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童强:从士族到进士——古代艺术家 ... ·  昨天  
夏天的陈小舒  ·  这套书必入!用穿越故事带孩子亲历7朝! ·  昨天  
夏天的陈小舒  ·  这套书必入!用穿越故事带孩子亲历7朝!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林冲为何手执折扇?别再被古装剧影楼风误导了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07-06 13:25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一.古装剧不懂林冲



公元1114年(政和三年)的三月二十八,是东岳大帝的诞辰。自宋朝始,每年这天都要在各地的东岳庙(岱庙、岳庙)祭祈泰山神。

《水浒传》中的这一天,东京大相国寺新来的和尚鲁智深在酸枣门外岳庙隔壁的菜地边,跟一群泼皮喝酒,喝HIGH了就耍禅杖。

「智深正使得活泛,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

这人正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他的形象是 “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


《三国演义》里的张飞也是这一款身材长相。

鲁智深看到眼中的张飞版林教头,穿着打扮是这样的yan:

“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儒生标配;“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武将制服;

“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呃…… 他是夏雨荷的儿子,他精分,他很热。文人气质。



最初只是一些历史知识欠缺,或把《水浒传》当历史的,或是有自己“独特”见解的...认为这点体现了林冲有文化,是个儒将。

直到有了《水浒传》的翻拍改编的古装剧,这一误读才进阶成谣言,一传十十传百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真相”。

几乎每一版的林冲,在白虎堂之前,都是以谦谦君子的儒雅形象出现。

眼见老婆被人调戏侮辱,只用眼神表达不满,内心全是“情绪管理”36条语录、“深度好文”72种宽恕。


▲1993年香港电影《水浒传之英雄本色》梁家辉饰

▲ 1998央视《水浒传》周野芒饰

从此,人们再也不想知道,“张飞”为何变岳飞,林教头怎么成了林语堂;


不愿思考,为什么整部《水浒传》108好汉就林冲一人拿把折叠川扇;


更不肯联想一下,为什么在《水浒传》的平行空间《金瓶梅》里,潘金莲第一次看见西门庆时,他拿的也是一把“川扇”。


这些都不是重点了,林冲不过一粒尘土,水浒传金瓶梅无非两朵浮云。


真正让人痛惜的是, 跳过了折扇之于林冲这一角色的意义,折扇的历史、文化和时代意义就开启默认屏蔽模式了。

林冲拿折扇就有了“文雅、内敛、顾全大局”的加持,所以现在的古装剧,无论朝代、不分男女,只要拿把折扇,小宇宙立刻爆发。


▲《云中歌》汉昭帝刘弗陵/陆毅(他居然有《清明上河图》扇子!)


▲《楚乔传》时代背景是西魏/图源见水印

——这就是传说中的 “被影视剧带跑偏的国人历史常识和认知”

宋以前,中国是没有折扇的。 现有的资料最早也就是南宋时,由日本(也有说高丽)传入中国。


▲竹扇/西汉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听琴图》北宋/赵佶 (局部)



《菽园杂记》卷五载:“南方女人皆用团扇,惟妓女用撒扇”;《金瓶梅》里也只有妓女公开使用折扇。


因折扇自传入之初便被“视为私狎之物”,所以常被当作风月场合的标签。也许正如现在认为天天刷抖音或一直守着性感荷官发牌玩游戏。

所以,任何一部背景是宋朝前的影视剧里出现了折扇...哎,又能把他们怎么样呢? 看剧不就是图个糟心么?

二.川扇的意义


折扇从明初开始盛行,因易携带,又有留言(题诗作画)和移动广告的功能,从春宫画师到文坛大V都被圈粉。

明宣宗就是个铁扇粉,还专门写诗作画御笔代言。

▲明宣宗御笔花鸟成扇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丁云鹏画《后赤壁》、姜贞吉书《后赤壁赋》折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文征明 七言律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陈焕 山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现在许多古装剧最喜欢把帝王家的尊荣华贵反复渲染、展示,那些被皇帝、娘娘们吃过用过的东西更是备受追捧。它们统统称为 「贡品」

“贡品”在今天会给劳动者、创造者们带来巨大的商机和财富,甚至能让其所在的地方经济受益,却也给了无良商家虚假宣传的灵感,动辄就说他们的锄头历史悠久曾是「贡品」—— 皇后娘娘不耕地! 金锄头也不! (重点,要考)

在古代却正好相反——「贡品」给生产者和所在地的百姓们带来的,惟有泪千行。



四川早在唐代已是制扇的主要地区,代表作有桐花凤罗扇。So, 川扇很不幸成了贡品 ,是的 , 不! 幸!

万历年间,四川灾荒严重,御史周希圣向明神宗谏言应减少贡扇。不想明神宗大怒,扣了他一年的俸禄。

万历二十八年三月,因 “四川进扇,粗糙不合式样” 没有达到皇帝的要求, 四川左布政使程正谊、右布政使王道增、右参议刘三才、布政司理问赵嘉宾被各降一级。

没办法啊,贡扇除用于皇帝、妃们使用赏玩外,还要颁赐勋臣国戚。

直到嘉靖四十三年,川扇都是皇室尖货,必须身居要职、嘴巴甜颜值高的才有机会得到。

纵观当下,能与之匹敌的也就8848×小罐茶了。



《金瓶梅》里潘金莲第一次看见西门庆时,他手执一把川扇中的极品:洒金扇。


洒金又称为屑金,呈点状。大金、小金、片金、冷金、均可以称为洒金。


是将金箔震碎成屑附着在扇面上,丝丝点点构成不同图案的扇面工艺。大小片状,如“雨夹雪”错落有趣;点点乱洒又如夜空星星,闪烁灵动。


▲洒金折扇,明代。安吉县博物馆藏


▲ 明代朱守城墓出土

明代后期至清初,川扇一直被当作奢侈品频繁出现于人情往来的礼帖中。

就连贿赂官员权钱交易时,川扇也是首选之一。传严嵩被抄家时,抄出的3万多把扇子里大多为川扇。

因川扇贵重,还常被拿来当赌资。张岱在《陶庵梦忆》卷3中写道:

“天启壬戌间好斗鸡,...日携古董、书画、文锦、川扇等物与余博。”

“洒金川扇”不仅透露了人物的地位与财富积累的信息,还暗示人物的私密癖好与身份认同。


明光宗曾下诏表示,朝堂之上,朝班随从手执洒金大扇乃十分“慢亵”之举。折扇只宜私下把玩,或者在特定的群体中把玩交流。


在庙堂之外的世界里,不用有武功和文化,只消拿着就散发出咄咄逼人的霸凌贵气,远超一般俗物的川扇,是西门庆这类浮华浪子、高衙内之辈的纨绔子弟们的压轴配饰。


▲2011《新水浒》胡东饰


当这些秘而不宣的信息被读懂,就会明白《水浒传》里林冲出场为何拿着扇子。

三.小说里的扇子


《水浒传》写扇子都是点到即止,是为恰凸显他们不同的身份、个性,也可从中一窥那个时代扇子的使用盛况。

赵官家早朝,“凤羽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


《步辇图》卷 唐/阎立本  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感觉那2把大扇子可以随时拍死人)

梁中书家过端午,“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


▲《挥扇仕女图》唐/周昉 (局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郓城网红白玉英的爹白玉乔出场时,“裹着磕脑儿头巾,穿着一领茶褐罗衫,系一条皂绦,拿把扇子”,这是说学逗唱人士的标配。

浪子燕青,“腰间斜插名人扇,鬓畔常簪四季花”,扇子插脑后或者腰间,是当时社会人最喜欢的造型;



卖卦先生李助拿一把涂柿漆“竹骨折叠油纸扇”,应该是在微商那里买的低劣产品,找他算卦的王庆都受不了“那油纸扇儿的柿漆臭,把擀罗衫袖儿掩着鼻听他”。



宋江的弟弟宋清,ID“铁扇子”,乍一看还以为铁扇子是种武器,然鹅这把传说中的铁扇子从没真正的出现过,宋清都是以大宝剑、大朴刀作兵器。


张恨水对此看法是:“扇子扇风,必须轻巧可携,以铁制之,何堪使用”,意思就是宋清明显就是靠哥哥上位,管后厨这一职务寓意“与饭桶为伍=饭桶”。


▲电影《十月围城》黎明饰演的乞丐就是用铁扇子作为武器


入云龙公孙胜,“白肉脚衬着多耳麻鞋,锦囊手拿着鳖壳扇子”,扇子一向是道友圈的潮流风向标;

吴用春夏秋冬都拿着羽毛扇,纯粹为了cos诸葛亮,可惜模仿得了扇子,复制不了智慧。



《水浒传》中武松很轻易就把西门庆杀了。《金瓶梅》里他却让贫穷限制了判断力。


当他冲进狮子楼,看见整座酒楼就一个人拿着把洒金川扇,他想当然认定是西门庆。


对方快被打断气、捕快衙役将他团团围住后,他才意识到中了西门庆的金扇(蝉)脱壳计。


一把洒金川扇儿,让“打虎”武松变“囚犯”武二。


▲图/1973邵氏电影《风流韵事》之“金瓶梅.蕙莲”

四.林冲的真面目


水许里从没有无缘无故的外貌特征描写,林冲出场的装扮不协调其实是有玄机的。

一个枪棒教头拿把纸折川扇,跟文化无关,所谓相由心生,用李小二的话说:“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

小偷李小二的存在最能说明他的价值观。

小说里体制内的人暗中帮助社会人的很多,但对方犯的都是杀人、打人、抢劫,真没有帮小偷的;黑社会也看不上小偷,时迁立了那么多功劳,梁山上的排名是最后一位。


他为什么要手执折扇?林冲这样一个武术教练,拿着折扇当然是为了标榜自己的体制内身份;还有就是讨好上级,用今天的鸡汤营销文来说,就是只有背着LV的才有资格进入上流社会。


高俅为什么算准了年薪200贯左右的林冲会拿出1000贯买刀——因为他知道高俅爱刀,想趁机讨好上司。


一个武术(运动员)教练,最不缺的就是器材装备(刀),但是安踏和 AJ是两码事。



他为何能够忍所以男人都忍不了的“夺妻之恨”?因为林冲拿的是折叠川扇,属于经济适用款,当然不敢打拿着洒金川扇的高衙内层次的人。


为什么在撞破高衙内骗奸(未遂)妻子,提刀在太尉府外守3天找陆谦后,他还会心无芥蒂、毫无防备拿着刀去太尉府“比看”?


因为他想把这把刀送给高太尉,以此化解跟高衙内的矛盾。



林冲从来没有儒雅过、隐忍过,“正直”过,所谓的“不怕官只怕管”、思虑周全、顾及妻小,说白了都是 舍不得前途 而已。

他就是一个为了个人功利愿意放弃一切的残酷官场人。

当然“林冲粉”会说这一切都是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这时我会放大招:

请回答鲁智深为什么要和他绝交?

延伸阅读: 古装剧发饰大起底


END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作者赵小昭:现居于成都,大龄未婚问题美少女。专注于一切有趣无意义之事,做浮华时代清醒的看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