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这一港口春节期间创下47项生产高效纪录 ·  昨天  
潮沈阳  ·  这笔费用,今起上调 ·  2 天前  
湛江日报  ·  官宣!2月5日起,上调! ·  3 天前  
湛江日报  ·  官宣!2月5日起,上调!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双子星联盟正式运营!四方争霸,谁会独占鳌头? ·  5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赫伯罗特公布2024年初步业绩!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土特产——文山三七

农参  · 公众号  ·  · 2025-02-05 10:30

正文




导读

总书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 即日起,农参原“地标日历”栏目改版升级,“土特产趣闻”系列全新开启。本栏目聚焦名著、影视等素材中提及的土特产,拆解特色农产品的前世今生,带领读者感受土特产独特的历史文化与风味魅力。

本期关注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土特产——文山三七


《那年花开月正圆》讲述了清末女商人周莹跌宕起伏的人生。而在第36集里,周莹和父亲来到一个药材店里,告诉店家想买点上好的药材,店家介绍说:“那您就来对了,我们家有文山的三七……”就是这句台词引燃了文山的小伙伴们,于是,大家纷纷欢呼:“文山三七完美植入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少奶奶都来买文山的三七啦!”“上好的药材,这话真没说错,这台词,地道!”“三七是我国独有的古老又珍贵的名药材,有极好的养身防病价值,你追剧追到亮点了吗?”迅速掀起一股文山三七热!

古人云:“北人参,南三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三七,称其“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能治一切血病”。我们熟悉的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就是以三七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

文山州栽种三七的历史悠久,人工栽培已有 400 多年。最初,三七野生于文山州内的老君山深山老林里,后来人们发现其药用价值高,尤其是对挖矿工人提高耐缺氧能力有帮助,便开始研究种植并逐渐形成规模。

道地药材的产地,往往被戏称为“老天爷赏饭吃”。文山之于三七,也是如此。

文山是全国最大的三七种植基地,被称为“中国三七之乡”。三七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纬23.5度的地区。而文山纬度低、海拔高,年均降水量和日照量充足,非常适合三七生长。同时,三七种植的土壤以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优,而文山地区特有的红土地就具备以上特点,种出的三七块茎密度更加紧实,皂苷含量稳定。

为了延续和保障三七的道地性,文山联合云南白药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共同改进和提升三七的种植技术水平,从种苗、选地、管理三个关键因素入手,规范三七种植、生产全过程。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农业品牌建设是龙头企业整理农业资源的最好抓手,企业要踊跃参与品牌建设工作,在区域内形成品牌引领地位,借助公共资产提升企业知名度。

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文山人把三七做成了当地的金字招牌。州委、州政府紧紧围绕云南省“3815”战略目标,打造世界“三七之都”,以道地产区、产业集群为基础,全面从三七种源、种植、加工、流通、科研、人才等方面推动。三七全链条体系已形成,文山市被认定为“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市”。2023年,文山全州三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9.5万亩,综合产值为352亿元。

加工端建成全国唯一的三七产业园区。文山州建成了全国唯一以中药材命名的园区,文山三七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园区规划16平方公里,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三七趁鲜产地加工中心,农业农村部将文山三七纳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项目。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判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成功与否有“外四条”标准,即本地人幸福度提高、直销订单持续增加、形成三产融合模式、建成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只有实现产业化发展,品牌才能持续释放价值。

流通端建成全国最大的三七产地集散中心。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三七贸易“定点市场”;“文山三七”证明商标是云南省第一个获准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在全球99个国家或地区获准注册;“文山三七”被列为中国100大地理标志产品,位列中药材类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产品的第一位;发展流通企业、工商户986户,供应全国1430家以三七为原料的药品加工企业,90%以上的三七原料通过文山三七市场上市交易;三七原料和加工系列产品成功走向国外市场,出口至越南、泰国、日本、韩国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三七是民间传统药食同源两用植物,其根、茎、叶、花均可入食。三七汽锅鸡、三七花茶、三七花炖蛋……近年来,文山开发了独具特色的“三七宴”,将三七的花、茎、根须都变成美味佳肴,经过煎、炸、炖、煮等烹饪方式,各具风味,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市民前来体验。

文山三七承载着大自然的馈赠和文山人民的智慧,从古至今,它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为无数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如今,文山三七产业正以蓬勃之势迅猛发展,成为文山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将成为县域发展主引擎

铁丁:“农业产业文旅”是“文旅产业”和“农业生产”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农参专访】

梁顺俭:创办牛肉拉面大学、产业惠及近10万人,兰州拉面香飘50余国的两大“杀手锏”
“染色剂”“打40多遍药”“转基因”.......看清阳光玫瑰变“毒药”的真相
“头雁故事”集锦:每一个品牌都能引领乡村的巨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