近被一栋广州郊野的田间小别墅,惊艳了!



建在山脚田间,绿意满盈;



白墙黛窗,简约宁静;



屋里是景;



屋外是诗;



偶尔约上两三好友,只是静静坐着,时不时闲聊几句;



即便是没有喂马劈柴这些诗意的生活,生活其中,便觉妙不可言。



2


原来这房子,是70后湖南女生金杜,与自己另外6个闺蜜一起花钱改造的。


早在十几年前,金杜在南方报业工作时,她们就认识了。


因为都不是本地人,毕业后留在广州打拼,加上三观相合聊得来,兴趣爱好又都出奇的一致,从相识到相惜,从八卦到量子力学的探讨,她们彼此照顾,分享着彼此的美好。



正值花样年华时,她们跟很多闺蜜一样,常常畅想:


等年纪大了,要找个好山好水的地方一起养老,荒度余生。


而弹指一挥间,7个姑娘都陆续步入中年,有人结婚生子,有人开始创业,大家大多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还有两个女生搬到了北京生活……


大家默默生活,没再有多余心思谈什么归园田居。



直到相识10周年的聚会上,提起年轻时的约定,她们突然意识到:共同养老,不用等到20年后,趁现在有余钱有体力,现在开始准备正好!


多数人只是过过嘴瘾,她们卷起袖子就开干。


第一步,找地找房。


经过多番往返,几个月后,金杜在广州近郊相中了一套三层小别墅。


▲房子原貌


房子位于广州近郊的南坑村,从市中心开车只需要1个小时就能抵达;


金杜第一次到南坑村时,正逢雨过天晴,一条彩虹横跨绿油油的稻田……


这种与城市若即若离,方便又隐居的诗意清新美感,瞬间击中了她。


房子还是毛坯房,但当金杜随手拍了张照发到闺蜜群,大家都激动了:喜欢!盘它!


而就这样,7闺蜜轻松又默契地选定了养老根据地。



3


村里有很多老房子,但只有现在的房东愿意把房子租给她,并且一租就是20年。


而他唯一的要求就是保留原本的罗马柱。


金杜觉得,既然要保留罗马柱,不如干脆将原本的框架向外延伸一点,设计一个悬挑在稻田里的玻璃屋,恰好把村头的开阔风景,尽收眼底。



最终从设计到改造,700多平米的三层半毛坯房,花费400万,历时近8个月,这素雅的田园别墅,一经面世,就惊艳了村民。


而这100分的背后,是金杜的用心付出和亲力亲为,光是设计方案,就与设计师沟通了几十次才最终敲定。


改造后的闺蜜房


风景最好的一楼是公共区域,长桌沙发落地窗,正对稻田,置身画中,看云卷云舒,好不舒爽。



超大的开放式厨房和长餐桌,正适合大家一起做饭、吃饭、聊天、看书,舒服热闹的老年生活由此展开。



二楼以上是各自独立的10间客房,每间房都有一张超大超软的榻榻米,两面墙都是落地窗,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早晨的薄雾和日出。


洗手间的瓷砖都是彩色的,有的房间还有玻璃的室外浴缸,可以说考究到每个细节。



房间里的很多物件都是闺蜜们旅行时,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


比如彩色的地毯、床头柜的小摆件……



或是跳蚤市场淘回来的老物件。比如从山西运送过来的老榆木门,从中山淘来的屋檐瓦片……


金杜说: “房子里有旧东西,才像一个家。”


而这里比想象中的家更令人满意。



悬空玻璃房是大家最喜欢的空间,50平米左右,三面都是玻璃,站在中间,仿佛处在整片稻田的中心,很是震撼。



玻璃房中间挂了一个暖色的吊灯,很多人从村头开车进来,远远地就能看到这个玻璃屋。



为了享受于天地间喝茶的畅快,金杜就在稻田中央做了一个茶席,再用当地的毛竹铺成一条栈道,走在上面,放眼望去是一片清新的田园风光。



4


由于7闺蜜现在都处在30多到40多岁的年龄,正是打拼事业的阶段,考虑到每年相聚同住的时间并不多,因此“闺蜜房”也开放给她们当中的每个小家庭,可以带着家人一起来住。


但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空间,7闺蜜的家人反而熟络起来,联系比以前来得更频密一些。



去年中秋节,7闺蜜携家人来到这里度假,聚餐、喝茶、赏月……提前享受了养老生活。


几个女生还一起到农民的果园采摘水果,沿着乡间小路骑车回家,共同做果盘,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从闺蜜到家人,从小家到大家,这个世界不缺繁华,但缺从心的热闹。



无论朋友还是亲人,能好好在一起的前提,是不给彼此添太大的麻烦。


为此,她们还建立了相守规则。


比如约定要锻炼身体,比如约定每个人从现在开始学一项独门绝技,烹饪、种菜、插花都可以……这样,老了也能互相照顾,愉快做朋友。



“时间给我们最大的馈赠,就是从少女时代一直走到现在,十年了我们依然在一起。”


而最美好的老去,莫过造一房终老,携闺蜜们白首。


5


在日本,也有7位抱团养老的女性,过着她们想象中20年后的生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