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思想家、管理理论均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官方网站:www.hbrchina.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解读贝森特被特朗普提名为美国财长 ·  3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汽车经销商,把钱花在刀刃上 ·  5 天前  
WWD 国际时尚特讯  ·  商业洞察|松弛的街区消费景观,高端零售业的大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佛商业评论

参加《哈佛商业评论》年会,对话未来前瞻者

哈佛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6-09-27 08:01

正文



金秋十月,一年一度的《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将在北京举办。今年,《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的主题是“新蓝海,新领袖”。


通过本届年会,你将收获对于2016年商业世界最全面、最深入的洞察;你将与世界著名学者、知名企业家交流思想,碰撞智慧;你将聆听对于新蓝海战略、客户思维、商业模式、跨界人才最前瞻、最深刻的解读。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AR、VR等突破性技术的纵深发展,技术对于整个社会,特别是商业社会的改变已经不是科幻小说。未来经济的发展,将主要体现为技术与商业模式的结合。技术将如何与商业结合?客户需求如何演变?


本届年会包括5个公开课环节,其中公开课3的主题为“对话前瞻者—新商业模式、技术、客户和产品推动商业模式裂变”,绝对值得期待,下面是预习资料:)

最重磅、最有料的
《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
201610月27日·北京
欢迎你


人类历史上经历了“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都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经济的繁荣。时至今日,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数字技术成为驱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人类社会迎来了数字时代。


以大数据、云计算、AR、VR等突破性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使得信息的获取、使用、控制以及共享变得更加高效和开放,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推动传统行业加速转型升级,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企业应运而生。


未来经济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技术与商业模式相结合上。《财富》杂志对所有美国500强上榜公司的CEO进行了调研,有94%的CEO提出:其公司在接下来5年的变化将远远超过上个5年。对技术引起的商业模式的大变革,许多企业家和CEO都感到左右为难,企业应该随变而变,但未来是什么,不清楚。


不管未来怎么变化,有一点不会变——所有企业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满足需求而来,未来企业也会如此。当今世界发生了什么最显著的变化?有两大变化。


一是技术大革命。还是在前面的调查中,当《财富》杂志问到“你的公司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时,CEO们出现频率最高的答案是“技术变革节奏之快”。这些技术可分为3大类:数字化、工程学和两者的结合应用,其中起作用最大的是数字技术,包括我们大家熟知的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移动技术(包括搜索、查询、下单、支付和评介)、社交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充分运用颠覆了企业解决问题的固有模式,开拓了新的道路。


二是这些技术的应用解放了每个人的能动性。我们能够在组织、社会发出更大的声音,显示个体的力量。这一变化还没有完全被企业管理者认识,但它会改变用户需求管理、员工管理、品牌管理、文化管理等多方面。


通过运用新技术、构建新模式、解决新问题,商业世界已经出现了一些未来企业。之所以说它们是未来,是因为它们是绝大多数企业的未来。这些未来企业有三大特征:共享、共创和服务。


  • 特征一:共享


在长期的发展中,不管是社会、企业、组织还是个人,都会出现资源过剩、能力过剩,或者资源匮乏、能力欠缺的情况。我们无需再浪费新资源通过共享的方式就能解决问题,这种模式最大的作用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新的价值。共享意味着开放,体现一种循环经济。由此产生的新企业比较多,比如滴滴打车和Uber、Lyft、Airbnb,这些企业利用共享平台商业模式,开拓了一片新

市场。


  • 特征二:共创


共创很好理解,工业时代一般是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购买和使用什么。在新时代,由于技术的深入变革,消费者能够做到在产品调研阶段就提出自己的看法,生产出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红领公司是一家制作西装的企业,它已经从传统批量生产模式变身为个性化服务模式,是一种“工业+互联网”模式。消费者能够直接面对公司的个性化定制平台,平台提供多种模板,消费者可以进行自主个性化设计。Facebook也是一个典型的共创企业。它靠着众人在上面分享成万上亿的内容成为明星企业。共创不是支持或分享,而是参与和制造。


  • 特征三:服务


这里的服务不是过去意义上的服务,而是指产品即服务以及服务智能化和个性化。上面提到的红领公司属于制造业企业,但通过新技术已经转型成“制造+服务”公司,更多的是一家服务公司。“制造+服务”是传统制造企业的未来,它们不再靠买产品赚钱,而是通过租赁和提供服务获得收入。比如汽车公司提供共享服务,消费者不用“购买并使用”而是按次租赁。戴姆勒公司已经有了汽车共享服务car2go项目。这种服务模式也可用于其他行业,像照明企业把照明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城市。在技术推动下,服务会变得更加智能和个性化。未来企业的每台机器设备都联网,通过智能平台跟消费者的需求对接,生产的是个性化的商品,满足消费者标新立异的追求。


企业最重要的是洞见未来,不断满足新需求,不断赢得新价值,惟如此,才能基业常青。未来企业并不全是新创企业,传统企业只要洞见未来并随之改变也变成未来企业。未来企业体现一些原则:方便和直接、开放和信任、效率和简单、合作和协同。

《哈佛商业评论》2016年会议程

09:30-11:00 公开课1-蓝海领导力-新蓝海战略
11:00-12:00 公开课2- 洞察客户新思维
13:30-14:30 公开课3-对话前瞻者-新商业模式-技术、客户和产品推动商业模式裂变
14:30-15:30 公开课4-迎接大数据时代的人才管理新挑战
15:30-15:40 京东企业健康分析报告发布
15:40-16:40 公开课5-内容领导力-决战文创产业蓝海
20:00-22:00 哈佛哥大音乐会


一键直达《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