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官方微信。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化财经媒体,下辖纸质版、经济观察网、研究院、电子版、音视频、微博、微信等全媒体矩阵,并主办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中国杰出营销奖、中国蓝筹地产、观察家年会、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中国最具创新企业等系列品牌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华尔街见闻  ·  2025第一家造车公司破产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爆了!凌晨6点排队,3小时进不去,游客住宾馆 ... ·  3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耶鲁The Budget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观察报

如何让原生鸿蒙真正产生“乘数效应”?

经济观察报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2-30 17:0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数字经济的时代浪潮下,原生鸿蒙(HarmonyOS NEXT)作为分布式操作系统,正成为支撑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坚实底座。文章详细描述了原生鸿蒙在消费领域、生产环境以及未来数字经济中的角色,并指出鸿蒙生态加速崛起的关键在于多终端、多行业共享的生态体系。文章还强调了原生鸿蒙在政务及行业领域的重要性,以及产业数字化升级和自主操作系统发展需避免各自为战,共同推动鸿蒙生态的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原生鸿蒙成为数字经济坚实底座

原生鸿蒙凭借分布式技术和全场景协同能力,正在改变中国科技产业的版图,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它在消费领域和生产环境中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展示了高效的生产协作模式和广阔的应用创新空间。

关键观点2: 鸿蒙生态加速崛起

鸿蒙系统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品牌认知度高达91%,注册开发者数量突破675万。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者涌入鸿蒙生态,新的服务形态和市场机遇不断涌现,成为拉动数字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关键观点3: 鸿蒙系统的应用场景多样

鸿蒙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个人消费、公共服务、产业升级等各个领域。从手机到平板、穿戴设备、车机、智能家居、政企办公等领域,鸿蒙生态展现出了高度的可扩展性,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创新空间。

关键观点4: 原生鸿蒙面临应用数量提升的挑战

虽然已有超过1.5万个鸿蒙原生应用上线,但距离成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华为提出10万个应用是鸿蒙生态未来的关键目标,这需要更多企业、政企部门和开发者共同加速“鸿蒙化”进程,用更丰富的应用形态为自主操作系统注入持续成长的动能。

关键观点5: 鸿蒙系统助力产业数字化升级

鸿蒙系统通过打通个人、家庭、政企以及更多产业级场景,助力产业数字化升级。在个人应用层面,用户可以在原生鸿蒙上畅享各种丰富应用;在政企服务层面,大中型企业可以在终端使用时获得更优化的跨设备协同体验。


正文

数字经济的时代浪潮正在加速翻涌,以智能化、互联化为核心的技术变革成为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消费领域,海量的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得衣食住行、文化社交等丰富的服务;在生产环境中,难以计数的设备通过传感器与数据中心连接实现高效生产;在城市、在码头、在港口,交通物流和公共服务得益于大数据和智能中枢丝滑运转。


这些正是中国持续的数字建设取得的成果。而在未来,随着智能终端、智慧网络、智能服务的持续发展,数字经济还将不断释放价值。


实际上,无论是产业升级、行业转型,还是大众的日常生活的持续改善,都离不开对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对生态体系的完善。


各类新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如何抓住时代机遇、赋能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国内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原生鸿蒙(HarmonyOS NEXT)凭借分布式技术和全场景协同能力,正为各行各业带来更高效的生产协作模式和更广阔的应用创新空间,因而也被市场视作引领产业升级的“新质生产力”。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企业与开发者涌入鸿蒙生态,新的服务形态和市场机遇不断涌现,也让它成为拉动数字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我们用短短的一年时间,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走过了国外操作系统十几年生态发展的道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谈及原生鸿蒙的发展时如是表示。


自2023年9月25日以来,已有超过1.5万个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上线,鸿蒙系统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品牌认知度高达91%,注册开发者数量突破675万。“原生”“纯血”“分布式”等关键词频频成为市场热议焦点。对此,不少企业和开发者纷纷表示,原生鸿蒙不仅在技术层面带来革命性升级,更将深刻影响未来产业与经济的布局,催生出全新的增长可能。


但回溯国内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市场上并不缺少“自主研发”的探索者,却往往因生态匮乏而难成气候。应用数量不足、产业协同不力,成为国产系统最大的瓶颈。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场景的深度融合,打造一个多终端、多行业共享的生态体系愈发关键。


原生鸿蒙已经搭建好了一个“平台”,但要真正突破“应用少、场景散”的困局,还需政企、行业伙伴以及广大开发者的共同行动,让自主操作系统不再止步于概念,而是成为支撑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坚实底座。


数字经济新风口,鸿蒙生态加速崛起


眼下,数字经济的地位早已毋庸置疑,而一款分布式操作系统不仅仅是承载应用的底层软件,而是成为连接各行各业、各类场景的关键枢纽。从鸿蒙系统诞生起,华为围绕其所研发的一系列自主创新的关键成果正在改变中国科技产业的版图,也让市场开始关注到,操作系统不仅是“操作界面”,更是撑起上层应用的“技术底座”。


随着万物互联趋势的加速到来,数字经济正在从单点应用快速向全场景生态演进。无论是个人消费、公共服务还是产业升级,都对操作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有跨设备的协同能力,更要有灵活、高效、安全的底层架构,以支撑多样化的创新形态。


在此背景下,原生鸿蒙之所以备受瞩目,正源于它的分布式架构和全场景操作理念。从手机到平板、从穿戴设备到车机,再到智能家居、政企办公等领域,鸿蒙生态展现出了高度的可扩展性,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创新空间。依托于“多端协同、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能力,鸿蒙系统正在帮助许多应用和服务快速落地,无缝融入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各行各业之中。


自Beta版本面世以来,原生鸿蒙在分布式技术和多端协同方面不断成熟。截至2024年10月22日,已累计有超过1.5万款应用和元服务上线,涵盖社交、办公、出行、电商、政企等多元场景,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数字化体验。


据悉,在明年华为的手机、平板、穿戴等新品上,几乎全部将预装“原生鸿蒙”。这意味着在硬件出厂阶段,就已经全面适配HarmonyOS NEXT,从而形成更紧密的软硬协同。


值得注意的是,原生鸿蒙在政务及行业领域也不断发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政企应用往往对操作系统的底层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例如统一安全标准、分布式数据管理、跨终端协作等,而鸿蒙系统恰恰能够提供配套的技术解决方案,帮助政府部门和行业客户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的数字化升级。目前,不少政务App和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加速鸿蒙系统的部署,包括企业办公、公共出行、民生服务等多个重要场景都出现了鸿蒙生态身影。面对敏感数据和复杂业务流程,“纯血鸿蒙”在自主可控与安全可靠层面具有天然优势,能够让更多政企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中吃下“定心丸”。


不过,要让原生鸿蒙真正驶入“爆发期”,在应用数量上还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


华为曾提出,10万个应用是鸿蒙生态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成熟标志,也是鸿蒙生态未来半年到一年时间的关键目标。但目前仅有约1.5万到2万款应用投入生态。对操作系统而言,生态规模决定了真正的竞争力,这就需要更多企业、政企部门以及开发者共同加速“鸿蒙化”进程,用更丰富的应用形态、更多元的行业场景为自主操作系统注入持续成长的动能。


“新质生产力”与“经济增长新动力”背后的底层逻辑


在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如今的数字革命正在催生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鸿蒙系统的分布式能力所带来的“多端无缝互联”的体验,背后映射的是其在产业赋能、生态协同以及技术底座层面展现出与传统操作系统截然不同的优势。


与传统操作系统更偏向单设备或单场景不同,鸿蒙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致力于打通个人、家庭、政企以及更多产业级场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