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14大经科注》第286集
2015年11月24日 讲于 香港
佛法要跟老祖宗学,不能跟现代人学。老祖宗的教法是正确的,一对一的教学。而且就是一部,没有学两部的,两部除非你这一部学毕业了,真成功了,在里面开悟了,至少也是小悟。小悟是阿罗汉,大悟是菩萨,大彻大悟是成佛,是法身菩萨,真管用!
我非常惋惜,没有福报。我们同年,他看我身体比他好,问我怎么保养的。我说我没事,你的事情太多了。我问他建多少个寺庙了?全世界差不多将近三百个寺庙,那操心。我说我到现在一个寺庙都没有,我这一生不操心,永远守住“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三不管”,真正能放下,这个放下章嘉大师教的。“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李炳南老居士教的,不是我发明的,真有效果,真管用。
所以这个地方一句话,这一句话也是经文:“舍离一切执着”比什么都重要,有一桩事情执着放不下,临终时求往生都产生障碍,你就去不了。“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七情五欲是六道轮回根之根,这个东西不放下,你怎么能走得了?!
下面说故“无所味着”,这些美味你要是问他,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无所味”是没有分别;“着”是没有执着。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吃饭穿衣、居住的房舍要能做到“无所味着”,就能得“功夫成片”,就能得“一心不乱”。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我感到的是,他二十五岁“功夫成片”;三十岁“事一心不乱”;顶多四十岁“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了。他不是顿悟,是渐悟;六祖惠能能是顿悟。但是悟入之后境界平等、没有高下。
在我们这个世间,咱们没见过,但是听说过,虚云老和尚他一入定,一个月、半个月很平常的。他在禅定当中,出定的时候,感觉到是很短的时间。有一年过年的时候,过年前大概前一二天,他住茅蓬。茅蓬距离到寺庙不远,在寺庙里拿的一些饭菜放在锅里面,锅火点燃了,慢慢的就在等它煮热,还有一点时间他就在旁边打坐,这一坐就入定了。到过了年,过了十五,大概总有二十多天了,很多人没有看到虚老和尚出来,就到茅蓬去看他,看他在入定,就用引磬在他耳边敲敲,那就什么?叫他“出定”。他听引磬的声音他出定了,出定看到大家,你们怎么到我这来了?我这儿还煮了芋头,来,打开一起吃。结果锅盖一打开,芋头长毛了,他只是感觉到十几分钟时间,而实际上人家告诉他,你已经入定了差不多十几天,将近二十天。定中没有时间,没有先后,定中没有空间,没有远近。
所以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是“禅三昧”,不是自己修的,是阿弥陀佛所修的。阿弥陀佛发的愿,把他所修的功德加持给往生的人,让往生的人,在这一刹那当中,“转八识成四智”,这个肉身产生变化,没有了、不在了。它本来是空的,它不在了,剩下来的身是法性身,是心现的,“唯心所现”是那个身,“唯识所变”的身没有了,不见了。“唯识所变”的心要饮食,像我们在六道轮回里要饮食,是个生灭心;“唯心所现”的是不生不灭,不需要饮食。
所以《往生论》里面说得好,你看,“爱乐佛法味”,不是百味、不是无量味,是“法味”。“法味”是什么?“禅三昧”。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诸位一定要知道,那个地方真无量寿,为什么?它没有时间,他可以回到过去,他可以进入到未来。过去、未来在哪里?就在当下。他能见到,他能听到,他能接触到,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没有先后,他能够回到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讲经的这个法会,他去看看,就在眼前;他也能够看到未来,现在是公元2015年,2015年之后,是什么样子,他在面前就看到了,时空不见了。时空是假的,是我们迷失自性,以为有个时空,时空是从妄想生的、从心想生的;你不生,没有这个现象,它就没有了。
“事业”,学佛的人都做善事,善事随缘,不一定是我一定要把它做成功,一定要做成怎样怎样,那你就要分别有执着了,又有妄想,又有杂念,你完全是用的轮回心,你就错了。断恶修善都不放在心上,这就对了。
这是鼓励学佛的同学,我们要爱佛的法味,佛的法味超过世间所有的美味,要想到“禅三昧为食”,这个好。也就是说修定,我们修定是用念佛修定,学海贤老和尚,就一句佛号,他就定在一句佛号上,定成就了,叫“念佛三昧”。“成片”是念佛三昧的浅显,不能不说是“三昧”,是“念佛三昧”;“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那是真实的念佛三昧。得“事一心生方便土”,得“理一心”生实报土。但是无论,即使是人天小果,在极乐世界品位最低,可是在极乐世界的待遇,跟最高的十地菩萨等觉菩萨是平等的,这一点要知道。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去?就为了这个。他方世界要靠自己修行功夫,极乐世界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加持,不是自己功夫。这个要懂,不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