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骆建华看来,《通知》的另一个意义就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过去。环境公共产品和服务由政府提供,今后则要全面由市场提供,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进入到治理当中。
“政府的定位,一是监管,二是付费。《通知》提出‘以运营补贴作为财政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式’,这是我们多年呼吁的,这次终于被强调了。”他说。
《通知》提出,要“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有关要求,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政府参与效率,充分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参与,提升环境公共服务质量,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
骆建华表示,整体上看,现在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初具规模,下一阶段关键是运营,特别是在中西部、县级以下农村,以及老少边穷地区,单纯依靠收费还覆盖不了成本,需要政府进行补贴。
“过去是市场方没有发育起来,没有实力来承接,现在市场方已经逐步成熟,政策只是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他说,“将来政府财政就不要搞建设、不用养队伍了,只需要购买服务,按照绩效进行付费。简单说,就是政府从一次性投资变成了分期付款。”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治理结果更好、更专业。过去的事实证明,政府自己做,投资运营都是低效的,还会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交给市场则更加高效,解决了效率的问题。
《通知》规定,要“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该领域内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着力推动市场资源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汤明旺也表示,《通知》规定严格合同管理,相关合同文本中应明确有关绩效考核、按效付费条款;建设完善项目服务质量、运营成本、安全生产及环保指标监测与监管体系,建立形成基于绩效的PPP项目收益机制,这体现了绩效导向,回应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初心”。
此外,通知还提出“尽快在该领域(污水、垃圾处理)内形成以社会资本为主,统一、规范、高效的PPP市场,推动相关环境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结构明显优化。”
“过去,环保行业小企业多,大企业很少,住建部等希望通过全面实施PPP,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让行业通过兼并重组出现一些龙头企业,从而进一步改善行业结构,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张燎表示,“这样行业才会逐渐成熟,更易于管理,也只有大企业才更能吸引人才,增加研发投入,注重企业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