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体外诊断价值圈
2月19日,安徽省医保局官网公布《省医保局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公布了针对药品耗材招采改革,推进医药价格治理等多方面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中,关于集采的描述:
推动集中带量采购扩围提质,落地执行新批次国家药品和耗材集采中选结果,开展省级(含省际联盟)药品、医用耗材各不少于1一批次。
对于安徽今年是否会继续牵头体外诊断试剂联盟集采,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也有消息称今年体外诊断行业不会有大的集采。
就目前国家和地方各个医保局层面,目前还没看到今年关于试剂集采的消息。
往年这个时候,政策端信号已经很明确了。
从大方向来看,2月12日,中纪委发文,聚焦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跟进监督,促进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统一规范。出台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促进医疗服务价格水平省际间和省域内的相对均衡。
检验科收费调整将是大趋势。
体外诊断行业经历了5轮生化、发光试剂联盟集采后,IVD行业板块也正在发生转变。呼吸道检测下游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打开,基因测序板块迎来国产替代黄金窗口期,人工智能正在深入体外诊断领域,病理、临检、分子诊断、智慧实验室等方向AI应用场景越来越广阔。
目前来看,试剂集采2025-2026将处于落地执行期,其他领域是否集采还有待进一步政策落地,短期来讲,大规模集采可能告一段落。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医保局主导的全国各省医疗收费统一的进展,此外,降收费+方法学统一结合执行的话,对于行业某些高附加值产线将产生负面影响。
DRG/DIP和检验结果互认,是另一个重点关注的政策方向。DRG/DIP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目的是控制医疗费用,意味着精准诊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检验结果互认是为了减少重复检查,降低患者负担,但间接推动检验质量的标准化,促使地区间检验科提升同质化水平。
整体来讲,检验科作为仅有不多的利润科室,医院会更关注成本控制,持续引进新项目,这一过程可能倾向性价比高的国产IVD产品,加速进口替代。
2025年开年,体外诊断行业相对还是比较正向的。AI医疗概念影响下,IVD板块股市阶段性上涨,至于是情绪性调整还是真正的突破,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人工智能在行业的应用确实越来越广。
体外诊断观察特成立IVD企业高管交流群,交流IVD行业热点,
赶快扫码进群吧!若二维码失效,请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小编个人微信,小编将邀请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