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比公众号更有爆发力,也更有社交传播性。
做视频号3个月,其实数据还行,就是总被限流,关于社保真相、高科技的尽头是放贷、猪的自我修养等几条都被限流了。
发现视频号比公众号审核还严格,其实我视频号说的更加含蓄,但依然被限流,压根没有流量,不像公众号,哪怕没有进入到流量池,因为你有基础粉丝,依然有一定的阅读量,可我视频号几万粉丝了,刚刚发的关于《
论猪的自我修养
》一条视频几个小时了才30个播放。
让人无语。
视频号还有个好处,那就是互动及私信咨询的客户明显比公众号多。
反正不管你承不承认,短视频就是比文章更容易传播,也更被大众所接受,这年头,你不会拍短视频或者在抖音及视频号没有流量,相当于失去了一个最大的“流量入口”。
所以不管你的生意是2B还是2C的,我都建议做短视频。
当然,不一定做创始人IP,你可以不露脸,也可以让你信任的人出镜,反正把你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展现出来就好。
做短视频不是做自媒体的人的专利。
相反,你有你的主业,你来做短视频,其实代表每天都有内容,且压根不用思考如何变现的问题,要知道有多少网红有了几十万粉丝,都不知道如何变现。
把短视频当做“
获取顾客
”的工具。
你的业绩可能会如虎添翼。
看看华与华做咨询的,人家常年在航空杂志和机场等投放广告,并每年出版很多自己的案例书籍,刘润更是靠写公众号才有了那么大的影响力并卖了那么多课的,做医美的人就更不用说了,个个都在做短视频,因为朋友圈的打开率和人数有限,需要靠公域获取流量和用户才有规模化。
我见了很多做IP和短视频的,其实不用上太多课,找到适合自己的拍摄及内容展现方式就可以立即开干了,就怕有各种包袱,总不敢开始。
人啊,有时还得逼自己一把才行。
参哥当时如果没有亏那600万他也不一定这么all in抖音。
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因为当时“
无路可走
”,相反专注并all in了当时唯一的一条路,最后拿到了大的结果。
很多人就是“后路”太多,短视频可做可不做,大都抱着试水的心态,你说你每天花一两个小时,人家一天花十几个小时,日积月累,结果能一样吗?
人这一生,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比拼天赋,大部分人都是“努力”不够。
没错,虽然可能像李佳琦一样被骂,但我还是要说。
大部分人的努力不够。
无论经济好坏,你的懒散都不足以让你拿到好的结果。
有人可能会说,你昨天不是说大部分都已经躺平了吗,因为发现努力也没有希望也没有用(
很多人,已经“不消费”了
)。
你现在又让大家努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我得解释一下。
我说的低欲望和不消费主义有个前提,那就是你能养活自己,或者能赚钱养家,哪怕租房,没人有可以只花钱不赚钱。
你要拿每月那几千几万的工资,拿到就不需要努力吗?
不努力,可能连这个基本保障都没有了。
所以,凡事没绝对,都有前提和两面性。
有首歌叫做《用力活着》,我每次听都心有戚戚焉,我不是矫情,我是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是小镇青年走到现在的,哪怕我现在也不容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