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群里发现讨论中国和美国的对比以及各种意见很多, 我老觉得讨论这些意义不大, 大家各自过自己生活有什么好讨论的, 今天就做一个百人统计, 希望各位参与投票,我们可以从里面发现可能你身边的人想的和你想的不同.
举个例子, 我们不全面开放生育, 政府就怕人家要生五胎还是六胎, 而实际是大家都不想生了. 政府真的了解人们心里在想什么么?
此问卷为七个配对二选一, 尽量别两个都选, 不然看不出别人在想什么.
最近有个城市说财政收入不行了, 地方政府快揭不开锅了, 各位可以参考上半年的数据, 看看那些城市就算不依赖土地财政, 仍然有能力维持的, 这个财政收入不计算土地出让, 但是对你最大的挑战是你必须非常熟悉该城市的人口数量.
按照人均服务成本来看谁更无法承受限购的后果.
备注: 我发现大量的统计都有意无意遗漏南宁, 怪哉.
排名前十的城市应该毫无压力, 还可能继续限购. 有压力的可能是南昌/泉州/东莞/南通/福州.(但是东莞只限购二手, 泉州是才开始限购). 至于西安济南就比较模糊, 处于中间. 郑州长沙厦门合肥这几个城市可能关键在人口究竟规划要容纳多少的问题, 限购阻止人过来, 损失的不只是土地未来的出让受益, 还有产业也会受到影响.
有多少人自己一个人过生活? 根据2016年 百分之一抽样调查:
一人户数据在2002年是总调查19000户里面有一人户2000户. 而到了2016年, 14年后, 总户数接近28000户, 一人户成长三倍达到大约6700人.
也就是推估广东有67万个房子只有一个人居住.
这些单一个人居住的房子, 可能部分有同居的不愿意接受调查, 也有可能更多单身者表示只是临时租用, 不做计算, 因为国家统计局没有详细的解释.
光是政府统计的一人户每年成长就不止百分之二十.
据调查, 广州超过30岁的单身女性中,已有三分之一拥有自己的房子, 因此可以得到推论, 目前广州的正规商品房中, 应该大约百分之五的房子属于单身男女, 未来如果单身者一直不结婚, 会变成下一代其他人的可供房源.
这样下去, 以后5% 会不会继续增加?
以下一人户的统计, 是广东本地某媒体随机抽样调查, 把外地来打工的未婚的也计算进去了, 主要表现是本地人或者有多套房的人提供租房的包含在里面.
韩联社引述该报告说,到2030年韩国人口触顶回落,一人和二人户家庭增加。
韩国人口2015年为5084万人,2030年将增至5221万,之后逐步减少,到2050年人口将降至4763万。
而家庭总户数将由2015年的1918万户增至2030年的2234万户,2050年小幅降至2209万户。
一人户从2015年的517万户将增至2030年的724万户,到2050年将进一步增至763万户,占总数的35%。
与此相反,四人户家庭占比将从2015年的19%降至2050年的13%。这是因为纯老家庭和未婚家庭增加。
还有很多日本的, 台湾的, 美国的资料,我就懒得一一找了, 有些以前发过了.
在客户咨询的过程中, 我发现, 多数的群友, 仍在坚持买更大的房子, 最重要的两条理由是:
也许这些都有道理, 但是符合第一条的前提是永远限购, 而符合第二条的问题在于日后房价越来越高, 置换成本要同时面积又要变大, 这个不见得需求人的能力跟得上.
上海的真实交易房以小户型居多, 滞销房型以大户型居多, 这个图表之前也显示过. 北京的小户型单价是大户型至少高两成. 上海高价别墅, 深圳郊区别墅, 回报率最低.
所有的迹象都在警告你不要买大户型, 其实总结就一句话:
未来大户型需求者的数量与支付能力, 每年最多成长5-10%, 而
小户型因为单身与离婚和生育数量减少引发的需求, 每年至少成长20%
.
就这么简单, 可惜很多人还是觉得我说的没道理, 毕竟那些单身的, 离婚的, 不生的, 他们都没接触到, 他们只看到自己想象的美好未来.
未来, 很可能房子只需要解决厨卫与卧室为主, 客厅会做的很小, 然后有个以阳台为主的小客厅, 只是为了接待他人, 因为电视机已经消失了.
推荐几条处理家务的经验
1,家不是个讲理的地方,不是个算账算得清的地方,不是个能分清谁对谁错的地方。一个家庭,需要有人先闭嘴,需要有人吃亏。一个家里,有人总是做得多出力多,受埋怨也多。有人总是付出最多,得到最少。这就是家,家不是公司。
2,骂人先骂自家人,护短要护外姓人。这是什么意思?儿子媳妇吵架,要骂自己的儿子,要护着媳妇;女儿女婿吵架,要批评自己的女儿,要帮女婿说话。血缘关系是无法割断的,怎么批评都没关系。媳妇和女婿是外姓人,是别人家的父母养大的,不欠你家任何东西,所以要格外照顾他们的情绪和面子。
很多离婚的家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护自己人。哥哥嫂子吵架,家里的小叔小姑一起冲上去帮哥哥,批评围攻嫂子,父母也搅和进来辱骂儿媳。最后一家四五个兄妹全部离婚,有的还离婚好几次。
3,当一个好的听众,不要当调解者,也不要当审判官。家里有人找你诉苦,诉说家里别人的不是,她不是要你提供解决方案,也不是要找你站在她那一边去帮她吵架。她只是心中有委屈,郁闷,烦躁,憋屈,希望找人倾诉。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做一个好的听众就可以。
对方不管说什么,不要火上浇油,也不要反驳,不要去跟她辩论争吵。学会几个倾听时常用的应付的词语:“啊,是这样的呀!”,“唉,罪过罪过!”,“哎呀,造孽造孽”,“唉,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真是想不到啊,真是想不到”,然后表情严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