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国际消费电子展)创始于
1967
年,已有
53
年历史,由美国消费科技协会(
CTA
)主办,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之一。作为世
界上各类电子相关公司
发布产品信息
,
展示
科技能力
,倡导未来生活方式的窗口,
CES
每年
都汇聚全球各领域黑科技产品与创
新技术,
堪称未来消费
电子发展趋势风向标。
CES 2020
消费电子展于
2020
年
1
月
7
日
~1
月
10
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参展厂商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达
5,187
家(
+12%
)。本届
CES
展共有
5G
及物联网、汽车、区块链、家庭娱乐、沉浸式娱乐等
11
个主题,六合君整理相关公司
CES
最新动态,展望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挖掘新趋势与机遇。
“
电视墙
”
新品类诞生,电视屏幕越来越大。
TCL
与三星分别展示
132
英寸、
146
英寸的
“
电视墙
”
,采用
Micro-LED
技术,即面板外层用玻璃液晶,内层采用
Micro-LED
发光。未来,显示屏要做到
150
英寸以上,将主要依赖
Micro-LED
技术,
100
英寸以下显示屏,则可以使用
Mini-LED
,以控制生产成本。
8K
分辨率成标配,更高分辨率将普及。
三星展示
8K QLED
旗舰电视
Q950TS
,屏占比达到
99%
。
TCL
展示
X9 8K QLED
旗舰电视,中国售价
19,999
元,相比主流的
5
万元以上定价,价格优势明显。甚至
LG
也不例外,在
QLED
与
OLED
之争里,
LG
是最后孤守
OLED
阵营的大厂,
OLED
做
8K
很
难,良品
率很低
,但
LG
也不愿放弃
8K
战场。
QLED
与
OLED
斗争多年,
Mini-LED
打开新篇章。
OLED
尽管在寿命、价格、色域等方面逊于
QLED
,但能做到更高对比度、更薄厚度、更小边框。
2020
年
CES
,
Mini-LED
作为
QLED
的升级技术,采用更小的
LED
器件,并能做到不逊于
OLED
的对比度,已被
TCL
等厂家所采用。世界第一台
Mini-LED
电视在
2019
年推出,
2020
年
CES
更多
Mini-LED
电视与技术出现。
柔宇主打
“
柔性屏
”
,持续拓展使用场景。
柔宇发布智能手写本
RoWrite 2
(柔记
2
)、
Mirage
柔屏智能音箱两款新品,在其
CES
展位上,柔宇将上百片
0.01
毫米厚的柔性屏幕,以叶子的姿态拼成一颗
“
柔树
”
,成为
CES
展馆内的标志性景观。由于折叠屏工艺涉及屏幕、铰链、框架板等多种零部件配合,达到业内认可的良品率并不容易,柔宇创始人、
CEO
刘自鸿表示,柔宇的柔性屏产线,由超过
1,000
台设备组成。
英特尔推出折叠屏电脑
Horseshoe Bend
,探索折叠屏新应用场景。
英特尔在
CES
展示概念折叠屏笔记本
Horseshoe Bend
,配备
17.3
英寸可折叠屏幕,内置
Tiger Lake
移动处理器、
Xe GPU
集成显卡。
Horseshoe Bend
电脑可弯折成笔记本样式,或者平摊成为大号平板电脑。在目前已发布的折叠屏电脑里,
Horseshoe Bend
的尺寸也偏大。
联想推出折叠屏电脑
ThinkPadX1 Fold
,预计
2020
年中发售。
ThinkPadX1 Fold
搭载
13.3
英寸
OLED
折叠屏,屏幕覆盖原本屏幕
+
键盘区域。
ThinkPadX1 Fold
可折叠成传统笔记本电脑形态,也可将屏幕完全展开,变成平板电脑。
ThinkPadX1 Fold
机身由轻质合金与碳纤制造,外壳加入皮质材料作保护,整机重量不到
1kg
,起步定价为
2,499
美元(
1.7
万人民币)。
LG
坚守
OLED
技术,推出可卷曲
OLED
电视、折叠屏电脑。
尽管
OLED
的色彩与寿命不如
QLED
,但可以使用有机薄膜代替玻璃封装,做到像卷轴一样弯曲收纳起来,
LG
在
CES
推出
65
英寸的
UHD Roll Down OLED
电视。
LG
利用
OLED
显示屏,还展示可折叠屏电脑,与英特尔
Horseshoe Bend
相似,也采用内折屏设计,但在铰链处采取其他设计,其侧边也被改造为通知栏。
群雄逐鹿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三轮电动车、平衡车独辟蹊径
高通宣布从自动驾驶芯片到计算平台布局,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高通在
CES
宣布推出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Qualcomm Snapdragon Ride
,使用高通自研
SoC
芯片、安全加速器、自动驾驶软件栈,意味着从芯片、算法到软件的自给自足。在硬件方面,支持汽车制造商对
L1/L2
、
L2+
到
L4/L5
的所有级别需求。高
通全球汽车
业务总经理
Patrick Little
介绍,高通在汽车领域已投入超过
15
年,汽车也是高通增长最快的业务。
大疆旗下
Livox
进军自动
驾驶激光雷达领
域,创造大规模量产可能。
Livox
是大疆内部孵化专门做激光雷达的公司,在初期可得到大疆研发资源、生产体系、销售推广、售后推广渠道的帮助,未来会更加独立于大疆体系。
Livox
开辟全新技术路线
“
非重复扫描技术
”
,可实现随着扫描时间增加,达到近
100
%的视场覆盖率,在同等价位下,当今市面上同类产品均无法实现这样的性能。
Livox
在
CES
发布两款为
L3/L4
设计的激光雷达,分别是
Horizon
、
Tele-15
。
Horizon
零售价为
6,499
元人民币,
Tele-15
零售价为
9,000
元人民币。
Horizon
于
2020
年
1
月
7
日开始供货,
Tele-15
将于
2020
年第二季度开始供货。
Horizon
:
探测距离可达
260
米,水平视场(
HFOV
)为
81.7°
,可以覆盖
10
米外的
4
条车道,当积分时间
(扫描总时长)
为
0.1
秒时,等效于
64
线激光雷达。使用
5
个
Horizon
传感器组合即可实现
360°
覆盖,而总成本仅为
64
线机械激光雷达的
5
%。
Tele-15
:
专为远距离探测设计,其结构紧凑,具有高精度与高可靠性等优点,极大扩展实时测距范围。当积分时间
(扫描总时长)
为
0.1
秒时,
Tele-15
可以在
15°
圆形视场范围内扫描
99.8
%的区域,超过目前市场上销售的
128
线机械激光雷达。
索尼推出电动概念轿车
Sony Vision-S
,并积极布局自动驾驶技术。
Sony Vision-S
车内外有
33
种不同传感器,搭载超宽中控显示屏、
360
临场音效,合作厂商包括博世、黑莓、英伟达、高通等。此外,索尼也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计划在
2020
年进行上路测试。
Vision-S
项目负责人表示,索尼不会成为汽车制造商,而是致力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推动者,希望通过
Vision-S
向业界展示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贡献,包括驾驶技术、车机娱乐系统等。
中国自动驾驶公司
AutoX
推出
PacificaX
(大捷龙)车型,继续发力
RoboTaxi
(自动驾驶出租车)。
AutoX
在
CES
展出与
FCA
集团(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合作的
PacificaX
(大捷龙)车型,采用
Waymo
(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与
FCA
合作同款车型,主要因其有冗余线控,可前装改造成自动驾驶汽车。在车顶上,安装
AutoX
设计的扁平盒子,
L4
级别的车载电脑
VCU
(
Vehicle Control Unit
)、传感器都放在里面,其配备的高精地图也是自行制作。
地平线聚焦自动驾驶最上游的芯片、算法领域。
地平线在
CES
发布
Matrix 2
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内置征程二代车规级(符合汽车安全电子产品标准)
AI
芯片,并有十几个客户基于此做出方案。地平线智能驾驶产品总经理余轶南认为,最可能先落地的是无人物流配送、自动驾驶卡车领域
。
根据余轶南介绍,目前主流公司改装一台
RoboTaxi
的硬件成本在
100~200
万之间,多为量产车后装改造(而不像
AutoX
与克莱斯勒合作的前装)。每辆车均需要传感器
+
计算单元
+
冷却系统
+
车辆改装费用,需要从整体上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虽然在美国加州路测不需司机,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都必须配备司机,而且国内要求每辆车配一名司机与一名安全员,也使得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小牛电动发布全球首款自动驾驶三轮电动车。
小牛电动在
CES
发布自动驾驶三轮摩托车
TQi
、跨骑电动摩托车
RQi
,
T
Q
i
与
RQi
均支持
5G
。
TQi
是全球首款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三轮电动摩托车,最高时速可达
80
公里
/
小时,续航里程
200
公里,将于
2020
年下半年上市。
TQi
以车距雷达配合
ADAS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控制车辆刹车、转向、自适应巡航,并搭载预碰撞系统,自动泊车系统,能实现
L2
级自动驾驶体验。跨骑电动摩托车
RQi
最高时速
160
公里
/
小时,续航里程
130
公里,配备汽车级自动驾驶系统、防抱死刹车系统、刹车辅助、牵引力控制等。
Segway
赛格威展出蛋形自动驾驶两轮平衡车
S-Pod
,提供更舒适的平衡车出行体验。
S-Pod
平衡车最大亮点在于,使用时无需站立,可以让使用者更轻松、更舒适的在校园、公园、机场甚至城市道路上移动。
S-Pod
通过向前、后、侧面倾斜来控制方向,最高时速约达
38.6
公里。
宝马展出自动驾驶人机交互概念座舱,将于
2021
年搭载量产车型。
宝马在
CES
展示
Vision BMW i Interaction EASE
自动驾驶人机交互概念座舱,基于视线追踪系统、人工智能(
AI
)全景平视显示系统、智能玻璃等科技。在智能人机交互模式下,除已有自然语音控制、手势控制、触控屏控制外,宝马还采用具备视线追踪、解读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车辆全景平视显示系统,可通过在真实外界景象上叠加数字信息层,把车内屏幕转变成
“
沉浸式增强现实用户界面
”
。
Vision BMW i Interaction EASE
自动驾驶人机交互概念座舱
奥迪展示
L4
级的概念车
AI:ME
、全方位娱乐信息服务
MMI
系统、
3D AR
抬头显示系统,探索让车辆成为第三空间。
奥迪在
CES
展示
L4
级的概念车
AI:ME
,并推出全方位娱乐信息服务
MMI
系统,
MMI
系统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导航系统能够保存优选目的地,统筹考虑日期、时间、当前交通状况等因素,规划建议路线。未来,汽车还将根据用户偏好功能与设置,针对座椅位置、车载娱乐、路线导航、适宜温度、车内香氛进行全方位精准分析。
3D AR
抬头显示系
统由奥迪与
三星联合开发,其原理与
3D
电视一样,所有图像都产生两个影像,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离显示。对于车载环境而言,通过
3D AR
显示系统,导航箭头将精准指向路线尽头目的地所在之处。对于驾驶者来说,
3D AR
头显示出现的图像将悬浮于
8-10
米的远处,通过智能再现,视距可增加至
70
米以上。另一个亮点是按需出现的透明屏幕,屏幕高
15
厘米,宽
122
厘米,部分嵌入仪表板。屏幕分为两层,透明
OLED
显示
屏与深
黑色阴影层。当用户不需要显示信息时,屏幕将始终保持透明状态。
腾讯车联发布
TAI3.0
生态车联网,从社交出发,打造车内生态。
TAI3.0
是腾讯车联面向汽车行业推出的生态化、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新版本,支持
Android
、
Linux
多系统,支持车企、开发者共建车载轻应用生态。微信车载版功能的上线,也能够缓解用户离不开微信的
“
心理焦虑
”
,同时也为车内服务生态构建提供更大想象空间。
丰田展示多种出行生态及出行产品,跨界造城引人注目。
丰田在
CES
展示送货小车、共享出行工具,及多款概念车。
e-4me
是一款单座的出行工具,车外巨大屏幕可以对外显示信息,车内乘客可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e-Palette
是丰田为
2020
年东京奥运会与残奥会运动员及后勤保障人员推出的出行巴士。丰田还带来提供共享乘车服务
e-Trans
,乘客可与此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进行联系,
e-Chargeair
可为其它电动车型提供充电服务。
丰田宣布
“Woven City”
计划,打造一座规划居住
2,000
人的智能城市,将于
2021
年底在富士山脚下面积约
175
英亩的土地上开工建设。丰田希望通过小规模、从头创建城市,帮助开发验证未来技术,从而把人、汽车、建筑物等万物更好地连接起来,包括
e-Palette
概念车、适用于步行区的电动车,都有可能出现在这座城市里。
e-Palette
定位更像是提供移动空间,它既可以变成无人驾驶的商店、披萨店,也可以化身赌场。
现代汽车推出未来城市出行解决方案,展示首款个人飞行器
PAV
(个人空中载具)。
CES 2020
正式开展前,美国时间
1
月
6
日下午,现代汽车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为解决未来城市出行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即
S-A1
飞行汽车
+PBV
无人车
+S-Hub
交通枢纽,一个陆空合一的未来出行方案。
S-Hub
交通枢纽:
既是飞行汽车起降地点,也是
PBV
无人车换乘点。
PBV
无人车:
具备
L4
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外型类似丰田
e-Palette
,也可作为物流车、充电车、急救车使用。
飞行汽车
S-A1
:
采用纯电动驱动,具备垂直起降功能,可搭载
4
名乘客,设计最高巡航速度为
290
公里
/
时,巡航高度约在
305
~609
米,飞行续航里程约
100
公里。
贝尔发布空中
“
出租车
”Nexus
,可从屋顶或发射坪垂直起飞降落。
贝尔公司此前数十年一直是商用与军用垂直起降
(VTOL)
飞行器的顶级制造商之一,希望通过
Nexus
作为首次尝试,进入电动垂直起降
(eVTOL)
飞行器制造领域。根据贝尔创新总监司考特
·
德雷南介绍,
Nexus
可容纳
5
人,总重量为
600
磅
(272
公斤
)
,采用混合电力动力系统,而非纯电力,因此可以飞得更远,承载更多重量。
5G
多场景
、
多终端应用开始爆发,助力点燃
VR/AR
市场
手机已不
是
5G
唯一战场,
5G
多场
景、多终
端应用开始爆发。
2020
年将是
5G
规模商业化的一年,毫无疑问
5G
是
2020
年
CES
的热门话题,
5G
终端已经开始从最初的手机领域向外延伸,进入
PC
、电视、
VR/AR
、手表、无人机、汽车等众多终端,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三星展出
43
英寸可旋转电视
5G-The Sero
,鼓励年青用户将手机内容投射到电视观看。
可旋转电视
5G-The Sero
支持
4K
分辨率,横向可当成传统电视,竖起来可播放智能手机内容,变身大屏手机。如果使用三星
Galaxy
手机,电视还能根据视频内容自动调整旋转方向,提升电视屏的使用价值与使用频率。
夏普展示
8K+5G
生态系统布局,提供录制、编辑、存储、交付
8K
内容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夏普在
CES
展出合作开发无人机载系统,基于
5G
网络,实时捕获、传输
8K
素材,可用于赛马训练、基础设施勘测等,致力将
8K
、
5G
的实际价值带给消费者。此外,夏普宣布开发带
8K
摄像头的
5G
智能手机。
5G
到来,
VR/AR
行业重新燃起信心。
5G
环境下的高速数据传输,让图形渲染得以从本地设备端传至云端,突破
GPU
的算力限制,而在云端完成图像渲染后,
5G
的低延迟特性,又能让高质量的图像渲染数据回传,进一步提高
VR/AR
头显设备体验。
智东西报道说
2020
年
VR/AR
类参展商数量增长
30%
,
市场处在回暖过程。
松下发布首款支持
5G
网络
VR
眼镜。
松下与
VR
设备制造商
Kopin
(高平电子)合作,发布支持
5G
网络与
HDR
(高动态范围图像)显示的
VR
眼镜,眼镜镜框部分有个桶装结构,里面搭载支持
HDR
显示的屏幕,两侧镜腿延伸出入耳式耳机,耳机不使用时,可通过磁吸结构固定在镜腿上。松下表示,这款
VR
眼镜可提供高质量声画效果,
5G
网络保证传输质量与稳定性,未来将可用于大型球赛、
VR
影像放映活动。
Pico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专注研发设计虚拟现实领域技术、产品、交互)
展出新款
6DoF VR
旗舰一体机
Pico Neo 2
系列产品,获评
CES 2020“
创新产品奖
”
。
Pico Neo 2
系列产品包括标准版
Pico Neo 2
与具有眼球追踪版本的
Neo 2 Eye
,搭载高通骁龙
845
与
WiFi 5
模组,双眼
4K
。
Pico Neo 2
在
CES
现场通过《
Oh Shape
》、《
Stumper
》、《
Angry Birds VR: Isle of Pigs
》等多款
6DoF
(六个方向自由度,可追踪用户头部的上下、左右、前后动作,与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动作)
VR
爆款游戏,重点展示其头手
6DoF
追踪能力。
蚁视光学实验室展示一体式
AR
眼镜
MIX Air
与原型机
CrossFire
,
RealMax
展示超大视场角
VR/AR
双模一体机。
MIX Air
厚度仅
8.5mm
,能提供
85°
视场角,
CrossFire
实现
146°
视场角,而当前市场上多数
AR
眼镜仅能提供约
50°
的视场角。
RealMax
展示可在
AR/VR
间切换体验模式的新型头显设备,探索
AR
、
VR
融合,具有
100.8°
超大视场角,兼容眼镜佩戴。
健康成为
CES
的重点,相关参展商数量增加
25%
。
从个人健康助手智能手表、高级传感器、智能健康小工具,到专业医疗领域的
AI
辅助诊疗、
AI
药检、远程机器人手术等,各种健康护
理与医疗
类智能解决方案均出现在
CES
展上。
华米发布跑步机、运动耳机、健身基站等新品,探索智能穿戴新时代。
华米在
CES
发布
6
款产品,涵盖专业健身与家用场景,包括无线运动心率耳机
Amazfit PowerBuds
、户外智能手表
Amazfit T-Rex
、智能家庭健身房
Amazfit HomeStudio
、家用全折叠智能跑步机
Amazfit AirRun
、智能睡眠耳塞
Amazfit ZenBuds
、基础智能手表
Amazfit Bip S
。华为依托全新
Amazfit
系列产品,实现
IoT
健康品类拓展,覆盖更多健康场景,构筑全球健康生态。
华米智能家庭健身房
Amazfit HomeStudio
出门问问坚持全球化战略,展示众多
AI
软硬结合产品。
出门问问面向海外市场发布
AI
交互真无线耳机
TicPods 2
,支持头部姿势操控、语音操控、触控三类交互方式,为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求,提供多样化交互选择,同时展示多个系列的
TicWatch
智能手表,包括支持
eSIM
功能的
TicWatch Pro 4G
,以及通过军规标准十项认证的智能手表
TicWatch S2/E2
。
全屋智能正成为潮流,海信、长虹、三星、
LG
、海尔等各大家电巨头纷纷展出全屋智能方案。
其中海尔推出智能衣橱,触控屏支持手势、语音等多种交互方式,可通过
识别标签获取衣物款式、尺码、面料、重量、是否可水洗等基础信息,也可通过
3D
量体技术
,
快速获知最佳搭配方案
,
并进行虚拟试衣,还配有智能织物护理、智能干洗等功能。
口腔保健品牌欧乐
B
、高露洁推出新电动牙刷,对刷牙提供更有针对性帮助。
通过
Oral-B
应用程序,具有蓝牙功能的牙刷基于数千次记录刷牙过程的人工智能,提供实时的个人跟
踪与指
导。
高露洁新型
Plaqless Pro
牙刷具有新的光学传感器技术,可检测口腔中的牙菌斑,以便在刷牙时将其清除。当在口腔区域发现
牙菌斑
时,牙刷将呈蓝色闪烁,然后在该区域清洁时呈白色闪烁。
韩国公司
LuluLab
展示智能化妆镜,提升化妆效果,同时监控皮肤状况。
LuluLab
智能化妆镜不仅能放大脸部细节,帮用户提升化妆效果,还能通过精准检测皱纹、色素、发红、毛孔、皮脂、皮肤病、水分七大关键指标,分析皮肤状况并提供相关建议。
欧莱雅推出智能产品
Perso
,可自制专属唇膏、粉底颜色。
用户用智能手机拍下皮肤照片后,欧莱雅用
AI
技术分析皮肤质量,
Perso
据此定制
出合适的保湿霜、精华液、眼霜。同时用户可根据自己喜爱的明星、或者自己当天穿戴,定制适合的唇膏色号。当决定色号后,
Perso
利用内置的三个可更换彩色粉盒喷出适量颜色,混合制作出用户想要的颜色。粉盒容量足够制作出上妆
30
次的唇膏量,粉底工作原理也类似。
AI
、机器人功能多样化发展,不仅能替代人,还能替代宠物
AI+CGI
,让数字化身越来越真实,三星推出真人形象的
“
数字人类伙伴
”
。
三星子公司
STAR Labs
推出虚拟化身
“
人造人
”Neon
,现场感受非常真实,表情自然,喜怒哀乐感觉就像真人一样,很难想象是数字化身。
Neon
可与人交流,可以通过个性化设置,扮演演员、直播网红、前台接待员等各类角色。
三星推出小型球形机器人
Ballie
,旨在提供全屋服务。
Ballie
基于
AI
技术,可充当安全机器人、健身助手,帮助老年人与家中智能设备连接的工具,甚至可以成为孩子与宠物的朋友。
Ballie
作为家庭助手,能够控制打开百叶窗,打开电视,看房子里的狗,召唤真空吸尘器清理地板,提示纠正瑜伽动作等。
优必选展出巡检、教育机器人,持续探索用机器人替代人。
优必选展示的室内智能巡检机器人智巡士,目前已经落地多个数据中心,搭配巡检管理后台,有效提升巡检效率与准确性,并节省人力部署成本。优必选首次展示用于向
5
岁
+
孩子教学编程的编程教育机器人
JIMU Pro
,有
AI
摄像头、声控模块等多种智能硬件,孩子们可通过大颗粒零件组装出宇航员模型、探测车模型、太空基地模型。
语音助手能陪聊,机器人则可以陪玩。
欧姆龙展出能陪人打乒乓球的机器人,能够让用户在享受连续对打乐趣的同时,提高乒乓球技巧。
VARRAM
机器人公司展出陪伴宠物机器人,设计为哑铃形状,可以像扫地机器人那样在家中自由穿梭,机身有个小孔,可以投食,吸引宠物追着它来回跑。
大象机器人展示机器人宠物猫
MarsCat
,模拟真实养宠体验。
MarsCat
可以像猫咪一样走路、伸展、玩耍、规避障碍物、咬指甲,也能听懂主人的一些简单语音指令。根据与人的互动情况,
MarsCat
会形成不同的性格,还会根据被抚摸的位置,做出不同反应。
九宇资本赵宇杰:CES见闻录,开个脑洞,超级科技巨头将接管一切
【万字长文】九宇资本赵宇杰:5G开启新周期,进入在线世界的大航海时代|GBAT 2019 大湾区5G峰会
【重磅】年度观察2019系列合集:历时3个多月,超20万字近500页,复盘过去,展望未来,洞悉变与不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9期:5G加速云游戏产业发展,谷歌推出Stadia入局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8期:智慧屏重新定义电视,引领新一轮客厅场景争夺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7期:Oculus持续推动VR头显迭代升级,助力VR设备打开主流市场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6期:AR头显开启新浪潮,站在虚实融合世界的边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5期:VR推动多领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借力5G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