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啦,来写点轻松、实用的。
前段时间我在星球里面看到一位小伙伴分享的定投记录,征得他的同意把这张图转过来 👇
小伙伴从 2016 年开始坚持定投,看着下面低估区域那一排排“买入”红点是不是有种莫名的爽快?
这只基金从 2016 年累计上涨了 180%,而且大部分涨幅都发生在后半部分。也就是说小伙伴的坚持定投不但赚到了收益率的账面数字,也实打实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当时大家就问,是怎么做到一直坚持定投呢?因为提起投资大家都知道要坚持定投,长期持有,但最终真正做到的总是寥寥无几。
小伙伴讲了一个自己的偏方,
他给账户起了个好名字
。
他从 2016 年开始定投,计划至少持有 5 年,账户名字就写「2021 年前不要动」。支付宝不能设置子账户和改名字,他就在自己的记账软件里面设置了对应的账户名字(顺便再给大家伙安利一波记账
)
以后每次看到账户的名字,就会被提醒一次当初买入的理由。
有时候我们拿不住一只基金是因为时间久了、忘了当初买入的理由和给自己的承诺
,然后再被一些新信息轰炸,一冲动就乱操作了。
这个思路就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比账目名字的提醒效果更好了。
结合我的经验,我觉得好名字应该至少符合这么两个特征:
……
受小伙伴的启发,我又跟大家一波讨论、再结合以往的经验,总结出了几个可用的偏方。
1、被动提醒
典型的就是账目名字,把当初自己买入基金的理由和对自己的承诺放在一个最显眼的地方,每次打开账户都会看见,不断提醒强化。
2、暴力自宫
买入信任的基金经理的封闭基金,想卖都不可能。虽然我一直不建议大家买新基金,但新发行的封闭基金算是个例外,可以强行帮大家做到长期持有,最后结果往往都不错。
3、主动找虐
给账户交易做层层限制。比如有小伙伴定投 13 年,主要靠银行买卖基金不方便。他表示自从互联网买卖基金方便了,持有的困难程度一下就提高了。
4、自我排解
在基金账户以外,再开一个单独的账户,专门用来各种骚操作、“战胜”市场、“预测”未来,释放精力。
这 4 个典型思路供大伙参考。
还有一个非典型的。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定投图的细节,这个小伙伴后来的定投停了,但时间 2021 年还差了半年。后来一问才知道,自从关注了我,受到我的影响中途改成定投跟我一样的基金了。
这……四年定投呀……没想到平时给大伙按摩还有这种副作用
但我就想了一下,转换角度,你们是不是也可以这么给账户起名字——「卖出以前先来读我两篇文章」——没准效果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