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B,KU Leuven和VUB进行的为期九年的联合研究项目已经在癌症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家已经阐明了Warburg效应,癌症细胞迅速分解糖刺激肿瘤生长的现象。这一发现提供了糖与癌症之间正相关性的证据,这可能对癌症患者的定制饮食产生深远的影响。该研究已发表在自然通讯领先的学术期刊上。
该项目于2008年由Johan Thevelein(VIB-KU Leuven),WimVersées(VIB-VUB)和Veerle Janssens(KU Leuven)的领导开始。其主要重点是Warburg效应,或者观察到,与健康组织相比,肿瘤将明显更高量的糖转化成乳酸。作为癌细胞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已被广泛研究,甚至用于检测脑肿瘤等应用。但到目前为止,这种影响是否仅仅是癌症的症状还是原因尚不清楚。
虽然早期对癌细胞代谢的研究集中在描绘代谢特征,但该研究阐明了代谢偏差与癌细胞致癌效力之间的联系。
Johan Thevelein教授(VIB-KU Leuven)说:“我们的研究表明,癌细胞的活性糖消耗如何导致持续刺激癌症发展和生长的恶性循环,因此能够解释癌细胞的强度Warburg效应和肿瘤侵袭性,糖与癌症之间的联系具有彻底的后果,我们的研究结果为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现在可以用更加精确和相关的重点来进行研究。
真菌作为有利的模式生物
真菌细胞研究对于发现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细胞含有通常在肿瘤细胞中发现的相同的“Ras”蛋白,其可以引起癌症的突变形式。研究小组利用真菌作为模型生物,研究了真菌中Ras活性与高活性糖代谢之间的联系。
Johan Thevelein教授(VIB-KU Leuven)说道:“我们在真菌中观察到,糖分解通过中间体1,6-二磷酸果糖连接到Ras蛋白的活化,这刺激了真菌和癌细胞的增殖,引起这种机制在真菌细胞对人类的长期演变过程中是保守。
“使用真菌的主要优点是我们的研究不受哺乳动物细胞的附加调节机制的影响,这隐藏了关键的基础过程,因此我们能够在真菌细胞中靶向该过程,并确认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存在,这些发现不足以确定Warburg效应的主要原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真菌细胞中这种主要原因是否也是保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