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界大国不该只提名一座经济大都市,美国有纽约、洛杉矶,中国有上海、香港。
相比香港的多元化,上海是体现一种浓郁中国味的经济都市风情。
截止2018年,上海运营中的外企总量4.76万家,地区总部614家(亚太区总部67家),研发中心418家。
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市场与人才之间的协调不均隐患。每年涌入上海的基层求职者,已逐渐无法满足雇主的招聘条件,这是主要矛盾之一。事实有些残酷,但上海这所城市对于人才的定义确实在提高。
2017年《十三五规划》充分说明企业与人才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需要政府手段调节。面对当下经济发展迅速、人才竞争激烈的局面,官方再开新的
“解决会议”
。
上海市财政局组织举办管理会计专场交流会
参会单位包括: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银联国际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公司
等。
主要围绕
财务共享、企业价值创造、一带一路风险管理等结合管理会计应用与实务的交流分享专项会议。
管理会计是最近几年迅速蹿红在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新名词。它既是企业追求的高层精英,也是传统财务人转型的目标之一。
早前《十三五规划》指出,CMA作为管理会计专项人才,不仅要加快引进,也要推进培养步伐。非但上海,全国多所城市颁发助力管理会计CMA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
1、一方面,国家管理会计体系处在完善阶段;
2、一方面,很多企业发展至瓶颈期,在突破的同时优化内部人才机构,而财务人员成为重中之重;
3、另一方面,传统财务人的记账、核算等“原始技能”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脚步,在裁员潮中,能稳住脚的除了功力深厚就只有突破转型了。
管理会计的优势在它既能满足企业对财务人的基本要求,如记账、核算等,也能满足企业业财融合对接的条件,还能参与风险管理、内控等,甚至将财务人本身从旁观者转变为决策者,直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
让老板不会看账,完全瞎指挥的情况减少,让财务人的表更能通俗易懂的表达本月、本年度的利润组成。
管理会计是财务界一大短板,目前的状态企业无人可用,市场基层财务人无工作可寻,这样突兀的交错感,使得相关部门在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动作上一往无前。
点击文章底部
【阅读原文】
,即可领取下方资料
管理会计资料领取链接
↓↓↓
http://gaodun.cn/3470
可复制粘贴到浏览器
2009年,由外专局牵头引进美国三大黄金认证之一的CMA证书,由此拉开我国管理会计体系逐步建立发展并完善的过程。
CMA又称财务圈Mini-MBA,是全球公认管理会计领域龙头认证,受世界180多个国家地区认可。2017年,我国CMA持证人首次突破万数,尽管是件大喜事,但对于300万的管理会计缺口,仍旧是杯水车薪...
在此前提下,配合IMA这个强力后盾以及各方的认可,CMA如期成了“抢手货”。但真正让其火爆起来的原因还是它的含金量与发展前景。
1、考试内容
,两大科目,缩短考试周期,涉及预算编制及分析、成本控制、经营决策等。这种知识背景是非常适合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学习。
2、认可度高
,2009年引进国内成为境内唯一官方推广认证;强生、西门子、统一、方正、IBM、海尔等企业(500强)组织展开CMA认证培训项目,更将CMA资格与管理者职业水平挂钩。
3、薪资福利
,IMA发布2016薪资调差,CMA持证者比未获得该认证的而同行高45%,而2017年的此数据则更胜以往达到67%。80%的条差对象认为CMA是带来机遇并支持改变的重要推动力。
性价比来看,CMA资质能促使当代财务人完成更进一步的转型,也可以提供更为广阔的就职空间,一定程度上响应了国家完善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国策。
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节奏稍微慢一点,可能就掉队了!
小编精心准备的管理会计CMA学习资料,
希望能帮到大家。
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