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Quora文选英语  ·  Quora_中国人知道印度是亚洲最强的国家吗 ... ·  昨天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up to no ... ·  2 天前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bed of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中国首都,藏着多少千年长者?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 2024-10-24 20:00

正文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北京 古城配古树


文字:林间草木声

制图:果 / 校稿:辜汉膺 / 编辑:果


今年, 北京世界文化遗产再次+1 ——中轴线 。而这条线的位置,其实是 由一棵大树标定的


忽必烈营建元大都时,刘秉忠 以前门外的一棵大树为基点 ,确定了宫城的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此树虽现已不存,但今天的中轴线上,还有 7000多棵古树 和古建筑交相辉映。


前人栽种的老树,往往会成为历史与景观的一部分,成为城市和乡土的纪念碑。 古树,渐渐也成为古城的标配 。而北京,正是世界上古树最多的大城市!




北京,古树之都


北京的古树有 四万余棵 ,能进入这个门槛的树,至少也是 100岁 的世纪老人。


北京极多的古树, 离不开历代都城的层累建设 ,都城一层叠一层,连带着的历史、记忆、掌故、遗存也极多。古树是见证者,也是这座城市的“长生者”。


老树与老城,互相陪伴着经历过岁月沧桑▼


这种层累,让古树和北京高度融合,不光分布在 山间名刹 ,更是 深入胡同街坊


这里的 古树保护工作 也走在前列,如今,全城的古树名木 已悉数登记在册


其中,更是评选出了“十大树王”▼


由上图可见, 其中很多都是柏树 ,在四万余棵古树中,光侧柏就有2.2万棵,算上其他柏树品种,占比超三分之二。而全国仅有的5棵 5000岁以上古树 ,也都是柏树。


再算上油松、国槐、银杏,这几大物种出产了绝大多数古树。


先欣赏部分古树丽影

(图:图虫创意)▼


它们为何会长寿?一方面, 是自己“天赋异禀”


对一棵古树而言,活这么久,什么虫害,低温,山火等等灾难和恶劣环境,运气再好也会撞上。风调雨顺之时,谁都能长好;处于逆境时,就得各凭本事了。


像北京古树中最多的柏树,它们的体内 含有可以驱虫的化学物质 ,而且本身生长速度也比较慢, 叶片不大并有蜡质层保护 ,这样在环境恶劣时往往就能扛过去。


卧佛寺林荫路两侧的苍劲古树

图:图虫创意)▼


生长缓慢,并不代表着没有活力。生物学研究已经表明,即使是 几百岁的老家伙 ,它们的干细胞依然“宝刀不老”, 能不断生长分化


我们看见的古树,往往有着盘虬卧龙的形态,这也是它们的生存智慧:一旦主干有个三长两短,还可以 靠大量的侧面枝条维持 。许多地方都有古树枝条插地生新枝的记录,就是侧枝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生命总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另一方面,则是 这些树种和人类的密切联系


如果留意一下,会发现 银杏古树大多分布在佛寺中 。这并非偶然。传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寺庙里自然要种上。


但菩提树是热带树木,在温带难以成活,所以 古人便用银杏替代之 。所以北京的古寺庙,多有银杏相伴。


大觉寺的秋天,被金黄色笼罩,美不胜收

(图:图虫创意)▼


在第四季冰川运动中,全球的银杏近乎灭绝,只在我国残存下几小片。这样的极小种群十分脆弱,或许一个意外就能彻底打垮。


然而,与寺庙联系紧密的它,随着人类的脚步 从中国走到日本,再传向全世界 。现代分子生物学已经证明,如今遍布海外的银杏树,祖上几乎都来自以浙江天目山为代表的中国东部野生种群。


你在国外看到的银杏树

很可能是国内银杏的“亲戚”

(日本熊本县千年银杏树,图:壹图网)▼


毕竟, 有了人类的呵护,活着会容易很多 。现在,北京的古树上都有了信息铭牌,扫一扫就能获知详细信息。



老寿星,身体可好?


瞅见 古树铭牌 ,人们第一眼往往会看,这树多少岁了?


在北京,可以看到古树身上挂着红色或绿色的铭牌

3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为红色

100年以上、300年以下的二级古树为绿色▼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要是按照传说,各路历史名人亲手栽种者不计其数,号称上万岁的也不是没有。


其实树会告诉我们答案,就是 数年轮 ,但显然我们不可能砍了去数。科学家们会 用生长锥取上很细一段树芯出来 ,来进行测定。钻后还会用石灰封堵钻洞,不会影响树的生长。


一般来说,树木每长大一岁

就会在树干横截面上出现一圈树轮

(图:壹图网)▼


当然,并不是直接数数这么简单。如果某一年的环境比较恶劣,或树生了病没太生长,就没有明显的年轮。譬如1815年印尼火山喷发带出大量火山灰遮挡阳光,直接导致了次年成为“无夏之年”,那一年全球的树木年轮普遍很窄,一不小心就会搞错。


如果无法钻树芯或者不需要准确的年份,也可以 测量同一片森林其他树的胸径和年龄 ,根据相关关系来粗略推算。


同一片树林的树

很有可能是年龄相差不大的“同龄人”

(图:图虫创意)▼


不过,北京众多的古树和它所在的古建筑一同诞生, 历代变迁维护也多有资料记载 ,倒是省下了不少功夫。


确定树龄是古树保护中的重要一环,还要时不时看看这些 老家伙的精神头怎么样 ,用专业的话叫 生长势 。主要看看叶子枯叶多不多,有没有新的枝条等。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家,多多少少身体都有些毛病,需要治疗。


当树干、枝出现部分腐朽或坏死时

要及时处理,有时甚至要“狠心断臂”

(图:图虫创意)▼


由于年龄的增长和虫啃等因素,古树的一些组织 会逐渐退化、死亡,形成空洞 。现在,林业工作者已经有了 专用的树木雷达和应力波探测仪 ,能准确 评估树木空洞的大小


通过这些监测手段,人们发现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西侧古银杏树已经出现了巨大的空洞 ,存在开裂砸到古建筑的风险。人们已经搭起架子支撑古树,并摘除果子防止压弯枝条。


2017年以来,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古银杏树受到重点保护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古银杏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图:图虫创意)▼


树虽然不会动,但这并不代表大树就不需要空间。北京最老的树—— 九搂十八杈 就曾经被这个问题所困。这位3500岁的超级老寿星,一直被旁边的马路影响。 根系施展不开,导致长势不良


几年前,北京市政府投入资金, 将整条马路移走,并将古树周边改造成公园 ,添置了避雷针等设施, 让古树安心生长


这座位于密云区的古柏公园

也是北京全市的首个古树公园

以后北京还会有更多的古树公园

(图:杨树田)▼


这种几千岁的超级古树,其基因让科学家们颇感兴趣。只是年龄摆在这里,不能在它身上取样。后来,林业工作者碰巧 捡到了它刚刚掉落的新鲜枝条 通过无性繁殖,现在它的“后辈”也已经一米多高了。


大树的根系坚韧而敏感。因乾隆的传说而得名的 天坛九龙柏 ,在上世纪80年代一度长势衰弱。后来发现是底下的土壤过于紧密,换上 通气砖 后,很快焕然一新。


在悉心照料下

这棵老柏树的“九龙迎圣”之势不输当年


有了人类的帮助,古树们还可以 长得更舒心些



一树一世界


人们多多少少有过在大树下乘凉的经历,同理, 大树也为各种生物撑起一把伞


盘虬卧龙的枝干中, 栖息着多种 昆虫和鸟儿 。“脚”下的土壤内外,各种 地衣苔藓 与之共生,而且历经数百年考验,这些微观生态系统真的做到了一树一世界。毕竟,在遍地水泥盒子的城市里, 大树是最自然的地方了


如果没有大树的一抹抹绿色作为点缀

再繁华的城市都会黯然失色

(图:壹图网)▼


这些生态系统同样也是一道风景 近年来拍鸟逐渐流行,北京许多古树也成了 拍鸟人 的宝藏机位,如果你是喜欢微观摄影的话,也可以尝试探索下其中的 微观世界 。比如位于闹市区的天坛,古树的绿荫甚至可以作为候鸟迁徙的观测点。


鸟类和古树,也并不只是“租客”和“房东”的关系。北京古树区栖息的鸟类中, 很多都会吃危害古树的虫子 ,也算是不白住。人、树、鸟,就这样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天坛古树众多,是闹中取静的观鸟好去处


时值金秋,正是 近距离观察古树生态系统的好时节 。不过,北京古树众多,分布在亭台楼阁中、山泉溪水畔,想要看尽可不容易。


如今, 奥迪中国与北京绿化基金会联手 推出了 《北京自然城市古树观赏指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