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圈
金融圈动态与内幕解读,金融行业第一圈群自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VC/PE/MA金融圈  ·  卖麻辣烫的东北人,上海买下一栋楼 ·  昨天  
风清扬大侠  ·  10月收官,展望11月,开门红扎西德勒! ·  5 天前  
风清扬大侠  ·  10月收官,展望11月,开门红扎西德勒! ·  5 天前  
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传将互换高管,合并传闻再起 ·  5 天前  
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传将互换高管,合并传闻再起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圈

银行为留员工也是拼了:辞职半年才放行!

金融圈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2-15 17:30

正文

一、应对员工流失 银行“设卡”留人


来源:北京商报金融调查小组 


一位股份制银行某支行会计条线员工小尹(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目前正准备从单位辞职,但困扰他的是,该行在去年末提出,员工离职前要到分行各级领导处“谈话”,说明自己为何离职。一位原国有银行零售部门员工小金(化名)表示,他在去年6月就递交了辞职信,但到了12月才正式办完所有离职手续。


相比于利润滑坡,人才流失对于银行来说或许更为“伤筋动骨”。北京商报记者日前获悉,一家股份制银行因为在过去一年内辞职的员工人数太多,而提出“员工离职要接受分行领导逐级谈话”的要求,比起此前只需要上一级领导批准的方式复杂很多,也让员工心理压力更大。这并非孤例,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银行因为不愿对员工放行,变相“设卡”留人的方式可以说是花样百出。

1、“设卡”方式多样


银行业曾经是一个“只进不出”的好去处,收入高、福利好、够体面、“旱涝保收”,但这种局面在近年来逐渐有所转变。

一位股份制银行某支行会计条线员工小尹(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目前正准备从单位辞职,但困扰他的是,该行在去年末提出,员工离职前要到分行各级领导处“谈话”,说明自己为何离职。

“以前只要支行行长批准就可以了。在离职前,员工在支行继续‘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好交接工作就行,根本不用往分行跑。”小尹表示,按照新要求,不仅过程繁琐,更让他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自己和分行的领导根本不熟,辞职的决定又并非在单一因素下做出的,“更有可能在领导眼里都‘不叫事儿’,所以总有种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

小尹还补充表示,他很担心领导会不同意他辞职,因为该行之所以设立“逐级谈话”这一要求,就是因为去年该行“走的人太多了”,从分行部室到各支行网点,有大量员工递交辞呈,因此领导对员工离职的重视程度也拔高了一个等级。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北京商报记者曾获悉,这家银行将新入职员工一律纳为正式工,取消了派遣制制度。一家地方银行也采取了相似做法,把在岗的大批派遣员工都给转正了,为的就是留住人才。该地方银行员工还透露,不久前召开一个会议时,分行一位领导有意“吹风”,说当年该行的招聘比例高达270:1,争夺依然激烈,告诉大家要珍惜自己的工作。

但类似小尹这种去意已决的员工,遇到的变相拦截在其他银行员工身上也在上演,且银行的类型并非一种。一位原国有银行零售部门员工小金(化名)表示,他在去年6月就递交了辞职信,但到了12月才正式办完所有离职手续。

与“被谈话”不同的是,小金之所以“辞了半年才被放行”,是因为他的辞职信一直被支行办公室压着没有上报。小金称,他所在的支行领导一直以“分行没有批复”为由拖延他的离职时间,但在去年10月他偶然得知,另一家支行的员工交完辞职信一个月就办完离职手续了,所以并非分行不批复。

比起辞职信被压,更让银行员工感到“心塞”的恐怕还是应得的报酬被延迟发放。另一家股份制银行支行员工小韩(化名)表示,去年年终奖他只拿到两位数,“感觉像被人开了个玩笑”,加上平时一直在高压下工作,他向部门领导提出辞职的想法。领导随即安抚称,年终奖因为种种原因推迟,会在今年6月补发,让他安心等待。

2、工作持续加压成辞职主因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对会员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2013-2015年,参与调查的3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流出各类人才约22.6万人,其中2013年6.98万人、2014年7.29万人、2015年8.38万人,人才流出呈加速态势。究其原因,薪酬“瘦身”和工作持续高压是银行员工排队辞职的两个重要原因。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表示,目前,宏观经济下滑导致银行平均利润下降空间加大,银行内部员工普遍面临降薪、减年终奖等问题,银行系统内员工对银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比较悲观。在金融业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相较于券商、基金、保险机构内部员工收入,银行员工收益较低。在春节前对年终奖的调查中,多位银行员工都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年终奖已大幅“缩水”。

此外,吕随启分析认为,由于银行不良贷款率升高,员工吸收存款、放贷压力加大,也导致银行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综合这两个因素,也就是说,工资“瘦身”了,任务量却没有减少。

“一人在银行,全家跟着忙”,这已成为银行人的写照。不少银行员工都透露,虽然存贷比指标已经被取消,但自己依然背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存款,这让很多初入社会的员工都苦不堪言。在这“大指标”之外,还有涉及理财销售额、手机银行客户新增数、贵金属销量等多个“小指标”。

而对于会计条线的员工来说,“时点”任务可能相对较轻,但日常的业务操作却时刻处于高压下。据某银行员工介绍,柜员一旦出了差错就要被罚,例如少盖了一个章,少则罚50元多则200元,数据录入出现错误或发生“串户”等情形就罚得更重。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柜员补充表示,现在银行之间拼创新,动不动就上新产品甚至系统更新,技能考核的压力也很大。该行在今年春节前一周还安排了一次考核,“除了上班就是在准备考试,最后都没有时间准备回家过年的东西”。

银行外部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提到,金融机构体制比较僵化,随着政策的放开,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等得到发展,为传统银行业人才的转型提供了机会。网贷之家首席分析师马骏也表示,这几年银行降薪厉害,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风头正劲。在利率市场化和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转型的进程中,必然产生人才转移的过程。

3、银行如何重新发起“进攻”


不过,虽然银行的比较优势减弱,不少员工都流向基金、券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但有统计显示,银行同业间的流动仍占主体。也就是说,不少银行员工的选择是从A银行跳槽到B银行。小尹表示,他的目标就是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因为“听说该行正在高速发展期,奖金可以正常发,而且发得很多”。

这其实一直是吸引银行员工在行业内不断“走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小韩想要离开的银行,前两年就是以高薪而在业内“闻名”,普通的支行柜员平均年终奖可以拿到10万元,业绩好的支行,营业室主任甚至可以拿到50万元以上。同一时期,其他银行普通柜员的年终奖只有5万-6万元。因此,小韩也坦言,自己现在有些犹豫,想等到6月看看奖金是否会发放以及会发多少。

而多位受访的银行员工都表示,不选择离开银行行业是因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银行的平均薪酬还是高于很多行业。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也认为,当前我国推进去产能、去杠杆等改革,银行作为融资中介,需求自然是下降的。如果说实体企业有升与降的周期性调整,金融业也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目前来看,银行进一步扩张的空间在收缩,面对实体经济需求减弱、市场竞争加剧,银行的利差空间、盈利空间也在减少,某种程度上银行的规模、人员等都存在一定过剩,银行员工的主动或被动离职属于正常调整。

但不可忽视的是,银行的比较优势在有所减弱。当前,比较热的一个词就是“金融脱媒”,是指资金供给绕开银行体系,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金融中介地位降低。

在脱媒化的进程中,银行的表现就是资产增速放缓和利差收入减少。银行应如何“接招”?业内人士认为,选择的客户类型非常重要。如果把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分为大、中、小、微四类,目前真正对银行具有战略意义的是中型客户和小客户,他们的资金需求从几十万到几个亿不等,对银行的依赖性比较强,银行是他们理想的合作伙伴。而大客户往往保持一定的强势,银行议价能力相对偏弱,微型客户则还需要成长的过程。

另一方面,银行面对的用户群体也正在发生变化。壹宝贷总经理罗浩杰指出,未来“数字原生代”将成为核心客户,银行有可能需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未来的潜在用户或许不会选择银行的任何商业服务,而是通过P2P网贷平台投资、通过众筹平台融资、通过移动支付转账等,因此,银行要将这些用户的需求、生活方式等纳入考虑范围。


二、银行的日子为啥不太好过了?


来源: 人民日报 记者 欧阳洁 王观


跨入2017年,银行在哪些方面遇到了“坎”?未来银行业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新的市场机遇多不多?银行还能重返原先的好日子吗?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前过得很滋润的传统银行原有发展模式受到挑战,盈利能力大为削弱,这在最近一年表现得尤为明显。跨入2017年,银行在哪些方面遇到了“坎”?未来银行业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新的市场机遇多不多?银行还能重返原先的好日子吗?请看本报记者深入多家银行开展的调查。

现在还需要银行网点吗?


一个柜员人均年成本约10万元,一台价格稍高的智能设备也在10万元左右。智能银行服务能力提升80%,工作人员数量却减少10%,不仅成本和出错率降低,客户体验也会更好

遍布大街小巷的营业网点曾经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根本,哪家银行在闹市区开设的网点多,就显示哪家更有实力。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业务从网点搬到电脑、手机上,加上实体网点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拖了银行盈利能力的后腿。不少人提出疑问:“有了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后,我一年到头去不了几次网点,现在还需要银行网点吗?”

有关银行网点“是撤是留还是增”的争论,折射了银行业变革与转型的紧迫感。

过去,银行网点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柜面,很多基本业务都由柜员来完成。因为业务量大,柜员的主要精力局限于柜面办理业务,不能及时了解客户深层次的需求,很难提供专业的理财咨询,服务质量不高。

“今后,银行网点的一大趋势就是轻型化、智能化,实现‘瘦身’。”工商银行渠道管理部副总经理张屾说,以工行一些支行为例,目前智能银行柜台交易量大约比传统网点降低25%。一方面能减少人力需求,网点工作人员的总量比普通网点减少10%左右;另一方面释放出的人力可用于现场服务、营销和咨询,给客户带来更优质体验。据测算,智能银行的服务供给能力较普通网点可提升80%以上。这样一来,网点所需的物理面积可能减少,但提供服务的能力在提高,不仅成本降低,客户到银行网点办业务的感受也会更好。

河北某银行支行行长张涛算了一笔账:一个柜员人均年人工成本约10万元,买一台价格稍高的智能设备也在10万元左右。柜员及其办公设备所占面积7—9平方米,设备只需要2平方米左右。只要有需求,设备可以全天24小时运转,出错率也远远低于人工操作。“我们没必要大面积关停网点,但每个网点的面积可以考虑缩减,比如少开一些柜台窗口,将部分业务转移到智能设备上办理,原本在柜台窗口后面的那些银行员工就能走出来,更加近距离地服务客户。”张涛说。

记者走进工商银行北京西单支行,一台台家用洗衣机似的智能终端并列摆放,轻触其多媒体屏幕,上面显示“我要办卡、转账汇款、银行卡遗失补办、理财业务、社保银行卡激活”等选项。“别看它长得普通,超过90%的个人常用非现金业务都能通过它办理。”该支行负责人说。

记者点击“我要办卡”,随即跳出“办卡提醒”界面,包括一份申请借记卡的电子协议,点击“接受”“确认”后,系统提示插入个人身份证。在完成身份证信息采集后,机器前的摄像头同时采集了记者本人照片。经工作人员后台审核通过,一张新办的借记卡从机器中吐了出来。整个过程仅用3分钟左右,比排队在柜台办卡省时多了。

这家网点内还摆放了大大小小60多台设备,既有常见的存取款一体机,也有产品领取机、外币兑换机,大部分常用业务如开户、更换芯片卡、申领电子银行安全介质等,均可通过这些智能设备办理。宽敞温馨的大堂代替了一个个分隔的柜台,客户不再坐在椅子上眼巴巴地等待叫号,而是安静有序地自己操作办理业务。证件读取、指纹录入、电子签名,还有别人站在你后面或侧面都看不见你操作的防偷窥设计……智能设备带来了炫酷的金融服务体验。

“虽然以往物理网点的场地、人员配备等是银行最主要的成本支出点,但削减网点并非降低成本的明智之选。网点不是传统银行的包袱,而是一种天然优势,具有其他金融模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应充分用好这个‘阵地’。”张涛说。

客户资源是否不再成优势?


银行积累了丰富的客户基础数据,但缺少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利用。在收入来源最大的零售业务领域,银行普遍投入不足、关注较少

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稳健经营的传统银行原本占尽优势,但在大数据时代,银行却被互联网企业抢了“风头”,原因何在?

“传统银行的优势一直表现在获取客户。经过几十年发展,国内银行积累了大量忠实客户,大型银行有亿级以上客户,城商行也有百万级以上的,为银行带来了丰富的客户基础数据,包括转账、汇款、贷款等资金往来的信息,但难以反映客户的消费行为和个人消费偏好。此前银行对这些数据缺少挖掘、分析和利用,在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领域,较之互联网金融企业,银行优势微弱,这也是银行受到冲击的主要领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说。

近几年,消费金融领域风生水起,但银行这块业务的占比还偏小。没有充分享受到“蛋糕”,错失利润源头,银行的日子有点不太好过。近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分析了2015年国内40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年报,40家银行零售贷款组合仅占银行贷款的30%,却贡献了近38%的净收入,其中个贷产品是所有零售产品中经济利润最高的,说明零售贷款业务潜力巨大,而这正是以前银行看不上的“小”业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面对互联网技术,银行遇到的麻烦并不仅在于业务规模大小,而是客户理念和行为习惯的根本改变。比如有了余额宝,客户活期存款的利率敏感度增强,抬高了银行存款成本。又如,客户将更多的业务转移到移动端,银行原来众多的物理网点、资源人员配置与形势已不太适应。

痛则思变。一些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的小银行开始重视各类基础数据搜集和应用,挖掘数据背后的小微和零售客户需求。

距离贵阳市10公里以外的平坝毛栗园村村口,陈应丽开的超市生意兴隆。村民除了购买自己需要的日用品外,还能在超市里取款、存款、交电话费等。陈应丽的超市是和贵阳银行合作的农村金融服务站,也是和贵农网合作的电商服务站。在这里,农民不仅能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也能取到在贵农网上下单的商品,或把自己在贵农网销售的农产品放到这家超市汇集。“今后在金融服务站还能办更多业务,比如购买简单的金融产品,甚至申请贷款。”贵阳银行农村金融服务部副总经理孙强说,这些都能在即将完善运行的自助终端机上搞定。

对于银行来说,农村金融服务站既提供了便民服务,又能为银行带来大量珍贵的用户数据,包括农民日常消费数据、购买生产机具和化肥的数据。利用这类数据,银行可以为农民量身定制消费信贷产品、生产经营类贷款等。

“商业银行‘玩’大数据是大势所趋。”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告诉记者,大数据时代,传统的金融行业界限和竞争格局被打破。虽然银行业受技术、数据、人才、体制等制约,在大数据应用方面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但是,“不用大数据就可能变傻”,大数据成为银行找准市场定位、实现战略转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家银行的未来兴衰。银行业必须加快脚步,积极拥抱新金融、新技术,同时运用先进技术为实体经济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银行新增长点在哪里?


传统银行必须打破规模至上的旧框,将更多资源倾斜于零售业务和小微客户,从做“大买卖”转向做“小生意”,更在乎客户的感受

18.96%、14.48%、9.65%、2.43%,从2012年到2015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幅走出了一条明显的下行曲线。

原有发展模式受限,新的转型不易,银行利润增长乏力。“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下降,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在拓宽,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不断下降,银行业务规模的增长空间有限。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净息差收入水平迅速下滑,2016年尤为明显,银行传统盈利能力遭受很大挑战。”曾刚说。

他分析,此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占比不高,企业的资金需求很大,导致对公业务成为银行的“重头戏”。但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投资在GDP中的比重开始下降,消费占比迅速上升,去年前三季度的消费占比已达70%以上,我国经济正在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金融服务要顺应这一趋势。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感叹“银行赚钱越来越难了”,也有人认为银行前景没那么悲观。保护优势“地盘”、抢占失去的“疆土”,银行要结合自身经营特点,找准方向发力转型。

转型怎么转?“银行要打破规模扩张至上的旧框,业务结构也要跟随经济结构、客户结构和习惯进行调整,从单纯依靠存贷款利差向投资银行业务、资管业务等中间业务发展,将更多的资源倾斜于零售业务和小微客户,从做‘大买卖’转向做‘小生意’。”曾刚说。

零售业务领域的竞争可谓惨烈,不单有银行之间的竞争,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也纷纷进军这一市场,银行向零售业务转型面临多道关口。曾刚分析,零售业务不是“赚快钱”的业务,投入多且时间长,回报慢且收益相对低,零售银行转型是一个漫长过程。其次是服务理念,银行要更在乎客户感受,根据客户需求变化调整产品、服务和网点等。再次,零售业务对银行的基础设施要求比较高,面对的是海量客户,银行的技术基础、物理网络、电子银行渠道、产品研发等综合能力要跟进。银行今后竞争的核心不是物理网点的争夺,而是取决于在移动互联网端的发展,包括与应用场景的结合、与金融生态的融合等。

新增长点在哪里?“银行的优势包括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风控优势。”董希淼说,银行资金实力强,且资金成本较低。而互联网企业除了自有资金,主要依靠金融同业资金发放贷款,或者将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卖给金融机构,这些资金的成本高于存款。

“大中型银行有大批金融人才,他们对金融的理解比较深刻。”董希淼说,银行人才优势能否转化为竞争优势,要看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是否更加市场化、是否鼓励创新。现在传统银行的薪酬制度、人员和机构设置不如互联网金融企业灵活,对风险的关注远高于对创新的激励,创新内生动力不足。应当更加重视人才,鼓励银行从业者在防控风险的同时,乐于创新。

麦肯锡的报告指出,国际银行对人才、信息系统和管理提升不断投入,用以支持中间业务与持续创新。薪资在营业费用中的占比相当高。以摩根大通与富国银行为例,从营业支出看,这一比例分别高达47%和50%,显示出人才是其重要投入。

风险控制能力也是银行一大优势。业内专家认为,银行对风险天生敏感,风控体系已相当完善,而互联网金融行业还没有经历经济周期的考验。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总的看,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银行难以沿着老路径往下走,想过好日子确实没那么容易了。银行业全面改革的大幕已拉开,机遇与挑战并存,2017年能否开掘新一轮发展红利,在新的市场中再唱主角,要看银行敢不敢变革、会不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