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里投资报
专注基金投资20年,访过几乎所有顶级投资人,一起探索投资世界,研究真实的商业现象,提升你的商业洞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株洲  ·  陈恢清到天元智能科学研究院调研 ·  15 小时前  
湖南日报  ·  什么神仙工厂?造颗小卫星用时不到3天! ·  昨天  
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新年开门红 湖南建投中标一系列重点项目 ·  昨天  
湖南日报  ·  “娃哈哈”商标转让了?宗馥莉任新职 ·  2 天前  
长沙家长说  ·  改名换新!四大名校又一初中部官宣 ·  2 天前  
长沙家长说  ·  改名换新!四大名校又一初中部官宣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六里投资报

洪灏今天分享:这是一个巨大的逆向操作,但你需要勇气,也需要正确的入场时机

六里投资报  · 公众号  ·  · 2024-09-03 19:39

正文

点击上方音频,立即收听本文 ↑↑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在彭博社今天(9月3日)发布的播客以及一档对话中,就中国宏观经济当下面临的问题,以及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观点。

洪灏表示,从当下的情况来看,三季度的表现相对来说是较弱的,

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毫不意外四季度可能出现进一步的减速。

当下,为刺激经济而推出的政策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做更多来扭转这种下行趋势。

对于为什么政策的制定者不采取行动的疑问,他也做出了分析解释;

人们逐渐意识到,我们面临的困境需要的不是周期性的复苏,而是对结构性问题的解决。

包括短期内发放消费券、现金等方案,虽然不会改变结构性问题,但会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一定的下行压力。

甚至可以说,经济不需要马上看到数字改善,只要人们的信心恢复,就可以有所好转。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重建对经济的信心,让人们看到解决住房问题和失业问题的希望。

投资报(liulishidian)整理精选了洪灏分享的精华内容如下:

8月房地产销售仍在下滑,

需要多方面来增加对地产信心

现在大家都意识到,降息措施以及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所以,展望未来,除了财政扩张和货币宽松之外,政府需要从更多方面来增强社会对房地产的信心。

我们看到,8月份的房地产销售仍然在下滑,实际上其下滑速度比7月份还快。

这并不是因为人们对住房没有需求了,很多人仍然住在几十年前建的房子里,确实存在很大的改善性需求;

但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人都在等待房价的进一步下跌。

现在,房价可能已经下降了近三分之一,而大多数人预计它会进一步下跌。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宁愿持币观望,也不愿意现在买房。

问: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吧?如果不能稳定房地产市场,它会影响到就业、消费以及居民财富。那么,如何打破这个循环呢?

洪灏:是的,房地产行业仍在拖累所有这一切。

现在大多数人意识到,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政府在推出刺激措施方面犹豫不决的原因之一,

因为在这个阶段,这不仅仅是一个周期性复苏的问题,而是经济中的一些结构性变化。

问: 经济学家们当前的共识是,今年的经济增长为4.8%,而政府的目标是5%。中国是否有可能无法实现设定的增长目标?

洪灏: 三季度的情况目前看起来不太好。

如果第四季度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可能会进一步减速。

因为四季度是在冬季,由于季节性原因,人们工作得更少。

所以,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措施,我真的不会惊讶四季度会比三季度更糟。

但到现在为止,如果你看财政扩张的进度,

在今年上半年,实际上我们发行的普通债券比去年还少,所以节奏实际上是很慢的。

在今年下半年,我们希望,发行节奏能够加快。

但这还远远不够积极,我想我们需要做更多来扭转这种下行的趋势。

很多行业就业机会在减少

重建对经济的信心改变预期

问: 鉴于国内需求不足,并且你也看到了持续的产能过剩,我想知道,中国是否有可能重新陷入通缩,通缩是否仍然根深蒂固?

洪灏: 是的,有些人会说,我们已经在通缩中待了很长时间。

如果你看上游行业,我们已经深陷通缩将近两年。

在下游,我们也没有看到任何通胀压力。

如果你看看PMI,特别是产出价格部分,实际上我们处于通缩趋势中。

这告诉我们,要改善经济,是需要做一些比较重大的措施的。

短期内,人们一直在呼吁发消费券、发现金等等,

我们知道这不会改变目前的结构性问题,但它会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一些下行压力。

我认为,政府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工作,

同时,政府应该动用财政资源购买积压的房地产存货,将其作为经济适用房提供给社会。

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这些事都能够改变大家的预期。

我甚至可以说,经济不需要马上看到数字上的改善,也可以有所好转——只要人们的信心得以恢复。

所有你需要做的,就是重建对经济的信心,让人们看到解决住房问题和失业问题的希望。

现在,很多行业的就业机会在减少,人们不像以前一样在工作上有所保障。

并且,每年都有1500万的应届生进入就业市场,

所以,就业问题,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结果就是,这会令人相当头疼,也会令大众产生不安全感。

不同的部门

在做不同的事情

问: 问题是,为什么政策的制定者不采取行动呢?至少在表面上来看,他们似乎没有明显的紧迫感?

洪灏:这个现象有很多原因。

目前在我看来,我认为首要的原因是,各个部门都在各自为政——

住建部正在努力防止进一步的房地产崩溃,央行每次降低10个基点的利率,财政部在努力赶上国债发行的步伐——

所以在我看来,不同的部门在做不同的事情,缺乏协调。

其次,我们现在看到,更多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而非周期性问题,

这些都是多年过度投资、消费不足以及对房地产行业过度投资的结果。

因为房价在2021年左右达到顶峰,现在我们正在泡沫破裂的阶段。

就业的压力、消费者信心的压力,以及整个经济的压力都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正如你所见,曾经是中国增长支柱的房地产投资已经被制造业投资所取代,这也导致了制造业部门的严重产能过剩。

问: 有人说,我们在中国看到的危机,很大的原因是中国人不愿意消费。但如果钱就存在那里,那怎么能被称之为危机呢?

洪灏:说得对,大部分很正确,

事实上,银行系统的储蓄是货真价实地达到了350万亿,

不管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这都是实实在在摆在那的。

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也得看,中国现在的家庭资产负债表和他们的潜在债务是什么状况。

比如说,中国现在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怎么能够为退休后的自己存够养老钱?

以及,多大年纪我们才能退休?

因为社保基金,看上去似乎在满足居民需求方面遇到了一点困难,所以人们不得不依赖储蓄。

这是一种风险规避的行为——

存钱不是因为人们多有钱,而是为了满足潜在的需求,在缺乏足够社会保障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我认为这是一个亟需改革的领域。

在最近结束的三中全会上,我们听到了一些声音,但没有看到具体的作为。

市场非常悲观

活跃帐户数量低于5000万

问: 我们知道,今年国家队一直在大量买入ETF,中国ETF已经跻身世界前十之列,你认为这是可持续的吗?

洪灏:我们现在是2800多点,

我15年前从华尔街第一次回国的时候,那时候是3000点,现在比15年前还要低。

每年,3000点保卫战都在中国市场打响。

但出于某些原因,今年的我们又失败了。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市场发生了一场“地震”,当时小盘股的危机严重得就好像见不到明天了一样。

那个时候,市场中性策略和阿尔法策略在市场中的有效性几乎被破坏殆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