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会推荐一套数学界超级有名的奥数教材,那就是——
《高思导引》
。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高思导引》的名字,海淀超级著名的鸡娃神器,但凡想让孩子学奥数的话,《高思导引》一定会被很多人反复提起过。
其实对推荐《高思导引》我纠结了很久。
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为书的难度确实有点高,光靠孩子自学,有些题目确实搞不定。
不过,
这次《高思导引》进行了全新的改版
,优化了题目和讲解,并且高思的金牌教练们为它专门录制了课程。
相当于把高思线下课搬进了家里,高思的数学课在海淀是超级火爆的。这样做不但降低了孩子学习难度,还让全国各地的孩子都能享受海淀教育。
关键价格比高思线下课便宜太多太多,如果孩子学奥数的话,这套书加课真是性价比无敌了!
所以,今天推荐给大家!
要说到《高思导引》,那就必须提到一所学校,叫做
“华罗庚数学学校”
。
这所学校建于1989年,是
人大附中在数学实验班基础上创办的,也是人大附中超常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验基地。
到了2004年,这所学校更名为“仁华学校”,“仁华”代表着“人大附中”与“华罗庚学校”的合称。
所以,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吧,这所学校不是一般的学校,她是
专门培养超常儿童
的!
而华罗庚数学学校的教学特色,就是
“数学”
。
当时的校长叫做徐鸣皋老师,他亲自带队主编了一套数学教材,叫做《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用于日常的教学,里面的内容就是围绕奥数展开的。
从此以后,这所学校成为了中国数学的神话,
千余名华校的学生在区、市、国家乃至世界的学科竞赛中获奖夺魁,数量位居北京,乃至全国重点中学之首
。
后来徐鸣皋校长离开后,创立了高思学校。
基于之前在华罗庚学校培养超强儿童的经验,他带着团队主编了一套奥数教材,这套教材就叫做
《高思导引》
。
因此,在《高思导引》的第一页,就印着主创老师们的介绍,而左上角这一位就是徐鸣皋校长。
后来,
徐校长带着高思的老师,倾注全部精力,把《高思导引》这套教材做到了极致,而这套书也成为
奥数圈内权威教材之一
。
为什么学奥数,很多老师和学校都推荐《高思导引》呢?
第一个原因
在于这套教材的作者,本身就是奥数的权威
《高思导引》这套书是
徐鸣皋校长带着他的金牌教练一起编写的。
在书的首页一共印着
27位金牌教练
,他们都是本书的作者,
绝大多数都毕业于北大数学系
。
很多教练在学生时期,本身就获得过全国奥数竞赛的金牌,甚至有人还获得了IMO国际奥数竞赛的金牌。
你看,下面这些就是部分作者的简历:
因此,他们对于奥数竞赛的门道,该怎么学,考什么内容,怎样容易取得奥数好成绩,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同时,这套书有一位主编,是
邹瑾老师
,他是
北京数学联赛集训队的教练,也是华罗庚金杯数学竞赛命题组的成员。
华罗庚金杯是国内小初奥数比赛中含金量很高的一项赛事,也是奥数四大杯之首(其它3个是希望杯、迎春杯和走美杯)
,而
华罗庚金杯的难度高,含金量也是高。
而
《高思导引》的主编本身就是奥赛命题组的成员,让这些专门给奥赛出题的人去编写教材,这个教材自然是很符合奥赛需要的
,这也是为什么《高思导引》在奥赛圈里特别有名的原因。
和学而思比起来,高思是一所比较低调的学校,他们只是深耕于北京,在别的城市很少出现。
也就是因为深耕,所以高思能做到非常非常的
“专”
!
在北京很多想上名校的孩子,都会选择高思学校来进行培训。
我统计了一张
高思小升初的成绩单
,像
人大附中早培班、清华附中优才班这种顶尖的班级,录取学生中,将近80%都是高思的学生。
针对奥数竞赛的成绩更是夸张!
截止2023年初统计,
近10年
60名IMO中国奥数国家队成员里,有46人是高思参与培养的
,其中还有
2名入选了美国国家队
,一共斩获了
39枚金牌和7枚银牌
!
而对于大学申请,高思的成绩也是特别厉害!
到去年年底,高思学校的老师们一共培养了
3700名学员进入清北
,而且
每年清华、北大数学竞赛保送生中居然66%都来自于高思
。
高思原本只有在北京办学,但为了能让全国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好的教育,因此高思的校长徐鸣皋老师带队开发了《高思导引》这套书。
原本《高思导引》只是练习册,只有题目和简单的解析,没有知识讲解和解题指导。
但是这次高思对这套书做了全新的升级。
高思导引把每个年级的书都设置在一个大盒子里,盒子里的书是从旧版《高思导引》优化而来。
比起旧版来说,做了更多
轻量化和阶梯化
的优化设计。
新版的《高思导引》习题做了轻量化的处理,
以前一个年级厚厚的四本书现在被拆分成了
25本
,老师课堂的每一讲正好对应一本小册子。
在每个小册子前面还会有这一整个知识点的学习顺序和知识点分布,在看课程之前可以直接按照知识点分布自己去刷题,再利用课程巩固强化。
在书里还会用不同的名字和星级来区分难度:
★ 兴趣篇: 1-2星,适合刚入门,对奥数有一定兴趣的孩子,基本上无门槛;
★ 拓展篇:3星题,会稍微上升难度,但也是学习高思课程的小朋友们必须要刷完的题目;
★ 超越篇:题目难度大,基本都是4、5星,一般走竞赛路线的孩子才会学习。
每个年级都有相应的24个专题,一共涵盖2200多道“导引”题目的讲解和460多个奥数知识点的梳理。
在每
个年级的课程盒子里有24个讲解单元,每个单元都有6节半个小时左右的线上AI课
。
这些课程都是
高思的金牌教练录制
的,手把手地引导孩子学习。
一个年级总的课程时长大约在
4500分钟
左右,相当于
足足一百节线下的课程
,和高思的线下课几乎是一样的!
同样的课程内容:
在小度学习机里需要1699元解锁四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425元;
在官方高豆豆APP里需要4380元解锁四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1090元;
如果您带孩子去线下高思学校上课,一年的花费在几十万左右。
这还是
不带纸质教材的价格
!
那我们的这个盒子多少钱?出版社老师给了我一个无法拒绝价格:
一天一元,激活就能用三年!
天哪,
365元就能上到一个年级全部的整整一百节原版高思课!
享受到和海淀区牛娃一样的学习资源,
一节课只要三块钱
。
性价比真是无敌了!
对于想学奥数的孩子来说,高思导引的课程设置是完全与奥数比赛的考查内容同步的。
小学奥数其实一共有七个板块,就是下面这个:
计算,数论,几何,行程,应用题,计数和数字谜题
。
《高思导引》从3年级开始,
每个年级用24个单元的知识点,全部都覆盖了这七大板块
。
下面这张思维导图,就是高思的奥数体系:
它有
7根树枝
,
每根树枝代表奥数一个板块
,而
彩色圆圈则是不同的知识点
。
你看橙色部分代表三年级,然后外围则是绿色的四年级,再往外扩就是黄色的五年级,而最外面一圈就是蓝色的六年级。
所以,高思的奥数体系是层层递进的,像一棵大树一样,只有基础打扎实了,才能开枝散叶,不断生长延伸出去。
就拿
“计算”
这个主题来举个例子。
“计算”看起来是数学里比较容易的内容,不就是加减乘除吗,教材里都教过,那奥数里的计算,到底涉及什么内容呢?
你看,下面这条分支就是奥数体系的“计算”内容:
奥数里对“计算”的要求
会更加强调“巧算”,也就是“凑整”
三年级,书上的凑整考查内容是
整数
,比如既有
个位数相加为十的凑整
,又有寻找
能简便乘到一百和直接整除
的凑整 :
到了四年级,书上的凑整方法更加灵活多变了,引入了
小数和多位数
之后的凑整需要仔细观察算式,比如0.01和0.99的末尾凑整:
五年级进行分数的巧算时,还需要
仔细观察分母的类型,再进行同分母的凑整计算
,比如拆开括号要仔细分辨分母:
奥数里的“计算”更加强调“括号”的应用
就是能组合也能拆分
比如为了培养孩子的
“拆分与组合”思想
,书里会
引导孩子先把括号拆分成单项计算,最后再进行加减
:
然后就会给孩子出巧算题,例如
“101”“99”这种,就需要拆分来计算更加简便
,比如101是100+1,99是100-1:
而但是遇到
有特定整乘整除
的题目时,如何
巧妙两两组合来降低计算难度
也值得思考,比如这道题的4和25,还有70与7、22与11的关系:
再比如四年级学小数时,会有这种看起来很复杂的计算题,但是解题的关键在于
找到相同的公因数“111111”
之后,再进行加减法就很容易了:
比如
隐藏的数列入门题
,找规律填一列数字中的空隙,这是
一维的找数字规律
:
下面这种有图表的找规律则需要孩子
从横排以及竖排两个方向来思考规律
,这是
二维的找数字规律
:
还有
建立空间思维的图形规律题,从形状到顺序再到方向都需要思考
,这可以算得上是
三个维度的找规律
了:
你看,奥数的题目说白了并没有那么难。
它其实是
以基础数学为根基,然后将基础数学里学到的那些数学公式、定理进行灵活运用,从而拓宽孩子的思维。
所以说,当孩子数学功底不错时,适当学点奥数对孩子是有帮助的!
那,要怎么才能用好《高思导引》这套书呢?按照书中给我们安排的节奏,我们可以给孩子制定专属的学习计划。
《高思导引》一整个学年的书有25本,其中
24本是单元练习,1本是期末综合测试
。
而《高思导引》的课程讲解也是同步的,一个单元会有4~6节习题课,每节课半个小时左右。
也就是说,
一个单元的学习时间大约在2~3小时左右
!
但是
老师讲解的课程是书上的习题,在听课之前,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先把这部分内容做完!
因为习题册里的内容不是线性刷题的,所以每天的习题一定要根据册子前面的知识点来安排。
那,具体的刷题时间和听课时间要怎么安排呢?这就要看孩子个人的学习规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