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两件大事,冥冥中注定相联。
一件是中国开了国家金融安全会议,一件是美国减税政策重磅出台。
或许中美这两件大事,并没有考虑对方,但现实中,却构成了兵不相接的角力,不妨叫做隔空推手。
很好很好,外部压力向来是一个国家改革与前进的动力,对美国如此,对中国更如此。
周密金融
1 这几天两个谜一直萦绕着我。
一是特朗普为何对国际事务突然做出那么多动作?包括突袭叙利亚,怒怼朝鲜,改口肯定北约的作用,15天之内与习近平一次见面两次通话。
二是中国为何在这个时候掀起力度空前的金融监管风暴,掀起力度空前的楼市限购潮?
跟一些内部人士做了交流,及至看到最近两国的大招——白宫抛出税改方案、中南海集体学习金融安全——一下想明白了。
2 特朗普为何突然在国际上密集出手?秘密藏在之前和之后发生了什么。
之前,特朗普就职后首个大动作——医改方案,意外地在送去国会表决过程中遇挫。人们对新政的执行力预期一下变了,资本市场马上用下跌表示了担忧。
之后,特朗普在最近抛出了税改大纲。税改是特朗普新政最重要的举措,可以说没有“之一”。但他最大的挑战是立法机构会否通过。当年中国推行分税制,朱镕基一个省一个省地谈、做工作,费了很大劲才把税改推行下去。相比中央集权制的中国,分权制衡的美国推行税改的难度要难上10倍。
白宫公布的税改方案大纲,仅有一页纸
在遇挫的医改和将要推进的税改之间,特朗普频频在国际事务上出手了。
注意,特朗普一切施政举措,最后都要归到“美国优先”这句竞选口号上。配合“美国优先”,特朗普提出了战略收缩,也就是先弄好美国自己的事,“国际上的那些破事老子没心思去管了”。
但在3月下旬医改遇挫之后的一个月内,发生了反常的事。一方面提美国优先、战略收缩,一方面对中东、对朝鲜密集出手。
这种战略上的矛盾,有且只有一种解释:
国际举动只是手段,它是为了解决内政问题。
医改受挫后,特朗普急需重塑威望,获得国内民众和议员的支持。带有美国价值观的强硬对外举动,是获取支持票的快捷方式。
下图是特朗普近一个月来的不支持率,图中A、B两个相对低点,正是特朗普致信国会解释对叙袭击,以及公布对朝施压政策的时点。强硬姿态使他的不支持率下降。
来源:Reuters Polling Explorer
“川普怼朝,意在税改。”一系列国际动作,是新政的迂回路线图,是为了推进国内的核心政策。
3 中国为何掀起力度空前的金融监管风暴?
看看这一段时间来的动作:
• 汇市:稳住汇率,管住资本外流
• 股市:围剿“进击的险资”
• 楼市:严厉程度超过任何时候的大限购
• 银行业:监管风暴,直指影子银行业务
这些动作有个共同指向,就是4月25日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题:金融安全。
决策层对金融和经济的态度已在发生变化:
1. 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历了一轮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的狂飙突进,P2P、影子银行是典型代表,现在决策层已从金融自由化转向,创新让位于监管。
2. 最新一次政治局会议,对于增长速度的强调在弱化,而对“防风险”的强调更为突出。
3. 此次中南海专题学习金融安全,奠定了未来一段时间金融发展的基调,就是“安全”。
把金融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当然有对脱实向虚、资产泡沫的担忧,但还有一个现实因素至关重要,就是2017年政治领域最大的事——19大。
今年的很多动向,放到19大的背景下才能作出准确的理解。
为了迎接这个大会,不能容忍有一点闪失,监管重于创新、防风险先于保增长,就是一种必然选择。
4 国际政治学有一个流行的说法:美国所有内政都是外交,中国所有外交都是内政。
现在看,中美两国这段都有压倒一切的内政事务,外界看来眼花缭乱的很多牌,都是围绕这个内核在打。
这点看清了,就能解释很多反常举动。
套用克林顿当年击败老布什的口号“笨蛋,问题是经济”,现在中美的牌就是:笨蛋,一切战争都是内政!
5 特朗普通过国际动作迂回推进内政的路,并不是容易。
首先得狠心“去俄化”。
特朗普竞选中毫不掩饰对普京的喜爱,团队中有核心人物被曝出与俄罗斯过从甚密,以至有人分析特朗普上台会采取联俄抗中的策略。
但美国价值观绝不容忍美俄联手,特朗普以59枚对叙利亚的导弹,宣布与普京割袍断义。
其次得把得罪的朋友找回来。
特朗普之前说北约“已经过时”,但在4月中旬改口北约“没有过时,而且是国际和平的屏障”。
但以上都不关键。“从外交迂回内政”这条路要走通,必须得中国合作。
朝鲜牌,汇率牌,贸易战牌,都跟中国有关。
从习特会开始,特朗普表现出异常的热情。115天之内一次见面两次通话,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跟中国领导人“有很棒的化学反应”。
更直接的表现是,特朗普昨天拒绝了台湾地区领导人与其通电话的建议,“不希望引发与中国关系的问题”。这与4个月前,特朗普打破常规与蔡英文直接通话形成了反差。
大国关系就是一种博弈,算一下特朗普“付出—收获”清单。
付出:
• 汇率战筹码,一改之前强硬姿态,改口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
• 贸易战筹码,“贸易战首先从中国开打”,这几乎成为共识,没想到特朗普从最亲密的邻居加拿大入手,有媒体描述为“特朗普贸易战路线图:先在家打‘老婆’ 最后才是中国”,这显然给了中美调整空间。
收获:
• 中国对于朝鲜问题解决的默许和积极态度。
• 中国在贸易顺差方面承诺“百日计划”加以改善。
显然,两个大国进行了筹码交换,各有所得。特朗普赢得了朝鲜问题上更多的腾挪空间,中国避免了贸易战上的直接冲突而可以专注国内事务的解决。
4月25日,一架美国侦察机降落在韩国的乌山空军基地
6 中国国内事务,从安全角度看是一个回归稳态、不断拆弹的过程。
第一颗弹是资本外流。国家外汇储备从4万亿美元降到3万亿,减了四分之一。
中国用了严厉的资本管制和汇率托底的方式,冻住了资本流动。
今年一季度,外流态势稳定了下来,数据向好。但有两个新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美国的汇率操纵国名单,它不光是扣一顶帽子给你,而是关系着进出口征税收、贸易摩擦、货币政策等实际利益。习特会上中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拆了一颗小炸弹。
但第二个挑战是核弹级的。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同时还将缩表(意味着市场上流通的美元将减少)。
通俗解释一下,美国加息,利率升高,你的钱流到美国收益会更多。其他国家不得不跟着提高利率,否则,你的利率很低,美国利率越来越高,资本往美国流动的冲动就越大。这样,资本外流又会重现。
那很简单,跟着美国一块加息呗。这时,另一颗核弹等着你。
加息会让货币收缩,让经济降温,所以一般在经济上行时才推出加息。现在中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而且,还有一个加息会刺破楼市泡沫的巨大隐忧。
加息,前面有楼市崩盘的核弹;不加息,前面有资本外流的核弹。因此产生了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争论。
对决策层来说,最终是要“保安全”,两颗核弹都必须搞定。
采取的策略是,一方面不动声色的加息,尽管基准利率还没动,但把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常备借贷便利、逆回购利率等提高了,利率中枢事实上在上升,最近两个月央行甚至出现了缩表。
另一方面,楼市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限购。这个限购有个特点:短期内让散户的买卖双方见不着面。
持有者限卖,离婚者限买,社保期拉长,认贷认房双限,目的是“用非常刚性的行政方式迅速地冰封房地产市场”,更根本的目的是让资产泡沫与利率运行隔离。
暂时处理好资本外流和楼市泡沫这两颗核弹之后,决策层瞄准了另一颗埋得更深的炸弹——银行业的表外业务,由此掀起了最近的监管风暴。
银行表外业务的主要形式就是理财产品,长久以来不透明,不透明就无监管,无监管就很混乱,甚至出现了民生银行那样的骗局。
这块金融涉及的量极大,达数十万亿元,从安全计,必须治。
7 特朗普推出税改方案后,人民日报发了篇评论,称“美国减税实际上就是在挑起税务战”。这个观点有点奇葩,但它讲出了一个事实:
世界上的老大老二重心都在自己的内政上,国际事务尽量协调一致,表面上没冲突,但实际上它们各自的内政取向,在暗暗上演争夺战。
特朗普的税改,把公司税从35%大幅度降到15%,吸引更多企业到美国投资。同时对美国企业在海外资产的汇回税率也予以降低。
这本质就是对资本的争夺。中国境内的资本也会受到影响。
基辛格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争夺战从来都在进行,不会因为大国专注于内政而停止。目前总的态势是:
美国通过改革、通过增加吸引力的方式,试图把资源“拉”进来;
中国通过管制、通过减少交易的方式,在把资源“冻”住和“稳”住。
因为有19大,今年中国的主基调必然是稳定,不要期望有大的改革动作。
此次政治局关于金融安全的集体学习,提出了6项任务,其中一项“金融改革”,也是强调建立防风险的机制。
而美国,特朗普把政治生命都押在了新政上。现在全世界都在看美国怎么改。
改革大旗现在由美国扛了起来,这个历史的轮换,有趣而让人感叹。
高层智囊:美国新政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冲击!
来源 凤凰网大学问(ID:ifengdxw)
中美是当今世界前两大经济体,这两大经济体能否健康发展,对世界经济将产生直接影响。4月6日-7日,习-特会将举行。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许善达对中美经济形势谈了一些看法,现摘录如下。
中国专家预判错误太多,使我们在国际上被动
近几年世界经济有好几次重大波动,我们的经济学家都没有很好的预测到。比如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前我们就没有预测到,有些甚至预测不会爆发。我知道,美国高盛有几位经济学家是提前预测到的并写了报告。
还有,当时的石油价格一桶涨到147美元,我们的经济学家谁也没预测到石油价格还会跌到50美元以下。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一位专家问我们:“你们中国对于大宗商品降价有什么应对准备?”中方几位专家包括我在内竟然没有任何回应。因为我们没有想到大宗商品会出现这么大的降价,特别是石油价格会降这么低。
在有些重大事情上我们不仅没有预测到,还出现了一些误判。比如:美国打伊拉克和利比亚。有人说,美国没捞到石油,反而中国等国到伊拉克买了几个油田,好像拣了个便宜。其实,这是个误判。美国打伊拉克、打利比亚,最关键的是确保石油美元。这两场战争打完后,石油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价。因为美国的页岩气技术取得了突破。实际上,页岩气技术突破早就有信息,但就是没有人预测到这项技术的突破会给全球能源结构、能源产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更没有人预测到这项技术会造成全球能源、经济和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变革。
2015年,经济下行,于是出现了很多形状,一会儿说是W型,一会儿是V字型,一会儿又说是L型。为什么到2015年底我们判断经济是下行呢?有些分析报告就说,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我觉得这个判断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国际金融危机早就过去了。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们搞了几万亿的投资拉动,这对政府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事,就是批项目嘛!银行没有任何约束放贷,这就提高了杠杆率。通过提高杠杆率,扩大投资,GDP又起来了。GDP起来税收也有了,就业也有了。
可是,这种格局是不能长期维持的。到2015年,这种形式的发展效率急骤下降。投资产生的GDP下降,投资形成的资产下降,投资带来的消费下降,再想通过提高杠杆率来扩大投资这条路是走不下去了。
现在迫切需要我们研究的是“未来还会有什么新的重大的变动?”我认为,这个新的重大变动主要是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涉华经济政策。当初我们对特朗普能不能赢得选举,能不能实施他在竞选中提出的经济政策,是没有预测到的。正是因为先期的预测失误,才导致特朗普上台后我们在应对他的经济政策上显得不够及时,甚至有些被动。
中国对特朗普研究不充分:我认为,美元会加息;特朗普会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美国制造业回归并且掀起创新潮;特朗普减税会成功。
大家在研究预测特朗普的涉华政策时,主要局限于经济层面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显然这些研究和讨论是不够的,也是不充分的。我认为,有4条是大概率事件,需要我们好好研究并做好应对。
第一条是美元升值。实际上在特朗普就任总统之前美元就升值了,还要继续升值。最近美联储发出的信号已经非常清晰了。当美国的经济增长达到2%就算是很热了,就要通过加息给经济降温。现在美国的GDP为百分之一点多接近2%,而特朗普总统最终要实现百分之三点几的增长。为实现这个目标,他还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肯定不会是下降的。如果继续上升,那加息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至少会产生两个比较大的影响:
一个是国内的货币政策。因为我们国家发货币很大一部分是基于我们的外汇储备。所有外汇都要我们的政府、人民银行收购,然后把人民币放出来。所以说,人民币M2占GDP很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外汇所放出的货币数量非常大。
现在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降到3万亿左右。也就是说,人民币发行的量可能不再增加甚至会减少。有的专家说,中国的杠杆率和增长率是正相关的,要去杠杆就会使得GDP下降。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去杠杆就是“三去一降一补”。2016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去杠杆又加了个前置条件,说是在维持总杠杆率不变的前提下降低企业杠杆率。言外之意,就是说政府和居民的杠杆率可以适当提高,但总杠杆率不能再提高了!
然而,去年的杠杆率并没有降低,怎么做才能在政府和居民杠杆率有所提高的前提下降低企业杠杆率呢?这是一个挑战。这和我前面讲的由于外汇发行人民币的数量会大幅度减少就有联系。所以,2017年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特别是货币这个量的变化,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美元加息的第二个影响是,因为美元加息,全世界的资金都会向美国流动,这个趋势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严格的说这句话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是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了。
为什么呢?因为人民币跟别的货币的汇率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而美元对所有的货币总体上都是升值了。这就必然会产生一个效应,即全世界的资金流向美国。
我想在中国也会有一部分资金流向美国,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资金。因为国有资本往哪里走,不是企业看哪儿好就去哪儿。但是我相信民营企业的资金,有一部分会随着这个趋势而流向美国。
去年,我们的经济增长为百分之六点几。在投资领域,主要是靠国有资本支持的,民营资本投资增长率只有3%左右。而在国有资本投资里面,有一半以上是靠所谓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说,像高铁、地铁这种投资在短时期内是没有盈利、没有回报的,正是这样一种投资格局支撑着我们去年的百分之六点几。
2017年,在美元对人民币继续升值的情况下,我们的民营企业有多少还在国内投资,这就是一个大问号。如果民营资本投资增长率仍然不高的话,那整个经济增长依靠什么来实现?
第二条是贸易战。特朗普在竞选中说要把中国确定为汇率操控国。如果这样,他就会给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所有商品增加45%的关税,这是美国法律规定的。他即使不把我们定为汇率操控国,他也要采取反补贴、反倾销等贸易战手段,对我们出口到美国的一些商品加大关税。其中有两个信号值得注意:一个是今年1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说从中国进口的大型洗衣机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决定对中国厂商征收32.12%至52.51%的反倾销税。一个是2月2日美国商务部裁定,从中国进口的不锈钢板和钢带获得了补贴,并以低于合理水平的价格在美国市场倾销,所以他要加75.60%的反补贴税率。
这两项加税幅度比那个汇率操控国还要大。我认为,这事还没完,未来他还会选一些商品来加关税。从这两个信号看,这么大的关税,基本上是宣布美国要对这些商品进行彻底封杀。汇率操控国只是一个手段。我认为,没有这个手段他也会打贸易战。
美国专家在研究如何打贸易战,而中国对此还没有准备
不久前,有位美国记者跟我们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对话。这个记者问,你们中国是不是已经准备跟美国打贸易战?实际上他是在试探我们中国有没有预案?这个外交部的发言人回答,贸易战对双方都是不利的,我们坚决反对打贸易战!说了好多话,就是没有回答中国打不打贸易战。看来我们还是没准备好,打不打?怎么打?还没想好,所以他只说贸易战对双方都不利。
究竟怎么打?用什么形式打?打到什么规模?可能美国人还在研究。现在的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原来是个大学教授,前些年这个人就写书说,是中国的商品把美国经济搞垮了!现在他当上了国际贸易委员会的主席,来解决这个事。你想想他会对来自中国商品听之任之吗?我认为他们现在正在准备之中,未来还要选什么商品、加多少关税?我想他们正在做方案。对此,我们怎么应对?特别是我们对美出口的企业,哪些会被列入加税名单?要提前有所考虑。如果像前面讲的加50%到70%的关税,基本上是把出口美国的通道给堵死了。
第三条是特朗普要让制造业回归美国。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对很多企业放话,谁不撤回美国生产就给谁加税,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答应回到美国办厂了,包括美国自己的企业,还有日本的、韩国的、欧洲的等等。
对中国来说,一个代表就是曹德旺的福耀玻璃。曹德旺到美国投资办厂属于什么特点呢?他的市场本来就在美国,他所生产的汽车玻璃本来就是卖给美国通用、福特的。只不过他原来是在中国生产,出口到美国。现在他把工厂建到美国,在美国生产,还是卖给美国的通用、福特,有些还可能卖到中国。他的市场并没有变,只是把生产场所变了。生产场所一变,他的各项成本就都变了,这里面有些的成本跟中国相比肯定是有差距的。比如说能源成本,他用天然气多少钱?在中国用多少钱?他用电多少钱,在中国用电多少钱?他的劳动力多少钱?有很多比较,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是市场因素。
最重要是什么呢?是美国政府也在招商引资。他花了1000多万美元买了一块地,并且这块地既不在东部,也不在西部,而是在中部。这个地比较便宜,虽然花了1000多万美元,但是因为他雇佣了1100个蓝领工人,政府又给他补了1700万美元,相当于那块地没要钱,这也是招商。现在看,特朗普之所以能够竞选成功,很重要一点就是他要给蓝领的人找到就业机会。
据曹德旺讲,他雇的工人都是40多岁以上且没有高级技能的工人。现在的美国白领就业率是很高的,蓝领特别是年龄比较大的蓝领就业率是很低的。所以,特朗普的竞选纲领要恢复美国的制造业,就是要解决一批蓝领工人的就业。
我看还不止这一个,很有可能在全世界的企业里面,在美国以外生产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他的制造商很有可能有一部分会迁到美国去,包括宝马车。宝马本来计划在墨西哥建厂,然后再卖到美国去。虽然墨西哥的各项成本都比美国便宜,但是特朗普说你要到墨西哥去建厂,我给你加20%的关税,你要到美国建厂我还给你补贴。因此,宝马已经决定不在墨西哥建厂了,回到美国建厂去了。
虽然这是一个个案,但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极偶然的小概率事件。我相信,包括中国,包括其它国家要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生产企业,还有一部分会搬到美国去。我想中国可能不止一个曹德旺,不止一个福耀玻璃。当前我们正在去产能,我们的钢铁过剩,煤炭、水泥也过剩。我们的家电比如洗衣机原本不存在过剩的问题,经他这么一搞,一加关税,一打贸易战,出口出不去了,也会出现需求下降,也会出现过剩。2015年、2016年我们在研究去产能的时候,根本没考虑这类产品的产能过剩,现在看来,2017年和未来一段时间我们是不得不考虑了。
美国降低企业税是可以实现的,中国的整个税收思维要变
第四条是特朗普准备把他的企业税从30%多降到15%。这个他已经宣布了,但还要走法律程序,要经过参议院、众议院立法来批准,还需要一段时间。我认为,这件事他是一定要做的。有很多人对这个表示怀疑,他这样降财政怎么办?我的判断,他是能降下来的。我觉得这里面有几个因素:一个是美国仍然拥有发行国债的空间。全世界的资金都上美国去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供他发债。另一个是他的军费会节省一部分。目前他已经要求驻扎国分摊海外美军的军费。最近,安倍已经表态准备多出钱了,北约也提出来按照份额交钱,我认为基本是可以实现的。第三个是他扩大制造业、恢复制造业,实际上是要扩大美国的税基。按照他之前说法,要让美国的GDP实现百分之三点几的增长。对美国来说,GDP从2%左右提高到3%甚至还多,税基会扩大近一倍。也就是说,他一边压缩政府的开支,一边扩大税基,同时还可以发国债,再怀疑他减税减不成,我觉得是站不住脚的。
我认为,美国有足够的财政综合实力来实现这个减税。如果实现了这个减税,就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到美国去。这些资金到美国后,他绝不会去搞那些低端的制造业,连我们现在都不干的事他更不会干。他会把这些资金投入到高科技领域,重点鼓励企业研发和创新,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是有先例的。上个世纪80年代的里根减税,就促进了美国IT业的大发展,到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的IT业上了一个大台阶。把当时苏联的制造业,包括日本的制造业,统统甩在了后面。时过30年,他又开始大幅度减税。我觉得,美国很可能又在酝酿一个新的发明创新潮。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后发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各方面的利益分配,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格局。
然而,就在人家一方面大幅减税、一方面大量吸收全世界的资本、一方面振兴本国制造业的时候,我们还在讨论企业的税负高不高?有的甚至说我们的企业税负没有再下降空间了。比如对于曹德旺的中美税率比较,国内就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现在政治局已经做出了降低宏观税负的决定,有些人还说我们的企业税不能再降了,并就此争论不休。如果美国的企业税真降到15%的话,我想对我们的税收压力会更大。现在看来,一个国家的税收不能只用你一个国家的情况来论证。在全球化时代,最佳税率是对全球特别是你的竞争对手而言的,绝不是单就本国而言的。它一方面要考虑政府的开支,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全球竞争。因为,现在的企业不只面向国内,而是面向全球。
过去我们的税收理论,那些教科书我也学过,都是对一个封闭的经济体而言的,很多政策效应都局限于一个封闭的经济体里面。我出个什么政策,就能起到什么作用。当一个经济体开放了以后,是与若干个开放的经济体紧密相连的,原来封闭的税收理论、税收政策就不再适合新的多个开放的经济体了。我们不能光让企业提高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同时也要考虑国家税收政策在全球的竞争力,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对原来的税收政策作出调整,甚至需要重新规划和设计。这正是当前我们面临的、迫切需要研究和处理的重大问题。
特朗普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
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将令美国的债务上限危机雪上加霜。根据美国税收政策中心的测算,特朗普今天提出要把美国合伙人制企业(pass-through businesses)的最高税率由39.6%降至15%。,这个减税方案在未来10年时间里将给联邦政府增加2.4万亿美元的成本,再加上特朗普竞选时承诺的各种个人所得税减免,在未来10年时间里将给联邦政府增加9.5万亿美元的成本,总共是11.9万亿美元。减税规模的一半以上将使美国最富的5%家庭受益,其2/3左右将使最富的1%受益,其1/5将使最富的0.01%的受益。这种大规模劫贫济富的减税一定会受到民主党的坚决狙击,狙击的最佳策略就是程序性阻挠议事(filibuster)。
程序性阻挠议事是一个很奇葩的制度:美国参议院规定议员可以没有时限的发言(众议院并不容类似情况出现),除非议会中五分之三(绝对多数票)的票数通过要其「收口」(cloture)。当议会中的少数派,发现手中没有足够票数去否决一条他们反对的法案通过时,其中一种对策,就是长篇大论,喋喋不休,用以阻挠表决。这不是完全消极之举,除了换取时间与当局再行谈判之外,也希望引起公众注意议员反对的因由。
Filibuster策略要奏效,发言的议员必须长时间、不间断的演说,内容最好与议题有关,但也可能天马行空,一旦中断或离开发言台,就失去继续说话的权利,这对议员的体力、口才、题材准备都是极大的考验,但此一招数常常奏效,被视为在野党的必杀绝技。
简单的说,filibuster就是一个“拖”字诀。我拖,死也不让你表决。拖到大家都受不了,最后只能休会。曾经有位老哥在辩论时拿起电话本就念,念到大家纷纷口吐白沫,参议院内横七竖八躺倒一大片。
为了防止预算法案等法案被民主党用程序性阻挠议事杯葛,特朗普和共和党就只有一个捷径,那就是动用和解程序(reconciliation)。和解程序不允许被议的法案讨论持续超过20小时,而且不需要绝对多数票(只要简单多数票)就可以通过。只要动用和解程序,哪怕民主党全部反对,只要共和党靠自己能凑齐简单多数票也可以使法案通过,而且由于有20小时的议事时间限制,民主党没办法通过filibuster来阻挠。但问题是和解程序(reconciliation)受伯德法规(Byrd rule)的节制,伯德法规要求被议的法案在十年的预算窗口期外不能增加联邦赤字。因此根据reconciliation原则,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减少了政府数以万亿为计的收入,那么国会共和党团队就必须在其他方面减少数以万亿为计的支出,这样一来,两两相抵就没有增加联邦赤字。问题来了,这个支出该从哪里砍呢?让我们来解剖一下:
联邦支出分三大类:全权预算支出(Discretionary spending),强制性开支(Mandatory spending)和利息支出。全权预算支出包括军费,国土安全和国家公园等。强制性开支包括所有福利支出。强制性开支和利息支出是自动花出去的,就像每月自动从你银行账户里扣除的房贷月供一样。国会能够动刀切的只有全权预算支出。而全权预算支出最大的一块就是军费,过去十几二十年军费大多数时间占到全权预算支出的50%以上,所以不裁减军费,要想通过伯德法规的节制基本上是没戏的。
5.特朗普经济学就是个超级大泡沫
根据美国税收基金会测算,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光在他的四年任期内就能使联邦赤字增加多达5.9万亿美元,而要平衡预算就必须砍军费,但军费经不起相应的大砍,除非美国放弃全球霸权,所以他的减税计划基本上没戏。但市场是情绪动物,没想那么多。周三特朗普减税细节透露之后,美股开盘,道指随即涨逾240点,突破21000点;纳指涨0.56%,突破6000点,创下历史新高;标普则上涨0.59%。但是一旦按和解程序和伯德法规走下来,市场才会意识到以减税计划为核心的特朗普经济学就是个超级大泡沫。现在主流财经媒体到处都在拿减税计划吹牛皮,估计是美股要出货了。看下面的数据图:
如上图所示,全球基金美股持仓已经降至次贷危机以来最低水平,这不是出货是干嘛?下面是华尔街见闻拿特朗普减税计划吹牛皮的截屏:
还有人把特朗普的减税计划称之为经济核炸弹,不吝溢美之词:
全球经济迎来一颗重磅炸弹,川普抛出竞选时承诺的减税计划,这是一场关于资金、人才、企业的重大争夺战。在企业税方面,川普减税从35%下降到15%,美国企业利润将因此增加30%,股市可能上涨10%到20%甚至更多,美国股市因此大涨特涨。川普的减税方案是一颗不亚于朝鲜的核弹。美国降税,会导致中国资金外流。2017年人民币汇率好不容易稳定下来,减税将让全球资金流向美国,人民币信心眨眼又要消失。---叶檀:核弹在美国爆炸 川普公布减税计划!美联储去杠杆稀里哗拉 中国要不要跟随减税?
根据研究机构估算,这个数额大约是2.5万亿美元,而特朗普提及的数额更大,他认为美国大约有2.5万亿美元到5万亿美元的资产囤积在海外。特朗普的团队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其中,仅微软、苹果、谷歌等美国高科技公司就有超过1.2万亿美元的资产驻留海外。原因是,美国现行法律迫使美国大企业将利润留在海外,因为,如果这些公司把在海外的收入带回美国,需要面临最高达35%的税率。那么,如何让这些资金回流美国?特朗普的方案非常简单:降税。降到多少?降到要能对资金回流美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特朗普提出的方案是,把海外收入的税率降至10%!
如果此方案得以实施,可以想象,美国囤积海外的大批资金将迅速回流。问题在于,现在全球处于美元大短缺的时期。美元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美国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而现在,美国与全球央行的步调出现严重的错位——当美国处于加息周期的时候,其他国家还在走宽松之路。一方面,美国货币政策偏向于收紧,另一方面,许多经济体在通过宽松释放出更多的货币。由此导致货币资金的错配,美元融资市场的供应平衡被打破了。许多国家不得不支付高溢价来换取美元,这会加剧美元流动性紧张的状况。在这种紧要关头,特朗普的吸引资金回流政策,将导致许多经济体的美元紧张状况骤然加剧,许多国家将因无法坚持而突然崩溃——从货币到金融再到经济体系的全面崩溃。这也正是特朗普当选后,美元反而持续走强的根本原因所在。
特朗普的减税政策,正在让世界发生塌陷,许多人脚下都在塌陷,尽管,你看不到任何塌陷的基础,你也不相信有塌陷的基础,但这并不代表不会塌陷。全球大萧条正在飞速到来,特朗普正在开启这个大按钮。----时寒冰:特朗普与塌陷的世界
这些主流财经媒体甘居于财经网红的业余水平,对程序性阻挠议事(filibuster),和解程序(reconciliation),伯德法规(Byrd rule)等法规程序一点也不了解,只知道特朗普吹啥牛皮就重复啥牛皮。打个比方,减税计划是个鸡蛋,那么程序性阻挠议事(filibuster),和解程序(reconciliation),伯德法规(Byrd rule)等法规程序就是下鸡蛋的母鸡,连下鸡蛋的母鸡都没搞明白,就在那叽叽歪歪要下多少鸡蛋,你说可笑不可笑。所以本质上,以减税计划为核心的特朗普经济学就是牛了八年的美股超级老牛市的超级股托,跟着瞎起哄的主流财经媒体也都是超级股托。经过对这个下鸡蛋的老母鸡的专业分析之后,我们发现特朗普这四年根本就下不出他承诺的那么多只鸡蛋。不管是减税计划,还是基建计划,等到议会的各项程序和法规一路走下来都得大打折扣。就像保险公司招业务员,说月薪4万,结果你一去才发现底薪4000。
6.只有做战争总统一条路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就是特朗普经济学这四年的命运。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这个星期六--4月29号,也就是特朗普入主白宫的第100天,特朗普有可能要失业了。有没有搞错,新政100天居然演这出,写剧本也不可能写得这么搞笑,但这就是现实,而且这样搞笑的日子以后还会有很多。在国内特朗普要想在经济上实现他的抱负实在是太难了,为反恐搞限穆令被说违宪,搞经济又被filibuster,reconciliation,Byrd rule等法规程序杯葛阉割,这还怎么实现美利坚的伟大复兴(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内政不让该好好搞,那就只有在海外搞事了。所以特朗普只有做战争总统一条路了,不管是打朝鲜,还是打伊朗,游戏总得继续下去。看下面的数据图:
如上图所示,美国的原油储备目前可以够三年多用的,也就是美国三年多不进口原油也没事,所以美国根本就不介意在中东打大仗,反倒是中国,我们的石油储备只能撑三个月。美国花了6年多连个弹丸小国叙利亚都没搞定,如果打地区一霸的伊朗那得打好几年吧,这对石油储备如不经风的我国而言,必然造成巨大冲击。
由于美式民主制度法规的完善和强大,美国国内水至清则无鱼,特朗普这种嘴炮忽悠选民可以,要想在民主政体里浑水摸鱼恐怕是连门都没有,只有在动荡的全世界寻找突破口了。复兴制造业好说不好干,但美国现在原油业这么强,一旦在中东打起仗来,石油美元是可以大把挣的,还有卖武器,说不定原油板块和军工板块能带动美股和美元指数再给牛市续命。中东打起来才有钱捞,在穷得一塌糊涂的朝鲜打好处就太少了,经济上很不划算。所以特朗普最终大动干戈的地方还得是中东。只是中东一旦大乱,油价暴涨,中国的通胀率,汇率,房地产,资金出逃情况会怎么样,画面太刺激,我不敢想象。
综合:海外掘金 金融经济学家吴裕彬 作者:严九元 吴裕彬
管理员微信号fdctz8888,加我微信的朋友请说明来意、身份,通过好友后请发名片给我、本人是职业投资者,在投资机构,主做上市公司并购定增、股权投资和一二线城市地产项目投资、融资,不闲聊不闲聊、有事情直接说直接说,互相理解。 QQ:290143182
文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QQ:838355301删除或支付稿费。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