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好久的雪终于来了
有个问题各位姑舅有没有想过
早上出门到底要不要打伞??
好纠结!
你觉得这个问题很无聊、很简单?
并不!
下雪打不打伞这个问题,
南北方小伙伴
几乎每年冬天都得争一次。
……
……
……
南方小伙伴不能理解
“如果下雪不打伞,
是不是我们就可以一路走到白头”的意义。
在他们看来,
下雪不打伞=头白洗,妆白画。
如果让爸妈知道
男朋友下雪不打伞就拉你出门,
别说白头了,
连你们这段恋情都会被扼杀在襁褓之中。
而西宁小伙伴对此往往不屑一顾,
他们觉得
下小雪?拍拍就行了;
下中雪?拍拍就行了;
下大雪?使劲拍拍就行了……
打伞的就是矫情。
所以朋友们啊!
这就是祖国幅员辽阔带来的天气鸿沟啊!
没什么可争的,
打不打伞,要看下的雪是
“干雪”or“湿雪”
▼
雪是根据含水程度的不同分为干雪和湿雪的。
干雪中几乎无水,用手捏不成团,容易形成厚厚的积雪,被风一吹随风飞扬。
而湿雪含水分多,在雪层中可以明显看出有液态水的存在,容易附着在物体表面,冻结成冰。
可能又有小伙伴会问,这种“干雪”和“湿雪”分别是怎么形成的呢?简言来说,这是由于降雪时的空气温度所决定的。
我们知道,雪花是由冰晶构成的,只有空气温度在0℃以下的时候,冰晶才不会融化。因为它是从高空降落下来的,有的雪花在降落的途中,气层的温度始终在0℃以下,这就使得它们能够以雪花的姿态,降落到地面而成为“干雪”。
也有的时候,高空的温度在0℃以下,但到接近地面时,却遇到一层不很厚的稍高于0℃的气层,雪花落入后还未来得及全部融化便落到地面,于是就成为半融状态的“湿雪”了。
南方的气温通常比较高,所以大多数雪属于“湿雪”,而北方的气温较低,大多数是“干雪”。
最后
给你们支一招。
如果雪攥在手里不容易成团,
落在衣服上也是一抖就掉的话,
你就可以放心地去风雪里凹造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