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自2013年的并购热在今年以来接连不断的资本市场新政下,会否阶段性降温?
回看A股市场,并购和定增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当定增的价格、频率受到限制,加之5.27减持新规对流动性的调控,并购投资的期限、退出方式、收益等也难免受到影响。
市场层面,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资产装到上市公司时,面临要现金还是要股份的两难选择。
对并购投资产生影响的还有隐形的窗口指导。今年以来,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的并购案中,有两单其交易对手原本存在有结构化安排,均在上会前对结构化进行拆除。而中源协和则因并购基金拒绝换股终止并购。直接造成的影响是,金融机构作为重要的资金融出方,以往不在意标的及并购效果,只用配资方式、靠担保和回购等兜底条件获得无风险收益的盈利模式被颠覆。
在资产供给端,去年9月并购重组新规落地以来,借壳重组、跨界并购、针对影视等特定行业的并购逐渐降温。
所有监管政策的导向均指向一个方向:降杠杆、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在这种情况下,赚快钱的财务投资越来越难做,更应该借鉴产业投资的思路。
没有变化的是,并购重组仍然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只不过在现下政策和市场环境下,供和需、投和融,如何有效地对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鉴于此,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将于2017年6月25日(周日)下午在 北京 举行主题为“监管大年,请慢并购”的资管沙龙活动,诚邀您参与并分享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