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经济学中有两个概念。
一个是
“
看不见的手
”
,指的是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另一个是
“
看得见的手
”
,指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
我国呢,应该算是
“
闲不住的手,看得见的快手
”
!
1.
今天,一行两会的三大高手就一起出手了,阵势还挺大。
央行行长易纲、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和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三人同时为咱们
A
股站台喊话。
讲话内容伪砖家大致看了下,有以下几点:
(
1
)强调现阶段我国经济基本面依旧良好,股市暴跌是情绪化的,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不符。
点评:今天上午
10
点,刚公布了三季度
GDP
数据,同比增长
6.5%
,低于市场预期的
6.6%
。创
1992
年有数据以来次低。怎么说呢,这个层面的数据都有些兜不住了,冷暖自知吧。
(
2
)希望引进长线资金,点名了保险资金、私募股权,没有提养老金和外资。
点评:还记得
16
年有个年度关键词叫
“
害人精
”
,如今就改口叫小甜甜了。这脸变的,也太现实了。
(
3
)政府管理的各类基金、合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券商资管产品分别或联合组织新的基金,帮助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陷入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疏解股票质押困境。
点评:这话说的没毛病,但问题是,地主家还有余粮吗?
(
4
)推进民营企业债权、股权融资,鼓励并购重组。
点评:说到底还是得解决民企缺钱难题,融资治百病。
总体上,伪砖家感觉政策的转向还是挺明显的,态度变温和了,对民间资本的打压会放缓。这次集中喊话,也至少说明领导们有些看不下去了,忍不住了。
虽然
A
股早就跌成了癌股,但
2500
点以下还能百股跌停,还能以大盘周跌停的速度大跌,这绿的有些太吓人了。那么迟早把信心彻底整崩溃了,继而是恐慌的传播。一旦扩散开来,触碰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那么就麻烦了。
其实,今天最重量级的发言还不是以上三位,而是当前实际主管国内经济的刘都出来讲话了,这一层级的领导表态,非常罕见。而股市也终于罕见的立起了长阳,给了些面子。
2.
从伪砖家的角度看,目前的喊话更多还只是口号,真正实质落地的很少。
只有说修改了法律允许回购,以及保险成立相关基金化解股权质押还不错,其他的主要还是政策方向。领导的意思,还是希望说让市场的力量进行自救。
但话虽如此,这次还是应该给高层点个赞,因为至少监管水平上有进步。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
15
年的股灾吗?当时的救市更加幼稚,扭扭捏捏。在第一轮暴跌后,救市出台的办法是双降,这玩意儿相当于人都要饿死了,然后跟你说,我把黄河打开了。当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市场毫不领情。
后来,包括最高层,基本也都没什么表态,或者表态的非常委婉,好像出来救市很丢人一样。直到股灾不断恶化,参与者越来越少,流动性危机彻底出现,每天跌停,才终于筹集资金入市。导致当时很多股票,连续跌停三到六天。
对此,市场上有些声音认为,烂公司大跌很正常。但其实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能够上市的,早期有指标限制,后期也基本都是行业的前几名。此外,单纯的基于高估值的下跌,和外力之下的流动性危机,截然不同。
流动性危机,是每天有各种强制卖出,市场恶性循环。如果政府不出手干预,甚至允许股权质押爆仓、二级市场平仓的话,循环爆仓,那么跌到
1000
点都能看到。
但作为监管者,要知道正是因为监管的不成熟、政策的弊端等,才导致了今天这种恶性局面,并不是市场就本来这样。所以救流动性,这是很必要的。因为一旦市场丧失流动性,那么所有的估值和价值都会失真,市场也就荡然无存了。
基于此,今天一行两会的领导出来讲话,都来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但想要修复市场的信心,后面更重要的还是需要讲话落地。
大家都在等周末的消息,如果发现还是一群用嘴护盘的人,那么悲观的资金,仍会离场。尤其是高仓位的私募、融资的个人和机构,都只能减仓。
因此,希望伪砖家这次的表扬不会打脸,监管部门要再接再厉,而不是光打嘴炮。
3.
市场环境不好,说实话想保持客观很难,尤其是没有自己独立研判系统的投资者。
与美股市场以机构为主不同,
A
股更多是散户。散户往往更容易受情绪影响,而负面情绪扩散尤其快,这或许也
是
A
股总是跟跌不跟涨的原因。
我们总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信心的建立何尝不是如此?
股市与货币背后都是信心,而相比货币背后有强大的国家信用做背书不同,股市背后完全是股民的信心,波动大也就很正常了。
当股市大跌,悲观情绪占据主导地位时,大多数人都会失去信心,特别是当这种悲观情绪被证明正确时,更悲观的情绪就会接踵而至。
悲观情绪是会传染的,速度比流感还快。所以越是下跌的时候股票越没人买,越没人买,跌的就越狠。一直跌到现在政府都坐不住了。
熊市难熬,磨底诛心。但为什么伪砖家相信风雨之后会有彩虹,为什么依然坚信
有牛市呢
?其实也简单,去杠杆本身就对经济有下行压力,对上市公司有各种负面影响。只不过这次因为股权质押、市场的情绪等,被放大了而已。
而去完杠杆后
,肯定是
要加杠杆的,这是必然的。而所谓经济周期,就是一轮轮的加杠杆和去杠杆罢了,唯一的区别可能是,以后的杠杆加的估计没以前厉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