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脑人言
一群青年脑科学工作者组成的团队,希望能做一些有趣而严谨的原创性科普,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脑、保护脑;同时也希望能追踪科技前沿,讨论如何模拟脑。关注领域: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识分子  ·  李政道传奇:他突破了很多鸿沟与界限 ·  19 小时前  
科普中国  ·  研究发现:这样吃延寿 6 ... ·  4 天前  
赛先生  ·  味混合:谁动了盖尔曼的奶酪?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脑人言

八月刊 | 神经科学领域的大神们

脑人言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9-01 08:04

正文

文/整理:insoulter    编辑:X君


01

神经生物学   @siaga   @东华君


David J. Anderson

说到神经生物学领域的牛人,不得不提到加州理工学院的David J. Anderson教授啦!或许最近一次他在各大中文媒体刷屏是因为前阵子前首富陈天桥雒芊芊夫妇捐出1.15亿美元在加州理工学院成立了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院,而David J.Anderson教授就是该研究院首任主任。除了这个头衔之外,现年61岁的他还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Seymour Benzer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成员、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是国际公认的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领军人物。


David J. Anderson教授1974年至1978就读于哈佛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78年至1983年就读于洛克菲勒大学,获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师从两位诺奖得主Guenter Blobel
和Richard Axel。 1986年至今历任加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终身职副教授及终身职正教授。2016年起兼任加州理工学院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院主任。


David教授科研生涯的前期专注于神经干细胞以及脑部发育。他是第一位将两种主要的脑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自我更新多能干细胞成功分离的科学家。现在他实验室的研究目标旨在绘制引发老鼠和果蝇情感行为的神经回路示意图,并操控这些神经回路,试图探讨情感背后的神经生物学原理。已获得多项学术荣誉,包括Thomas Salmon奖、Abraham Spector奖、Givaudan奖、Paul G. Allen杰出研究员奖、Alexander von Humboldt奖等等。此外,David J.
Anderson教授现为Helen Hay Whitney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Allen脑科学研究所Mindscope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多家知名生物医学期刊编委,如Development、Molecular and Cellular
Neuroscience以及Neuron等。


2017年1月27日 - 陈天桥雒芊芊脑科学研究学院主任 David J. Anderson 教授因“发现控制情感行为的神经回路机制”而荣获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学院颁发的第 17 届 Perl-UNC 脑科学奖。成立于2000年的Perl-UNC 脑科学奖日渐成为生物医学科学家的知名奖项。历届得奖人中有六位获奖者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医学奖或诺贝尔化学奖。其他两位 Perl-UNC 脑科学获奖者荣获卡弗里奖(Kavli Prize),这对神经系统科学家而言是几乎等同于诺贝尔奖的著名奖项。至于David J. Anderson 教授还能不能拿到诺奖,答案就留给时间啦 ~

 

Patricia Goldman-Ragkic(1937-2003)

(A. Goldman-Rakic; B.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C. 多巴胺对前额叶功能至关重要)

 

Patricia Goldman-Rakic是美国神经科学家 / 神经生物学家,是研究前额叶皮层结构和功能的先驱,同时在工作记忆、精神分裂症等领域也取得了突出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她是当代神经科学研究领域最杰出的女科学家之一,激励着许多女性投身科学研究。


Goldman-Rakic首次发现和描述了前额叶神经环路及其与工作记忆的关系。在她之前,科学家们认为前额叶皮层的认知功能过于复杂,超出了科学研究的范围。Goldman-Rakic的研究表明,用于研究感觉皮层的方法同样可以适应于最高级的前额叶皮层,掀起了研究脑高级认知功能的环路基础的热潮。正是由于Goldman-Rakic,科学家开始更好地了解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以及精神分裂症 、 阿尔茨海默病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脑性麻痹 、 帕金森病和痴呆等疾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她采用了多学科的方法,运用生化、 电生理 、药理、解剖和行为技术来研究工作记忆,这为科学探究提供了新的范例。她还率先研究多巴胺对前额叶皮质功能的影响,这些研究对我们对精神分裂症、ADHD和帕金森病的了解至关重要。

(前额叶皮层在工作记忆中的作用的研究热度的变化趋势及PG和其他先驱的杰出贡献出现的时间点)


Goldman-Rakic曾经担任过美国神经科学学会(SFN)主席,并创立了神经科学领域内知名的学术刊物CerebralCortex。她去世后,还有一个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奖项设立:Goldman-RakicPrize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02

心理学    @姚脑师


Karl Friston

说起神经科学方面的大神,那就要提到伦敦大学学院(UCL)Karl Friston了。Friston先生是脑成像方面的神,今年58岁。早年在剑桥学的自然科学,后到国王学院医院学的医。现在是伦敦大学学院的教授,Wellcome Trust脑成像中心的老大。


他的学术成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在人类获得永生之前)很可能也后无来者。在谷歌学术截个图给大家看。他老人家职业生涯被引用次数18.4万次,其中过去5年就有8万次。什么概念呢?爱因斯坦厉害吧?至今被引用次数10.9万。霍金牛逼吧?被引用次数一共12.2万。Friston先生比他俩都年轻。


引用次数只能说明学术产出的总量。我们学术界还常用一个H-index来同时衡量学术的数量和质量。Friston他老人家的H-index有202,过去5年内就有135。也就是说在过去5年内,他老人家发的文章中有135篇文章被引用135次以上。135篇文章耶!姚脑师5年能发个15-20篇文章就很高兴了好吧。发50篇文章就可以飞了。发100篇键盘肯定打烂了。


135篇文章还只是他被引用次数比较多的文章。他老人家过去5年到底发了多少文章呢?姚脑师特地去数了一下(我也很不理解自己的行为。可能追星的都这样)。嗯,408篇。也就是平均4天半发一篇吧,不算节假日差不多3天一篇。大家刷朋友圈有没这么勤呢?大家感受一下。


他老人家对我们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SPM这个东西,用来分析脑成像的数据(脑电的也可以)。免费好使,用过的都说好。没用过的我安利一下。


姚脑师跟Friston先生萍水相逢。除了上过他家SPM的课,听过他答疑,感觉他特别和蔼可亲之外,没有什么料可抖了。大家就一起仰着头看他老人家吧…


Alan Baddeley

下一位学心理的大家都认识,就是记忆研究的泰斗Alan Baddeley老先生。他老人家今年83了还战斗在一线。他早年在伦敦大学学院读的本科,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硕士毕业后在剑桥大学读了博士。1974年他和Graham Hitch提出工作记忆模型,对记忆研究至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那时起他就在剑桥认知与脑科学部(Cognition and Brain Sciences Unit)连任了23年的部长。他的学术成就虽然略逊Friston先生,却也是秒爱因斯坦超霍金的,大家可以看他的引用次数和H-index。


姚脑师跟Baddeley老先生有过一面之交。姚脑师在英国曼彻斯特这些年一直在组织一个叫“科学咖啡”(Café Scientifique)的系列科普讲座。去年Baddeley老先生受英国心理学会之邀,特地光临我们的咖啡做了一次讲座。老先生真是高龄,抓激光笔的手都颤颤巍巍的,可讲起课来又神采飞扬。他大侃他打小就喜欢给门照像的嗜好,后来激发了他对「人是如何记忆分辨不同的门」的思考,成就他对人类记忆的科研生涯。

作为地主,姚脑师肯定要跟他老人家约饭啊。看他走路艰难的样子,我好心疼。我就问他:「您年纪这么大了怎么还在工作?」


他不假思索的回答:「咦,我没有在工作呀?」(所谓工作对他来说就是“玩”)


吃饭的时候我又向他老人家请教:「我们年轻人要怎么做才能像您一样厉害?」


Baddeley想了想就讲了一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他老人家在剑桥当领导这么多年,为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科研),可以不回邮件不接电话,故意不去办公室,和同事捉迷藏,以保证自己能一心一意“玩”科研。剑桥大学认知和脑科学部也没有因为他的“玩世不恭”而倒塌,反而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可能大家都学会玩科研了吧?


大家反思一下自己目前的科研状态,自己是在辛苦为别人搬砖还是在“玩”自己喜欢的科研呢?

共勉 :P


03

脑机接口    @yue li  @呆苏克


Miguel A. Nicolelis

Miguel Nicolelis(米格尔·尼科莱利斯),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畅销书《脑机穿越》作者、2014年巴西世界杯“机械战甲”发明者。他曾被美国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0位科学家之一,其研究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10大最具突破性的科技创新之一。

Nicolelis是位巴西人科学家。1984年,Nicolelis在巴西圣保罗医学院拿到医学博士后,又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并转入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目前担任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实验室PI(Principlal Investigator)。Nicolelis实验室主要擅长与神经信号集群的编码分析,脑机接口技术以及神经假肢,由于其医学背景,他们还涉及帕金森,癫痫,脊椎受损等疾病的研究。


众所周知,脑机接口技术是一个非常前沿的技术,而Nicolelis最特别之处就是,他是这个前沿技术的前沿开拓先锋者。在早期,他通过在猴子大脑中植入微电极阵列检测猴子的脑电信号用于控制机械臂。2008年,他成功让植入电极的猴子同步控制机器人行走。Nicolelis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没有局限在传统的脑机接口领域中,而是非常广泛地去探索脑机接口的各种可能性。2013年,他所在的团队还现实了“脑-脑接口”即通过一个老鼠大脑信号去控制另一个老鼠的大脑信号。同年,该团队还通过500多个神经元信号记录,实现猴子控制双侧虚拟手。由于Nicolelis本身是个巴西球迷,所以在2014年他召集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们,实现一名29岁瘫痪病人在巴西世界杯上控制外骨骼踢球的动作。同时他所承担的“The Walk Again Project”计划以及帮助至少8位已完全瘫痪数年的患者利用脑机接口技术恢复部分运动功能,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


AndrewB. Schwartz

大家也许还记得2016年10月,奥巴马在匹兹堡和一个瘫痪病人的假肢握手的新闻。Copeland用脑中植入的电极控制假肢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握手,并且感受到了假肢传回的触觉信号。这则新闻轰动一时,当时的新华网新闻在此: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10/16/c_129323656.htm


帮他重新实现运动愿望的人叫做AndrewB. Schwartz,目前是匹兹堡大学系统神经科学的主席,同时在神经生物系担任教授。他1984年在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拿到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正常和扰动运动中深小脑核的活动》Activity in the Deep Cerebellar Nuclei During Normal and Perturbed Locomotion)。之后他去了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跟随Apostolos Georgopoulos教授作博士后。 1988年,他在世界最大的神经学疾病研究和治疗医院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开始了自己独立的研究工作。也就是在这个地方,他开发了探索在整个手臂运动中产生的连续皮质信号的模型。他训练猴子来画不同的图形,同时记录它们运动皮层的单个细胞的活动。之后Schwartz博士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完成了大脑皮层神经控制的假肢。通过这个假肢,瘫痪病人可以自己吃饭,还可以实现其他一系列日常活动。1995年Schwartz博士搬到了圣地亚哥的神经科学研究所。2002年加入匹兹堡大学任教至今,在去年终于搞出了一个大新闻。除了假肢之外,他还继续利用神经轨迹表示来更好地理解从预期到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使用电动机幻觉的实际运动。


04

神经经济学    @悦悦胡


笔者所在的领域,学名是“Neuro-Economics”,在天朝被译为“神经·经济学”。这些年,脑科学的研究越来越热门,衍生出来诸多交叉领域,神经经济学即为其中之一。下文将介绍领域内/相关的五位大~~神~级人物。之所以列举这五位大神,首先,当然是因为他们十分非常以及特别地牛哄哄,做过一些领域内开创性的工作,手握很多高引用率的文章;以及,他们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基本代表了神经经济学的主流方向;另外,这五位的资历横跨老中青三代,坐标纵横欧美英三地;最后,笔者跟其中四位有过一面或多面之缘,于是来客观AND主观地唠几句。


大神1:Paul Glimcher

 纽约大学 神经经济学中心– 在经济系自学成才的神经科学教授

 Paul Glimcher最早提出“神经经济学”这个概念并且推而广之,他也是神经经济学协会(Society for Neuroeconomics)第一任主席。据说当年他跑到纽约大学经济系旁听了所有经济学课程,真真是自学成才之典范。


Glimcher的学术成就,不是单单看论文列表就可概括的。作为神经经济学这个学科的开创者,他的研究方向几乎涵盖了心理学、神经科学和经济学的各种主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他的实验室主页http://www.decisionsrus.com 一(膜)探(拜)究(大)竟(神)。


最近Paul要搞的大新闻是“the HUMAN project” (https://www.thehumanproject.org/)。神经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受制于脑电或者核磁设备,通常情况下只能采集单一个体的活动数据。实验经济学基于简便的行为学实验方法,可以同时记录数十位被试的数据。但这样还不够,并且在时间尺度上,也不够。HUMAN project预备在长达20年内追踪记录纽约市10000名居住者,建立起一个跨领域(生物、行为和社会)的大数据平台来研究人类生存、健康、进化等诸多问题。

很神奇的是,Paul亦深谙中国学术界的环境和风气,他一直致力于神经经济学在中国的推广,包括组织在上海纽约大学举办的两年一次的神经经济学暑期学校(Neuro-economics summer school)。笔者今年有幸参加,Paul有时会默默出现在教室后排,课堂中出现学生有不懂之处,便出声补充解释一二…或者三四。所谓传道受业解惑,大概就是如Glimcher大神这样的吧。


大神2:Ernst Fehr 

苏黎世大学 经济系

被预言迟早会拿诺奖,以及被天朝拒绝入境的男人


Ernst Fehr 与Paul Glimcher合著了《Neuroeconomics》的第二版。当然,这只是他学术贡献中的冰山一…小角。


笔者第一次听到Fehr的大名是在实验经济学课上,对于他在微观经济学领域的贡献,我非科班出身,不好妄加评论。且列几个数字:他与Klaus Schmidt合作发表的一篇阐述公平/竞争/合作理论的文章(Fehr and Schmidt, 1999)被引9450次,2002年发表在Nature论述利他性惩罚(altruistic punishment, Fehr and Gächter, 2002)的文章被引逾4300次,与Gächter合作的另外一篇关于公共品博弈(public goods experiment)中的合作与惩罚(Fehr and
Gächter, 1999)的文章被引逾3700次。研究关键词:公平,互惠,利他,有限理性。


Fehr也著名于他在神经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最早发现催产素(oxytocin)增加人际间信任的研究便出自他的实验室(Kosfeld et al.,
2005)。随后的一项研究(Knoch et al., 2006)使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抑制右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不影响被试对分配方案不公平程度的评分,但是能够显著增加被试在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中对不公平分配方案的接受率。这种无创性激活或者抑制大脑某个脑区的研究方法(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虽然依旧存在争议,但在最近几年愈加成为热门,且与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一起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在Fehr的带头下,苏黎世大学经济学系建立起来一批做神经经济学的实验室,各个实验组的负责人也陆续成为领域内的大牛,比如Phillipe Tobler, Todd Hare, Christian Ruff等。至于他缘何被天朝政府diss,可以打开这里http://www.news.uzh.ch/de/articles/2010/wir-brauchen-eine-saekulare-ethik.html (第三张图)试着找找答案。


Fehr, E., & Schmidt, K. M. (1999). A theory of fairnes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4(3), 817-868.

Fehr, E., & Gächter, S. (2002). Altruistic punishment in humans.Nature, 415(6868), 137-140.

Fehr, E., & Gächter, S. (1999). Cooperation and punishment in public goods experiments.

Kosfeld, M., Heinrichs, M., Zak, P. J., Fischbacher, U., & Fehr, E. (2005). Oxytocin increases trust in humans. Nature, 435(7042), 673-676.

Knoch, D., Pascual-Leone, A., Meyer, K., Treyer, V., & Fehr, E. (2006). Diminishing reciprocal fairness by disrupting the right prefrontal cortex. Science, 314(5800), 829-832.



大神3:Wolfram Schultz

 剑桥大学 生理、发展与神经科学系

– 爱吃爱喝爱玩的“多巴胺”老爷爷


从事脑科学研究应无人不知多巴胺(dopamine),知晓了多巴胺,必定眼熟右边的配图:摘自发表于1997年Wolfram Schultz 为第一作者的Science文章(Schultz, Dayan and Montague, 1997)。这篇文章挑战以及推翻了学界先前认为多巴胺直接编码奖赏(reward)信号的理论,提出多巴胺信号实际上是编码奖赏预测偏误(reward prediction error, RPE)。在上图中,横坐标为时间轴,纵向标尺和黑色小点表征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多巴胺神经元的放电,纵向标尺越高,黑色小点密度越大,表明神经元放电活动越强。简要概括之,正性的预测偏误,即得到比预期好的奖赏,诱发多巴胺神经元放电增强(第一列);负性的预测偏误,即得到比预期差的奖赏,多巴胺神经元放电减弱(第三列);无偏差的预测,即得到预期中的奖赏,多巴胺神经元放电强度不变(第二列)。这篇文章自发表以来,被引次数近6000次,可见其江湖地位。


Schultz在德国学医出身,于1981年在瑞士弗里堡大学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之后20年间一直在弗里堡大学从事神经科学研究,于2001年加入剑桥大学至今。他以颅内记录猴子大脑的神经元放电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脑内奖赏系统,以及风险决策等一系列经济学行为,发表牛逼文章无数,获得荣誉无数,包括与Peter Dayan和Ray Dolan(也是两位大佬)共享2017年Brain Prize (http://www.thebrainprize.org/flx/prize_winners/the_brain_prize_winners_2017)。


笔者曾在2014年于杭州听过Schultz老爷爷的报告,并陪同游玩苏杭两日有余。可惜那时年少无知,只知道吃喝玩乐,于是印象中也只记得老爷爷亦爱吃喝玩乐,说起他到过的城市里好吃好玩的酒吧,如数家珍。欲详知Wolfram Schultz的牛逼履历可查阅https://research.pdn.cam.ac.uk/staff/schultz/index.shtml。


Schultz, W., Dayan, P., & Montague, P. R. (1997). A neural substrate of prediction and reward. Science, 275(5306), 1593-1599.


大神4:Brian Knutson

 斯坦福大学 心理系

 #玩老鼠玩到股市里的twitter网红

Brian Knutson于1993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受聘于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助理教授,2016年成为终身教授(tenured professor)。他最早是研究5-羟色胺对幼年大鼠嬉闹行为(play of juvenile rats)和人类从属行为(affiliative
behavior)的影响,并且是第一个发现大鼠在奖赏任务中产生代表喜恶的高频和低频超声波(ultrasonic vocalizations,USV; Knutson et al., 2002)。随后,Knutson本人逐渐转去研究人类社会中的奖赏行为,而USV在最近几年开始引起学界的注意,笔者有几位同事正在研究USV如何影响大鼠的亲社会行为。

 

Knutson之后的研究方向包括情绪和经济学决策的神经科学机制,以及临床心理疾病的神经学基础,以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为主要研究手段,辅以药理学,自测,非语言行为测量等。他的代表作之一(Kuhnen and Knutson, 2005)研究金融决策中的风险偏好(risk-seeking)和风险厌恶(risk-aversion)行为,发现两个不同的脑区—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和前脑岛(anterior insula)—的神经响应分别与风险偏好和风险厌恶的行为数据相关。他另外一篇引用数很高的文章(Knutson et al., 2007),标题为“购买行为的神经学预测”,发现商品的价格过高会兴奋脑岛(insula)以及抑制腹内侧前额皮层(mes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 的活动,并发现这种改变早于、且能够预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在2016年新近发表的一篇Nature文章中(Zalocusky et al., 2016),Knutson重操旧业,与光遗传学大神Karl Deisseroth合作,研究调控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多巴胺2类受体神经元放电如何影响小鼠的风险偏好行为。依照Knutson的意思,用核磁数据来预测行为+用光遗传的手段来调控行为,才是一个完整的neuro-finance研究。


身为神经经济学协会的现任主席,Knutson大神是一枚twitter达人,也十分关爱后辈。今年6月笔者所在的实验室邀请他来做报告,晚上一起喝酒,问及他为何转而回去做动物实验。他哈哈大笑三声,说“因为我拿到tenure了呀”,然后补充说“another half story is ....”。嗯,似乎大神们都是拿到tenure然后开始“任性”的,比如Paul Glimcher去经济系蹭课…


Knutson Lab: http://stanford.edu/~knutson/


Knutson, B., Burgdorf, J., & Panksepp, J. (2002). Ultrasonic vocalizations as indices of affective states in ra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28(6), 961.

Kuhnen, C. M., & Knutson, B. (2005). The neural basis of financial risk taking. Neuron, 47(5), 763-770.

Knutson, B., Rick, S., Wimmer, G. E., Prelec, D., & Loewenstein, G. (2007). Neural predictors of purchases. Neuron, 53(1),147-156.

Zalocusky, K. A., Ramakrishnan, C., Lerner, T. N., Davidson, T. J., Knutson, B., & Deisseroth, K. (2016). Nucleus accumbens D2R cells signal prior outcomes and control risky decision-making. Nature, 531(7596), 642-663.


大神5 女神:Hilke Plassmann

 INSEAD商学院 

#神经科学家如何在商学院赚大钱

Hilke Plassmann是巴黎INSEAD商学院营销系的副教授。Plassmann女士于2005年在德国明斯特大学经管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做了三年博后。博后期间,她以第一作者身份与John O’Doherty和 Antonio Rangel(这两位也是大神级人物)共同发表了一篇很有名的WTP 文章(Plassmann, O’Doherty and Rangel, 2007)。研究发现,脑内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 OFC)编码消费者在日常经济交易中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2008年,她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刊PNAS上发表了另外一项有名的红酒实验(Plassmann et al., 2008)。他们发现,红酒的标注价格显著影响了被试品尝红酒的愉悦感评分。同一种红酒,价格越高,被试的主观评分越高,同时增加了腹内侧眶额皮层(medial orbitofrontal cortex, mOFC)的大脑活动强度。


2008年Plassmann回到欧洲,受聘于巴黎INSEAD商学院。她在神经经济学和神经营销学领域的影响力和江湖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她在神经科学top期刊上发表的若干篇代表性论文,更因为她的脑科学研究还得到了管理学top期刊的认可(Plassmann, et al., 2012; Plassmann et al., 2015; Plassmann and
Weber, 2015)。这种“两边通吃”的行为也是笔者作为一名混迹在心理系玩老鼠的管理学博士心之向往的目标…2015年,Plassmann修行圆满拿到终身教职(tenured professor)。据当事人透露,收到tenure的通知似乎是在她生下小baby的第二天。简要介绍完Plassmann大神的跨领域神级操作,笔者似乎应该把副标题改为“左手tenure右手娃的商学院人生赢家”。对于女神的教育经历和研究背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浏览实验室主页http://faculty.insead.edu/hilke-plassmann/home。


Plassmann, H., O'Doherty, J., & Rangel, A.(2007). Orbitofrontal cortex encodes willingness to pay in everyday economic transaction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7(37), 9984-9988.

Plassmann, H., O'Doherty, J., Shiv, B., & Rangel, A. (2008). Marketing actions can modulate neural representations of experienced pleasantnes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5(3), 1050-1054.

Plassmann, H., Ramsøy, T. Z., & Milosavljevic, M. (2012). Branding the brain: A critical review and outlook.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2(1), 18-36.

Plassmann, H., Venkatraman, V., Huettel, S., & Yoon, C. (2015). Consumer neuroscience: applications, challenge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52(4), 427-435.

Plassmann, H., & Weber, B. (201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marketing placebo effects: evidence from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al experimen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52(4), 493-510.


知乎专栏: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

新浪微博:脑人言

小密圈:4633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