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教育思想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下属自媒体,旨在通过传播教育常识、更新教育理念、发起教育讨论、发现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与社会大众一起追求好的、理想的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客户总是“听不懂”?产品经理汇报中的致命误区 ·  2 天前  
知识产权那点事  ·  《哪吒2》票房破百亿,仅是一个开始:超级IP ... ·  3 天前  
知产宝  ·  专利案例 | ... ·  3 天前  
三节课  ·  DeepSeek直播实操课,限量300人免费报名! ·  5 天前  
上海知识产权  ·  【动态】奉贤区知识产权局召开2025年度知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教育思想网

教育走宽路or窄路?AI 来了,选择走条有趣的路

教育思想网  · 公众号  ·  · 2024-08-21 11:59

正文

在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家长与社区的力量不可或缺。他们不仅能为学校提供重要的支持和资源,还能促使教育模式朝着更为灵活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如今,越来越多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家长和社区涌现出来,致力于推动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培育面向未来的教育创新生态。在第五届LIFE教育创新大会上,“教育创新中的生力军——家长与社区”模块中,第一场分论坛聚焦“反内卷,家长大有可为”,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理性思考与宝贵经验。在分论坛上,超脑AI孵化器联创 & WaytoAGI教育版共建者徐雁斐,以丰富的实践案例展现了AI时代学习路径的变化,并鼓励大家用好奇心替代对未来的恐惧,走出一条AI时代探索式学习的有趣之路。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演讲整理。

超脑AI孵化器联创&WaytoAGI教育版共建者 | 徐雁斐

今天的分享的标题来自有人问过我的一个问题——你想要选择的教育到底是条宽路还是窄路?AI时代瞬息万变,5年10年之后选的这条路到底是宽是窄谁知道呢?所以就不管宽窄了,我就选条有趣的路。

有多有趣?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现在的新职业。首先,我是一名AI帕鲁训练师,我在ChatGLM、扣子、豆包、天工等各种平台上捏bot,用这些智能体来写小说、写游戏、写程序。其次,我是赛博珍宝鉴定师,我用AI创作了10万只猫,然后赛博挖矿,从中挑选出最漂亮、最可爱的猫,在这个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个人的审美与判断的独特价值。我还有一个职业是离谱生物培育实验室主任,这些火龙果鱼之类的离谱生物都是我们社群里的小伙伴们创作出来的。我们的创造是有要求的,就是要做到靠谱的离谱,创造出来的离谱生物要有科学依据。所以我正在给孩子设计AI科学素养课,用AI来帮助科学阅读和科学写作。


从掌握式学习到探索式学习

AI时代成长之路的变化

AI时代,成长之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你的想象中,创新教育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路?曲径通幽,风景无限好?还是条断头路,到最后不得不回归体制内?或者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还是说看上去是旷野,但其实大家都走着同样的路,在狭窄而拥挤的路上卷着?

首先,从业技能的角度,以前我们的工作需要掌握的技能存在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人们毕业之后从入门级别开始做,逐渐接触越来越难的任务,成长为具备高级的从业技术人员。但是AI来了之后,一方面 降低了门槛 ,一个没学过画画的人也可以借助AI作画。另一方面是 抬高天花板 ,在 AI 的帮助下,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就多了很多时间去进行更高质量的创作。而在低门槛与高天花板的 中间部分则越来越多地变成了AI可以代替人类完成的工作 ,比如初级的文书整理等。

而当中间部分的任务被 AI 代替了之后,我们要怎么成长?中间是一条被堵上的路径,怎么办?被堵上的这条路径的成长是我们所熟悉的掌握式学习,我们现在必须通过探索式学习去寻找新的可能。我们需要从过去的 掌握式学习 转变为 探索式学习 。这两个词来自《园丁与木匠》这本书,书中提到,孩子的天职是探索,儿童期的探索培养出来的灵活应对未知的能力,是为了成年之后更好的运用。因此孩子的童年期越长,智商就越高。很可惜的是,我们的孩子在童年时更多的是在进行掌握式的学习。

Scratch之父米切尔·瑞斯尼克(Mitchel Resnick)说,如今的幼儿园变得越来越像大学,但事实上,在一个需要X型人才的现在,我们需要的到是小学、中学、大学,甚至成年后的生活,都越来越像幼儿园。就如米切尔在《终身幼儿园》这本书中所提到的: “其他的学校,甚至我们的生活,都应该变得像幼儿园一样。” 因为这才是探索式地培养面对未知的X型人才所需要的方法。

总结一下就是需要 “会玩”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棉花糖-意大利面实验,要求用这两种材料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搭一座高塔,参与实验的几千人中成绩最好的是建筑师和工程师,排名第二的是幼儿园的孩子们,而成绩最差的是MBA的学生。我们真的有非常多的东西要跟孩子们学,学他们如何在玩当中去探索获得新知。


AI陪伴下的玩耍

是条有趣的学习之路

既然是AI时代,我们的“玩”当然可以是在AI陪伴下的玩。

AI可以陪我们去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AI可以成为孩子的好玩伴,陪他去进行虚拟旅行,描绘一场无边的旅程,或者虚构一个神奇动物,并且在虚构动物的过程中还能够学到一点相关的科学知识,很愉快地玩耍。所有的创造首先是玩。在WaytoAGI的社群里,大家做着非常丰富的共创活动,创造了很多机器人、音乐,它的背后有一个非常庞大的知识库。但大家首先是在玩,是在共创,在玩的过程中进行知识库的积累,然后不断去学习AI的技巧。

我们还可以用AI来保护和激发好奇心。 我打造过好奇心旅伴,一路陪你旅行,同时与你探讨旅行中的发现;打造过博物学家,不但能回答问题,还能培养你像一名生物学家、经济学家或哲学家一样去思考;还有把超市当作课堂的bot,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PBL案例,比如像大包薯片和小包薯片哪个更划算这样的问题,就可以从简单的数学题一直探讨到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通常家长很难有这么多的知识储备,而在AI的帮助下,你只需要告诉它“站在可乐柜台前,面对一个10岁的孩子,需要进行一些心理学问题的探讨”,它就能够提出“为什么很多人会对可乐上瘾”“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喝可乐”等话题,从而与孩子在探讨过程中去引入“情景诱因”“延迟满足”“社会认同感”等心理学知识。

AI还有助于提升思辨能力。 你可以让AI去识别文章中有哪些错误,这一段发言中哪一种谬误对观众起到了最大影响,应该如何反驳;AI也可以扮演反方小恶魔来与你辩论;你也可以让AI提出更多问题,甚至可以让AI帮忙分析为什么你没想到这个追问……这些都是我捏的bots。当然在所有具体问题背后,我们还需要有人的判断,需要分辨AI什么时候在胡说八道。

总之,AI能够做一个很好的玩伴,所有这些过程看上去很深,但其实就是在和AI聊着玩。


AI 支持下的创造

是条能激发无限潜能的路

有了AI帮助之后,我们可以激发孩子的更多潜能。最近一段时间,我和我的朋友王佳梁一起在做超脑少年孵化器,我们结合了一群有一技之长、充满好奇心的中学生(也有小学生参与),热爱创新、热心教育的大学生,再加上经验丰富、用爱发电的创业导师。我们向孩子学习如何玩、如何探索,中学生负责探索原型,大学生负责产品化,最后创业导师帮助进行商业化。 借助AI工具的力量 在真实世界中解决真实问题 孵化真正的创业项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