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磐创AI
AI行业最新动态,机器学习干货文章,深度学习原创博客,深度学习实战项目,Tensorflow中文原创教程,国外最新论文翻译。欢迎喜欢AI、关注深度学习的小伙伴加入我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大家谈  ·  英国大家谈商务合作及转载须知 ·  15 小时前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昨天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昨天  
英国那些事儿  ·  157头伪虎鲸集体搁浅!然而救援困难,人们决 ... ·  2 天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新闻联播: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  2 天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新闻联播: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磐创AI

985博士舍弃华为100w offer, 去当20w的公务员, 值吗?网友深度分析

磐创AI  · 公众号  ·  · 2023-05-24 22:24

正文



磐创AI分享

转自 | 论文项目硕博招聘

来源 | 社科社、知乎,图文直接转自学术志公众号





第一: 从某脉软件上来看,大部分会选择进入事业单位,这是大部分人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还仅仅只是口嗨呢?


第二: 按道理来说,能读完博士应该是在某一个领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个人发展和薪资的角度出发,是否甘心一毕业就进入事业单位呢?


不考虑加班等因素,不加班的公司也很多




回答一




作者:匿名用户


Top2 cs 博,今年刚拿到的华为天才少年,应该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我身边的博士同学们,据我所知没有一个选择体制内(大学老师除外)

喜欢做学术并且博士期间学术做得比较有成就的同学会选择做学术,其他同学(也有学术巨牛逼的,比如手握十几篇顶会,一作大几篇的)基本上都会选择业界就职,包括华为,Google,MSRA 这种技术公司和量化(国内 top 量化九坤的创始人就是我们院前辈,所以我们去九坤的很多),还有前几年比较好的区块链币圈或者美元基金。当然今年就业形势很差,选择华为的会比较多

首先有一个关键性的前提先说好,到我们这读土博的,大多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富二代官二代是少数。一个显然的观察是,家里越有钱的,越愿意去体制内(此处包括了大学教职,也就是做科研)或者其他 wlb 更好的公司。理由很简单:资本收入远超劳动收入。中国年薪百万的不多,资产 3000w 的不少,靠打工赚钱的速度可赶不上资产升值,对有钱人来说,卖命打工就没了意义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 众所周知,对没有背景的人来说,做公务员前途会比较难,但是私企是看效益的地方,有实力的人只要性格不过于偏执,是容易走出来的

  • 拍须溜马这种事我们实在是不擅长,我们天天抱怨写论文好难,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做科研或许比当官容易

  • 不考虑灰色收入的情况下(我想身边大部分同学在考虑就业的时候并不会把灰色收入纳入未来现金流考虑,even if 以后他真的这么做了,当下也不会这么考虑),公务员的收入是远远比不上华为的

  • 本校其他专业的同学照样可以通过引进生去当副县长,并且有些专业的同学大概比我们更擅长。我们的选择会更多一点,还是更愿意选择能有差异化竞争力的地方

  • 学历一般水平一般(甚至可以说很差的)去体制内 20w 的一大堆,读书人多少有点傲气,和他们做同事只会让自己觉得不值(只是工作上的想法,做朋友没有这种问题,大家还是很包容的)

单独拿出收入这个事说一下,所谓的稳定在我眼里就是扯淡

  • 华为就算一直 100w 年薪,27 岁博士毕业做到 35 也有 600w 左右现金,就算公务员到手 30w,你算算得多少年?

  •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华为对博士比较优待,除非重大错误,不然不会辞退博士,我们这领导很多四五十岁的。绩效和资源也会向博士倾斜。对于天才少年,人多的组可能会直接配两个本硕辅助你工作

  • 华为(包括其他私企)收入并不是固定的,20w 的公务员十年后年收入可能是 30w,但 100w 起步的博士在华为,不犯错的话,干十年之后年收入 300(这个数字还比较保守)绝对不是难事,华为对认真干活的人才不会吝啬

总而言之,对于小镇做题家(留在国内读理工类博的,小镇做题家比例会大一些,我当年就是因为家里不给钱我出国才留在国内的),除了润以外,选择去华为这种公司或者去搞金融(对于学历特别好的,即使家里没资源,也有机会能搞好),基本上是唯二的跨越阶级的稳定路径。对于家里已经很有钱或者当大官的,公务员或许是更好的选择,但他们本身就不会倾向于来读这个理工科博士,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



回答二


作者:匿名用户

本人港校 top3 博士,今年(2022 届)秋招刚刚拿的华为 offer,没有百万那么高,17 级 75 万左右吧(不算加班费,年终奖可能超过保底有更多)。家里爸妈都是体制内的,感觉还是和题主说的有相似之处的,可以答一答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我本人肯定选华为,绝不可能公务员(三四线城市公务员/事业编的人才引进 or 一线城市考公都不会选)。


说句杀人诛心的话,知乎上大多数人既不是博士,也拿不到华为的高薪 offer。他们的回答,就像是农民想象“皇帝用金扁担”那样,毫无用处。我作为一个在自己的研究方向有点小成绩的人,根本就不想去公务员体系琢磨怎么溜须拍马、混日子、升迁。B 乎上那些说公务员隐形福利多好、清闲、稳定的也是泛泛而谈。你说隐形福利好,我告诉你,除了贪咋的你还能赚的比华为多?你还能货币化折现?至于清闲、稳定,那更扯,有几个博士做研究是岁月静好清闲稳定的?我要是爱清闲的人,当初怎么会读博肝论文,写代码,为论文发愁的睡不着觉?


另外,爸妈的体制内经历也让我对公务员有了更清醒认知。这个答案下面的某些回答,纯粹是对于公务员有了过于美好的幻想。进了公务员系统的人,绝大多数和我爸妈一样,是不可能做到很高的位子的,毕竟领导职位永远只有那么几个。所以福利啥的绝不可能很好(极少数地区除外)。另外,现在年轻人进去市里的单位,写材料、整报告,忙的时候根本不比华为轻松(我挺多高中同学就是,有在本市税务系统工作的,有在市组织部的),创文、换届的时候晚上加班到 10 点是常事。


最后,这些人也不清楚,华为博士干几年要是真不想干了,是可以跳槽去小厂拿更高的薪水做管理,或者 35 岁之前还是可以回家乡城市走人才引进的。但是,要是你博士毕业立刻选择了公务员,干了几年后悔的话你是不可能跳去华为、阿里、腾讯等大厂小厂的。


综上,B 乎里一堆非博士、没拿到华为高薪 offer、对公务员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对华为有着道听途说的恶意的人,在大放厥词说着公务员多么香,劝着你不要去华为,还一副懂王的样子教你人生大道理,你说可不可笑。




回答三


作者:snake doctor


抛开家庭背景谈这个就是耍流氓


你一个穷山沟出来的一路凭着奖学金吃饭读出来的 985 博士,你让他放弃 100w 年薪去当公务员?除非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否则就是脑残。


如果是爹妈在一线城市八九套房资产上亿的,你让他为了 100w 年薪去华为 996?图啥


作者:皇姑区乐购中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7628772/answer/2414633558

来源:知乎


会选体制内,当然不是口嗨。

但是首先要纠正题目中叙述的错误。

一、纠错:以税前计,华为也就是“体制内”的两倍,没有提问者说的五倍

1.1 就算信息学科博士大部分也拿不到 100 万

原问题里面说:

从某脉软件上来看, 大部分 会选择进入事业单位,这是 大部分 人内心想法….


既然是“大部分”,那肯定是取 985 博士的众数,不考虑超常人士。华为给普通博士也就 16 级 60 万左右(50-70 万)。而这样的博士,去事业单位的薪资大概在 30 万左右(20-40 万)。这 也就两倍差距


1.2 题目中是公务员,叙述中又变事业单位了


如果说公务员是放弃了专业上的领悟还行,事业单位怎么就是完全放弃专业了?



自相矛盾


BTW,很多博士是临毕业了也真的没搞明白机关/行政编,事业单位/事业编/人事代理、公益一类,二类、三类事业单位、中央企业/国有企业、正式工(“央企编”)、内聘/外聘/劳务派遣,国有控股企业这些名词的差别。。。

二、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是在选 offer,又不是选现金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有迷惑性,好像能在 30 万现金和 60 万现金里做选择一样。如果是选钱,那人人都选 60 万现金。但你不是啊,你只是选两个 offer 而已。如果你想拿到 60 万的薪资,你本人要付出 60 万的价值,退一万步讲,你至少要付出 60 万的努力。。。最笨的道理,你工作时间变成三倍,你还觉得两倍薪资值吗?或者你工作强度变成四倍,你还觉得三倍薪资值吗?

所以不如说是在选择未来想付出 30 万还是 60 万的努力。那我选 30 万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

而且,努力大概率是不等于价值的。大伙一定听过这个故事:

某体制内业务领导,经常跟老板们有业务往来。某一老板酒席间讲客套话,说你要是辞职来我这我给 200 万。结果这个领导真就辞职去了,老板本来是客套一下,很尴尬,但又不能不要人家,就给了他 200 万年薪,但给他定了一些高难指标。但是他已经不在体制内了,人脉也人走茶凉,发挥不了 200 万的价值,达不成指标。过一阵就自己走人了。


想告诉目空一切的本科硕士小朋友们,无论你是 60 万年薪还是百万年薪,是私企还是市场化研究院,薪资都是定指标的。想拿薪资到顶,必须拿满指标,达不到指标,是根本拿不到承诺的这些钱的。


浙江省某高校-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薪资骗局


三、我从出生开始的人生目标就是“我就一普通人,就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用太多钱,只要不太累太窘迫就好”。

还是用我和本科师妹,现在 Top2 读博的聊天引入


我们努力的目的,就是为了任何时候都没必要面对窘迫,今后不用再过需要逼自己的生活。 你却问我“为什么不逼自己一把多赚点”。。。

我读书科研厉害,那是我牛逼。我读书科研牛逼能找到闲差,我乐意。哪条法律规定能者一定要多劳?有能者不能正好利用自己的能力轻松点?你还想道德绑架?

再讲读博,读博士本身就是有学术动机的。我读博伊始,是热爱学术的,不图名,不图利,不图钱。后来虽然被非升即走割韭菜等因素恶心了,不再从事学术研究,但不可能突然就图名,图利,图钱了吧?

所以上面几个连开始读博都没有的硕士小朋友还是不要强答了,如果未曾有过一刻钟为学术献身的想法,怎么强行替博士回答这道有关金钱观的问题?

四、人活着是要尊严的

我赚钱是为了能堂堂正正体体面面的站着,你竟然问我“为什么不跪着挣更多钱呢”


我要是签了这种协议让我妈知道,她得怀疑自己花这么多钱和精力培养出来的博士儿子是图什么,remake 算了

顺便说一下,这就是很多人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迷茫不已的原因,因为努力的动机和努力在做的事根本就是矛盾的。。。



五、别打鸡血了,35 岁失业是一种结构化失业

其实与题主类似的问题我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回答过。35 岁失业是一种结构化失业,是因为他们试图让 40 岁的中老年人工作效率是 20 岁年轻人的两倍,人类达不到,所以只能结构性失业。 只有“体制内”(和部分外资企业),才能允许 40 岁员工干的活比 20 岁干的少,带来更加符合人体客观条件的职业发展路径


20 岁时候我可以活蹦乱跳,但 40 岁时候我也得像王菊一样靠西地那非。 体制内现在真不轻松,但体制内 40 岁一定比 20 岁轻松


有兴趣您可以读一读,不过毕竟跟话题的开始远了,不读也罢。


以上列了五条, 直接回答楼主的问题的还是第二条




回答四



作者:李月亭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7628772/answer/2526296300


找工作,除了看钱,还要考虑一下未来的发展空间。


1、985 博士毕业也未必一来就有 100 万,能搞到每年 100 万的终究是极少数。 部分博士开到 50、60 还是可以的。我师弟 985 博士毕业去的深圳大疆,第一年 50。这个数可能才是部分博士的价格。如果真的个个博士毕业能拿到 100 万的话,那可能去企业的还是多点,毕竟给的太多了。


2、如果只是拿一般的 50 万,那公务员的 20 万就很有吸引力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