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本文来源
| CFC农产品研究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4年5月23日
事件背景:今年4月,由于创纪录的高温,俄罗斯面临类似干旱的局面,由于缺乏水分,冬季作物受到严重损害。随后是寒冷的天气,导致霜冻,进一步恶化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5月初加剧,当时俄罗斯冬小麦并未等来甘露,反而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寒流,最低气温达到了几十年来从未见过的水平。这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供应担忧,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面临不可逆的产量下修。
俄罗斯南部是该国重要的谷物种植区域,其小麦年产量占俄罗斯全境的30%以上,该地区最近几周一直在经历极端天气事件,导致小麦和油菜籽作物受损。谷物通常更能抵御霜冻,但大雪会对幼苗造成伤害。俄罗斯农业咨询机构农业市场研究所(IKAR)5月13日将其2023-24年度小麦产量预测从5月初的9100万吨下调至8600万吨。IKAR最近将俄罗斯谷物出口总量预测从5月初的6450万吨下调至5950万吨。小麦出口预计将从此前预测的5050万吨降至4700万吨。
与此同时,黑海农业市场研究公司SovEcon也将2023-24年度小麦收成预测从5月初的8960万吨下调至8570万吨,该机构预期本次俄罗斯小麦的种植面积和单产均受损,预计小麦收获面积减少30万公顷至2920万公顷,平均单产从3.03吨/公顷降至2.93吨/公顷。
当地农业部门正在评估霜冻造成的损失程度,受损的农作物将重新种植,涉及的重新种植面积高达50万公顷。
从基本面上来看,黑海地区的产情引起全球足够重视的原因不在于其庞大的供应量,而在其占比逐渐增加的出口量。据USDA数据显示,中国、欧盟、印度分别占全球小麦产量的前前三名,产量均来到亿吨级,不过对比其产量,三国的出口量仅占产量的0.4%、0.6%和2.6%,以满足内需为主。
而反观俄罗斯、乌克兰、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国,可以看到出口占其本国产量的50%以上,这些国家对于全球小麦定价的能力更为显著。
如果量化全球的出口量可以看到,俄罗斯和乌克兰占到当前全球出口量的比例也在逐年提升,至23-24市场年度,两国占全球出口比例32%,作为对比,美+加出口量占比9%+11%=20%,比例稍显稳定但呈现略微下降趋势。
从贸易流向来看,黑海地区(俄罗斯+乌克兰)小麦出口至中亚和北非、非洲及亚洲国家,近年来由于俄乌两国的冲突,乌克兰小麦主产区的东部地区的生产受到显著影响,出口情况有所下滑,但由于对欧洲的谷物市场影响更为显著,所以欧交所的制粉小麦合约也成为全球小麦市场定价的主要合约之一。
近期由于俄罗斯遭遇极端天气导致了CBOT和欧交所的小麦合约大幅上行,而从基金持仓情况来看,CBOT小麦的持仓也面临空头大量离场的局面,逐渐转向净多头。虽然天气模型显示俄罗斯产区天气转湿,但是俄硬红冬平舱价也上涨了7美元每吨,继续缩窄与美麦价格之间的价差。
从美国产区来看,周末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北部平原,东部地区非常干燥,南部平原也很干燥,未来6-10天将继续产生降雨湿润天气。预计春小麦播种量将达到76%左右,而上周一为61%,冬小麦播种情况将保持不变,而上周报告的优良率为50%。而从全球其他主产国来看,澳洲主产区遭遇降水不足的情况,对于产量的影响依旧需要保持关注。
综合情况上述情况,海外小麦市场在供应预期依旧偏紧的情况下将维持牛市格局,直到我们看到黑海地区产情存在超预期的改观。
研究员:魏鑫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
Z0014814
助理研究员:汤选澎
期货从业信息:F3084589
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报告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交易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交易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
中信建投对本报告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报告发布之时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能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
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报告发布内容并非交易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报告内容交易者的任何交易建议,交易者应充分了解各类交易风险并谨慎考虑本报告发布内容是否符合自身特定状况,自主做出交易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风险。交易者根据本报告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报告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报告进行翻版、复制和刊发,如需引用、转发等,需注明出处为“中信建投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增删或修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报告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