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冯唐  ·  分享图片 ·  3 天前  
冯唐  ·  善良的人,教你一句吵架必胜的口诀 ·  4 天前  
洞见  ·  一个人变富的开始:少些“人情味” ·  3 天前  
人间theLivings  ·  中年职场乌托邦,去国企躺平就好了吗?|人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惜缘,随缘,不攀缘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24-11-26 20:20

正文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瑾山月

人须活在缘分里,而非关系里。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赏新晴朗读音频


元祐六年初春,苏轼在杭州任知府。

阔别三年的好友钱穆父恰途经此处,前来拜访。

老友相逢,不胜欣喜,但因要事在身,三日后钱穆父便起身告辞。

苏轼深知,钱穆父前往的瀛洲在千里之外,经此一别,再见怕是难了。

但他没有哀怨,只长叹一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茫茫人生路,你我都似匆匆赶路的旅人,相逢是幸运,分别也在所难免。

我们能做到,无非是感恩每一场相遇,也目送每一段离开。

01

惜缘

佛家常道: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

世间每个人都是平行线,是缘分让平行线有了交汇的巧合。

缘分可遇不可求,如若不懂珍惜,再美好的感情,也会从你指缝溜走。

法国作家埃克苏佩里,就用一朵玫瑰花的故事,道出了这种不该错过的错过。

在他的作品《小王子》中,面对真心爱护自己的小王子,玫瑰花却总是找茬。

她一会吹毛求疵,一会无理取闹,一会说伤人的话……

直到小王子再也受不了决定离开,玫瑰花仍赌气似的催着小王子走。

此后几百年过去,玫瑰花再也没有与她的小王子相逢,只能在肝肠寸断中慢慢枯萎。

据统计,我们的一生会遇到过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亲近。但最终,能留在我们身边的,却寥寥无几。

不是每个人都会走进我们的世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陪我们走到最后。

相遇在天,相守在人。

所有的关系,多一点珍惜,就会少一点错过,多一分感恩,就会少一分遗憾。

作家李娟,年轻打工时认识了一个叫风华的女孩。

她们合租在逼仄的小屋,却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每赚到一点钱,风华会第一个想到李娟,带她出去玩。

有段时间,李娟穷得连饭都吃不起,风华就每天做好西红柿炒鸡蛋送去李娟的单位。

后来,风华嫁了人,她们很难再见一面。

李娟就不远万里去探望,还写信过去关怀。

如今,李娟已是当红作家,仍不忘与风华的情谊。

她在书里写:“风华是我永远的依靠,每当软弱无能的时候,一想到风华便感到光明。”

哪怕身份千差万别,哪怕生活琐碎忙碌,她们还是会时时联络,视彼此为最珍贵的朋友。

老话说:惜缘者,缘更深。

好的关系就应当如此,你记我恩情,我懂你真心,唯其如此,感情才能细水长流。
 

02

随缘

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

大多数人在25岁时结交的朋友最多,而之后20年间朋友越来越少,到55岁的时候,不过剩寥寥几人。

人生大抵如此,到了一定年纪,身边的朋友不可避免会走向离散。

因为渐行渐远的,不仅仅是距离和空间,还有渐远的岁月和三观。

作家张小娴上大学时,有一个关系要好的同学。

毕业后,同学去了英国留学,而她留在了国内攻读文学。

两人朝着各自的理想奋进,人生轨迹渐渐没了交集,联络也越来越少。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小娴在香港看到一个很像那位同学的人。

她犹豫了很久,也没有叫住对方,而是眼睁睁地看着她再次消失在人海。

她说,和对方已经生疏了,再次寒暄只会给彼此徒增尴尬,不如就这样沉默着告别。

经历不同感触就不同,你理解不了我的追求,我追不上你的脚步,分开也是必然。

《千与千寻》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你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这中间,无关对错,不论利益,就是单纯的缘分断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缘来珍惜,缘去释怀,任其去留。

就像鲁迅与闰土,千差万别的经历,截然不同的观念,让两颗心越来越远。

最后,在闰土一声“老爷”的呼唤中,鲁迅只能转身离开。

就像李叔同与许幻园,因着各自的选择,一个避世禅修,一个红尘逐利。

也渐渐地无话可说,哪怕几经重逢,终究难复当初亲密的模样。

聚散离合终有时,历来烟雨不留人。

太执着于相聚,太过分纠缠,只能被过去困住,走不到明天。

倒不如顺其自然,当断则断,相逢时不问出处,离别后不问归期。


03

不攀缘

林徽因在美国时,曾与冰心有过一段交集。

那个时候,冰心名气在外,深得林徽因的敬佩。

为了拉近关系,林徽因便经常去找冰心攀谈,约着她一块去郊外野餐。

冰心虽没有拒绝,言行间却总是透露着疏离。

回国后,林徽因在家里举办文化沙龙,好几次盛情邀请冰心参加。

可冰心很看不惯这种做法,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我们太太的客厅》来讽刺她。

面对这样的攻讦,林徽因才终于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强求不得。

于是她给寄给冰心一壶山西老陈醋后,就与她断绝了来往。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融不进的圈子硬挤,发现里面的人都刻意保持着距离;

极力讨好不喜欢自己的人,最终换来一句“请勿打扰”。

人与人的关系,离不开志趣相投,性情相合,节拍一致。

如若这些都没有,再是攀缘,也是无用。

演员陈道明谈及自己的交友观,直言说:“不会跟任何朋友甜如蜜,也不会让朋友跟自己过于热络。”

几十年来,他从不刻意地结交谁,也不在意别人的疏远,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活着。

这种疏离感,反而让他和身边的人都轻松自在,如沐春风。

人到中年最好活得佛系些,需明白云聚云散,缘去缘来,皆是天意。

捂不热的心,不必强求;留不住的人,不如放手。
作家李笑来有个交朋友的心法叫“共同做一件事”。

这句话,我越琢磨越觉得大有深意。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层次,有的是匆匆过客,有的是点头之交,也有的完全不在一个世界。

有缘分能想到一处,做到一处,感情才能历久弥坚。

所以,人须活在缘分里,而非关系里。

缘来珍惜,缘尽放手,不为难别人,也不委屈自己,才是对待感情最好的态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