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近百年来的灾害记录,会发现中国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频率极低,2004年给东南亚以惨重打击的印度洋海啸,在中国大陆沿海也仅仅留下了少则几厘米,多则20多厘米增水记录。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以日本列岛、菲律宾群岛和中南半岛等构成的岛链屏蔽了中国的大部分海岸线,这是远洋海啸遇到的第一重防线。另一方面,中国大陆沿海有着平坦且延伸极远的浅水大陆架,海啸波在进入这片辽阔的海域后,形成陆架假潮,能量大量损耗,抵达海岸时已成强弩之末。
而对于最危险的近海海啸,通过海底地质构造图可以看到,多震的中国拥有着一张较为稳定的海床。而且要形成灾害性海啸则需海域水深超过1000米——能够有足量的水体被扰动,而中国近海堪称“水浅地平”。另外,沿着海岸线分布的大小数千个岛屿礁滩更是构成了最后一道“家门口”的天然防波堤。
所以,无论是远洋海啸还是近海海啸,要在中国掀起巨大的天灾可谓难上加难。但是中国面对海啸的威胁,并非可以高枕无忧。究其原因,一来台湾东部容易受到越洋海啸的影响,且存在不稳定的深海斜坡,有可能发生近海海啸;南海东侧面临马尼拉海沟地震带,部分地区也存在大型海底滑坡的可能。不过令人宽慰的是,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海啸预警系统,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比海啸快,得到了发布预警的时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