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
(以下简称《建设方案》)。
2024年11月在宁德举办的“
第八届材料基因工程高层论坛
”上,北京科技大学谢建新院士特别作了“
国家新材料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思考与展望
”的主题报告,解读《建设方案》,以下为视频:
1. 出台背景
新材料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关乎新材料技术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新材料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
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布局建设一批材料数据平台,积累了大量的材料科学、技术、生产、应用等数据,但数据作为新要素流转共享不通畅、开发利用不深入、潜值释放不充分等问题突出,材料数据“孤岛化”现象严重,难以充分发挥数据基础资源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作用,亟需提高数据服务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能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大数据对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支撑作用,构建材料研发与应用的新模式,培育新质生产力,特制定《建设方案》。
2.
主要目标
《建设方案》提出,计划
到2027年,搭建形成“1+N”(1个中心主平台、N个数据资源节点)的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架构体系
,形成30个以上数据资源节点、30项以上材料大数据算法软件和工具、20种以上典型关键材料和产品的数据赋能应用示范。
到2035年,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体系全面建成并稳定运行。实现全国材料领域数据的汇聚、处理和开发,持续提供引领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大数据技术产品和服务,形成数据驱动的材料创新发展范式和市场化的可持续运营能力。
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将通过“材料+数据”助力新材料原始创新,
开展材料数据产品开发应用
,
提供材料数据公益服务
,
助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培育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新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全球竞争新优势。
3. 建设任务
《建设方案》明确了新材料大数据中心的
建设任务
。
一是搭建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架构体系
,建立以公益性服务为主的中心主平台,统筹建门户、出标准、定规则;布局以商业化运营为主的数据资源节点,负责采数据、用数据、保质量。
二是建立数据流通应用技术体系
,包括标准规范体系、管理共享机制、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三是优化新材料大数据技术应用生态
,着力研发关键技术和软件,开展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公益服务。
4.
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
《建设方案》提出3方面的创新管理机制,支撑新材料大数据中心长期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