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些承诺有可能成空,新领导认为“我帮企业做成了,感谢的也是前任”
部分领导干部履新后期望能够尽快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建立带个人色彩的政绩,不希望给前任领导“抬轿子”“做嫁衣”
少数“新官”认为,理旧账可能会“揭开盖子”,伤及其他官员利益,担心打破“官场潜规则”,会对自己的仕途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应增强法律意识,合规经营,不能仅凭部分领导口头承诺就做出重大投资决定
完善市县政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在导向上不仅要鼓励“新班子新气象”,更要鼓励干部保持定力不折腾,保持政策稳定性
文 | 刘健 李兴文 余贤红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
说好的承诺没了、定好的规划废了、原有的关系变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地方政府换届后新官不理旧账,企业流露出“怕政府换届”的复杂心态。
面对企业的换届困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决不能随意改变约定,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结构性问题突出,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则海阔天空,退一步则前功尽弃,此时尤需各级政府官员使出“洪荒之力”,秉持正确的政绩观,敢“理旧账”、会“理旧账”。
1
“承诺说没就没”
一些企业反映,换届期间政府有些承诺有可能成空。某县一返乡创业青年反映,换届前当地领导带队调研后认为自己的项目是创业典型,并承诺按政策支持企业20万元。而当这位领导得知自己要提拔后,便对承诺打起马虎眼,一再推诿。“我感觉企业充当了‘创业花瓶’!”多次对接无果后,这位青年如是感慨。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发现,少数地方承诺不兑现,新领导认为“我帮企业做成了,感谢的也是前任”,不会认为是“我的恩惠”,于是听之任之。
某市一民营企业主几年前承建了一个项目,投资金额几千万元。“引进该项目时,领导很重视,我们也是规范操作的,可换届后,在项目推动过程中,新来的领导总说‘等等看、等等看’,光解释都解释了好多遍,几千万元资金投进去了,真是愁死人。”他说,主要领导推给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又推给下面的处室,到处室那又什么事都定不了,“被当成皮球一样踢来踢去,现在都不知道该找谁了。”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新官不理旧账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少数“新官”认为,理旧账可能会“揭开盖子”,伤及其他官员利益,担心打破“官场潜规则”,会对自己的工作和仕途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毕竟有些前任领导被提拔为自己的上级领导。
少数“动”不了的干部则认为换届期干得再好新领导也看不到,除了一些“火烧眉毛”的事,对企业一般性的承诺不如放一放、等一等,等新领导就位再落实。少数单位工作出现该抓的暂缓抓、该管的暂缓管,推进工作的劲头松下来,换届期成了干部“观望期”。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了解到,某镇领导曾口头答应帮助一绿色农业项目负责人流转3000亩土地。可去年领导一换,土地流转至今也没到位,项目不得不停下来。他苦笑着说:“我们前前后后花了大半年时间跑市场、签合同,各种开销七八十万元,损失的可是真金白银啊!”
“既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就是等;既不为难你,也不理睬你,就是拖。”一位曾经遇到干部慢作为的民营企业主无奈地说,企业可以等干部,但市场不会等企业。换届前后,领导干部面对旧有的承诺“躲着来”,也许可以规避个人责任,但对企业来说,错过的则是发展商机。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国家行政学院纪检监察室主任竹立家认为,政府不讲信誉是经济发展的大忌。除上级政策调整、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导致的承诺难兑现外,政府承诺都应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他建议开展以市、县为重点的“承诺不兑现、新官不理旧账”专项清理整治活动,对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问责,对问题建档编号、销案管理,对久拖不决的问题予以督导,倒逼问题整改落实。
另一方面,竹立家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应增强法律意识,合规经营,不能仅凭部分领导口头承诺就做出重大投资决定。否则,换届后承诺不能兑现,即便走法律途径也很难维护自身正当利益。
2
“政策规划说改就改”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发现,部分领导干部履新后期望能够尽快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建立带个人色彩的政绩,不希望给前任领导“抬轿子”“做嫁衣”,这是企业怕换届的第二类情形。
有的地方城市发展战略变动随意性大,被人调侃说:“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在中西部某市,几任领导选定的城市拓展方向都有所不同,有的领导选择向北发展,有的领导热衷于往南发展,还有的领导选择往东发展,企业投资也跟着“懵圈”。
万庆良主政广州后,先后计划建9个新城,仅新城规划面积相加就达近800平方公里,超过了新加坡国土及上海中心城区面积。另据报道,在安徽省淮南市,原市委书记方西屏履新不久,便以规划调整为名对一栋建设只有一两年时间的五星级酒店爆破拆除,企业损失巨大。
“土地审批、贷款补贴、税收优惠、人才等生产要素都跟着城市战略发展走,一般企业从选址到投产见效需要三五年时间,如果政策、规划三五年一换,企业刚刚起步就被抽掉要素支持,前期投入很容易打水漂而陷入困境。”一位县委书记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还有的地方“招商不安商”,企业遭遇政府“两张面孔”:前任领导招商“热情无比,有求必应”,一旦企业落地、领导更替则“冷若冰霜,官腔官调”。某县多年前曾大力发展硬质合金工业,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多家企业入驻。可没隔几年,新领导新思路,这些企业陷入“政府不管不顾”的尴尬境地。
有的领导干部是拍脑袋决策,急功近利,把一些上任好的做法也弃之一边。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基层采访了解到,某县几年前提出旅游兴县,打出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简单明了、传播力广,一度在全省旅游形象宣传口号评比中夺得第二名。然而换届后,新领导“另起炉灶”,重新提出一个口号,自诩是原来旅游形象宣传口号的“升级版”,结果应者寥寥,宣传效果不如之前。
一位地级市领导说:“县委书记从异地外调或从上级单位空降,没有一段时间很难把情况摸深摸透,真正有所作为还需要更长时间。一个产业乃至一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好几届干部接续努力。”
庄德水建议完善市县政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在导向上不仅要鼓励“新班子新气象”,更要鼓励干部保持定力不折腾,保持政策稳定性。提高决策规划的法治化水平,用法律管住科学规划。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干部是创造环境、推动转型的重要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企业对投资环境的要求更高,更看中的是干部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能力,这对政府自我革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也应加快建立健全容错机制,为敢当者担当,免除干部解决问题的后顾之忧。
3
“关系说变就变”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少数地方领导换届后不仅可能带来政策变动,还会引起原有政商关系网发生重组。部分企业围绕政府资源展开新博弈,尤其是在“空降”的新领导实施新政的真空期内,原有的企业和项目发展存在新的变数。
一位长期给政府供应特种装备的民营企业主告诉《瞭望》记者,领导换届或多或少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新领导来了肯定要去喝喝茶、汇报汇报工作,手头的事要等一等、放一放。在他看来,这都是人之常情。
但少数政商关系只“亲”不“清”,说是培养感情,实际上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去。某地一位区委书记在任期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家企业建设五星级宾馆。在他的关照下,企业“一路绿灯”,经过一系列“运作”,企业非法牟利数千万元。换届前,企业担心有朝一日事发提前撤资离境。最终“东窗事发”,这位区委书记被当地纪检监察部门立案审查。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案例显示,宁波市水利局原党委书记、局长金俊杰在任期间,某建设公司董事长乐某为获得水利一级资质,每年春节都会对他送“感谢费”,共计人民币30万元。调查人员问乐某:“之后你为何不再送钱给金俊杰了?”“我们公司水利一级资质已经办好,金俊杰也调任其他岗位,与公司关系较少,我也就不用再送他钱了。”乐某回答说。
一位与政府采购联系紧密的民营企业主告诉《瞭望》记者,自己所在教育领域政府领导一般三年换一任,换届最关心的便是这三年内在领导身上的“投资”是否能真正“变现”。“有的单位领导走了还会给继任者交代一下,有的走了可能就是真走了,新的关系又得重新经营,跟赌博‘押注’一样。”他说。
有的政商关系只“清”不“亲”,脸好看,门好进,但事难办。某农业大县一民营公司负责人,几年前投资上亿元建设大型物流园。由于领导换届,项目受重视程度不够、推进缓慢,园内甚至长满野草,每年维修费用上千万元。他无奈地说道,“领导请都请不来,现在真是骑虎难下!”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认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有一个讲责任、讲担当、讲公平、讲诚信、讲效率的政治生态,关键在于推进依法治国,把权力关进“笼子”,让正道直行,让关系走不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学术合作联系人:聂智洋(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