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最近的中产,开始穿百元拉夫劳伦平替了 ·  昨天  
新周刊  ·  懒得谈对象的年轻人,偷偷去逛相亲角 ·  2 天前  
新周刊  ·  大S去世,我和我的青春终于告别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张云雷说女性不做家务娶她何用,2W女粉丝点赞叫好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8-12-30 20:30

正文

作者:宋清辞

来源:好姑娘光芒万丈

(ID:laoyaohuibaofu)


我们这个社会,女性地位似乎很高。

打开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歌颂女性伟大的文章;

打开淘宝,女装的款式种类和男装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打开电视,为女性量身定制的电视剧层出不穷。

然而,一个朋友却对我说:“我很奇怪,为啥感觉自己地位提高了,但如果在家不做个贤妻良母,内心就过意不去,还会被无数人痛批?”

我多想拍拍她的头,告诉她: 不是女性地位提高了,而是消费女性的手段提高了。


曾听过这样一段话:“ 社交网络上最虚幻的骗局就是,女权主义盛行。

深以为然。


男女平等,任重而道远。



俞敏洪侮辱女性风波还没有完全过去,张云雷的言论又被推上了热搜。


这次是在一个叫《风味实验室》中节目中,对婚恋观的讨论。


嘉宾刘媛媛问张云雷:“你觉得女人在家就应该收拾,还是我们两个商量,你收拾家,我干别的?”

张云雷回答道:“我觉得就应该。”

紧接着他补充道:“ 女人你连家务活都干不好,我娶你干什么呀?


刘媛媛有点坐不住了,主持人刘梦遥为了缓解尴尬,又问了张云雷一个问题:


“那你能接受男主内女主外吗?”

张云雷马上说:“这个我接受不了。”



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天生应该做家务、洗衣、做饭,直男癌重症患者鉴定完毕。


其实在张云雷被推上微博热搜之前,我这个90后老阿姨还真没听说过他的名字。


一番科普之后,原来张云雷是郭德纲的妻弟,郭德纲实名认证的二弟子,德云社颜值担当,相声界唯一爱豆。


张云雷的出现,让相声听众从单纯听相声,到疯狂捧爱豆。



他的粉丝都是女性,都自称为“二奶奶”(因张云雷别号二爷),听他讲相声的时候,粉丝们会挥舞着荧光棒,相声舞台俨然变成了演唱会现场。


这次事件发酵后, “二奶奶”们不但没有脱粉,反而拼命为她摇旗呐喊,以至于评论区红彤彤地一片点赞叫好。


有找脱粉的要门票的。



有主动为“女人连家务活都干不好”辩白的。



还有发长文进行理性分析,下跟一大堆点赞的。



为了防止我的认知出现偏差,我特意看了完整版视频,还真没冤枉张云雷。

至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择偶观”的说法,我无力反驳,因为张云雷确实代表了中国一大批男性的择偶观。

这样的择偶观不是个人造成的,而是由家庭和社会传承的。



张云雷的话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

“连家务活都干不好,我娶你干嘛?”说的是女性的家庭地位。

“男主外,女主内”说的是女性的社会分工。

可惜的是,无论家庭还是社会,女性往往都是被隐形歧视的群体。

先来说一下女性的家庭地位。

结婚前,我们听到最浪漫的承诺就是: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

结婚后,才发现原来真相时:你负责打工躺沙发,我负责貌美如花 + 洗衣做饭 + 扫地带娃 + 兼职养家。

旧时代的要求一点没少,新时代的标准又纷至沓来,让人猝不及防。

比如佟丽娅,美如天仙,事业有成,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但在与陈思成的婚姻里,则直接将自己放逐在下风。

佟丽娅父亲曾在快本上这样对她说:“到了老陈家以后,要多干一些活,,给老陈做做饭,好好伺候他。”



观众脸色微变,但听到这话的佟丽娅,却是微笑着默默接受。

佟丽娅也确实在家庭中扮演者贤妻良母的角色,曾有记者问:“老公出轨,会原谅吗?”陈思诚回答:“谁都会出轨。”

而佟丽娅面对这样回答的丈夫,竟然说:“对我来说,回家就好。”

直男癌父亲“教导”自己,直男癌老公作践自己,让人想要逃离都无路可退。

一个女人,必须扮在家庭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当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好保姆,而且在没有各种差错的情况下,才算得勉强合格。



在家庭中,女性地位不高;

在社会中,女性同样遭遇歧视。


17年的奥迪二手车广告,便是对女性赤裸裸地讽刺和挖苦。



一对新人正在举行美好的婚礼,忽然新郎的妈妈跑到台上,对新娘进行了一番检查。

捏鼻子、抓耳朵,扯嘴巴,确定完成之后她才放心回到台下。

视频一经发布,满屏的质问和愤怒。

然而,这些无力的反抗根本无法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有多低?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份《全球性别差距报告2017》中指出: 144个国家的女性中,中国排名第100,连柬埔寨都比我们靠前一名。



说起来残酷,但却是事实。

在中国,下至平头百姓,上至名人大咖,皆是如此。

除了创业代表俞敏洪的演讲,诸多教授都曾发出“让女性回家”的言论。


中国妇女报曾做过一个“性别歧视事件”统计,结果让人震惊。


浙大社会学系教授冯钢说:


女生读研后走科研道路的十不足一,读研期间也少有专心学问的,大多混个文凭准备就业。




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说:


高考的命题正在改革,改革后的高考阅读将提高思辨性、复杂性和扩展性,因此对女性特别不利。




还有宣称“ 男为天,女为地,女子就该在最底层 ”“ 点外卖就是不守妇道 ”等雷人语录的女德班。



有宣扬“ 三精成毒 ”“ 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 ”“ 女性穿着暴露会克家庭、克父母、克子女 ”言论的校园讲座。



就连知名学者周国平都曾说过:


学哲学是女人的不幸,更是哲学的不幸。


家庭、学校、社会都在对女人进行着谆谆教导,让她们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女人。

如若不然,就会有数不尽的标签贴到女人身上:三十岁没结婚的叫“剩女”、离过婚的叫“破鞋”,裙子在膝盖以上的叫“风骚”,男性朋友多的叫“狐狸精”……

“女性原罪论”才真正是上下五千年,从来未曾止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