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互联网+教育”产业专业园区;“互联网+教育”助力创新创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kedIn  ·  新的一年,爱上工作 ·  昨天  
51HR派  ·  好巧,我也因为上班得病了 | TIPS ·  2 天前  
51HR派  ·  你骂的预制菜,在春节卖爆了 ·  2 天前  
瑞安论坛  ·  来了!今天下午1点! ·  2 天前  
WallStreetTequila  ·  第2张Offer!BU研究生学员斩获Euro ... ·  4 天前  
WallStreetTequila  ·  第2张Offer!BU研究生学员斩获Euro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观点丨杨丹:以“AI+教育”应用场景助推新课标落地实施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 公众号  ·  · 2024-09-02 13:0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办的“融贯新课标·研究新教材·落实新课程:新课标解读与实践应用论坛”的成功举办。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杨丹强调了教育科技领域应重视课标和教材的新变化,通过建设“AI+教育”应用场景,助力教学提质增效。杨丹还阐述了新课标的修订和新教材的发 布对我国未来教育的影响,并强调了教育科技企业应如何为学校和一线教师提供助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论坛的成功举办及其目的

论坛是为了解读和实践应用新课标,汇聚多方力量共同探讨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新范式和人才培养发展路径。

关键观点2: 杨丹的发言重点

杨丹强调了教育科技领域应重视课标和教材的新变化,通过建设“AI+教育”应用场景,助力教学提质增效。他还阐述了新课标的修订和新教材的影响,以及教育科技企业的责任和机遇。

关键观点3: 新课标的修订和新教材的影响

新课标的修订和新教材的发 布为我国未来十年的义务教育提供了育人蓝图,推动了教育思维变革和教师技能的发展,为学校育人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精准定位和导航。

关键观点4: 教育科技企业的角色和使命

教育科技企业需要提供与新课标相匹配的服务方案,运用AI技术助力“AI+教育”应用场景建设,提供精准服务,协同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服务平台。


正文





















8月31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标准专业委员会指导,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主办,作业帮承办的 “融贯新课标·研究新教材·落实新课程:新课标解读与实践应用论坛” 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成功举办。 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元宇宙教育实验室主任杨丹 在致辞中指出,教育科技领域应高度重视课标和教材的新变化,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科技赋能等优势,通过建设“AI+教育”应用场景,助力教学提质增效,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创设理想环境。一起来看——



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 元宇宙教育实验室主任 杨丹


(以下为杨丹主任发言内容,经编辑整理


很高兴与众多领导专家和中小学校长、教学负责人们相聚“新课标解读与实践应用论坛”,共同探讨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新范式,探索新课标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发展路径。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对各位来宾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相信通过各位领导、专家的深入交流与分享,能够为新课标在学校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为新时代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更多可行策略。

此次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和课程的育人功能,凝练了学生学习各门课程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回答了各门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深刻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内核和实践逻辑,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更有助于广大教育从业者在各类教育教学场景当中更加深入地将课标要求落到实处。

新课标的修订和新教材的发布擘画了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育人蓝图,这不仅推动着培育一代新人的教育思维变革,深刻影响着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导向,同时也为学校育人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定位和导航。新课标指导下问世的秋季学期新教材,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强化了“怎么教”的指导性。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新课标与新教材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数智技术赋能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

实施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需要教育行业各方优质力量的深度参与。在新教材实施的关键时点,教育科技领域应高度重视课标和教材的新变化,既要准确把握新课标指导精神,加紧资源迭代,优化服务供给,打磨更适配于新课标、新教材特征的优质解决方案;又要长远布局,精耕细作,积极接受课标修订组专家组指导,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成目标,主动调整教育产品研发思路,整体提升教育资源供给侧服务质量。

广大教育科技企业,尤其是头部标杆企业要发挥机制灵活、科技赋能等优势,挺膺担当,主动作为,为学校和一线教师提供助力新课标、新教材应用落地的智慧教学应用场景和智能教学工具:

一是要明确站位,严格自律,高标准提供与新课标相匹配的服务方案。 教育行业要守得住底线,熬得住时间,对标新课程特点与目标,耐心研发出解决学生核心素养高质量培育的优秀应用案例。 二是要深融 AI技术, 投身 “AI+教育”应用场景建设,提升教学教研的生产力 运用AIGC、大模型等技术,增强教学方案的智能水平与数字能力,实现助力教学提质增效。 三是要提供 教与学的精准服务,协同构建家校社一体化的学生核心素养服务平台。 用好技术手段,横向对齐学校课程、课外学习与家庭教育的应用标准,整合个性化学习需求点,提供一体化服务内容,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创设理想环境。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作为汇聚教育创新资源的生态服务平台,始终关注教育行业前 沿发展,持续整合教育优质解决方案。新课标出台后,中心积极发挥资源集聚优势,举办了多场关于“新课标”的研讨会,通过链接学校、专家、企业各方力量,推动了新课标实践应用案例的普及。我们希望借本次论坛机会 ,再次 学习领会和精准把握新课标精神,切实把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融入落实到教育教学中, 将核心素养细化、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关注官方视频号
获取更多教育资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