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今天,港股那边发生
“惨案”,4支股票突然闪崩。其中跌幅最大的佳源国际控股,收盘暴跌82.62%,另外阳光100中国、仁天科技控股和弘达金融控股,分别大跌78.38%、75.45%和64.59%。
佳源国际控股暴跌的原因,据说与债务违约传闻有关。但是晚上公司发布公告,
3.25亿美元的票据到期时已经全部还本付息,相关传闻不属实。
两天前,
A股康得新也传出债务违约的消息,并且是实锤,再加上疑似财务造假,竟然只吃了一个跌停板,然后昨天、今天分别再跌了4%。
所以说,
A股虽然长得丑,但相对还是比较温柔。
说到债务违约,最近有点风声鹤唳,一个风险请大家稍微注意下:
就是检查下手里持仓的股票,是不是财务情况不错但是不断发债,并且春节前有大额债务到期。
如果有,还是留心点比较好,以免弄得过年不开心。
具体怎么看,电脑交易软件调出股票
K线,按F10;或者去股吧里查查资料。
还有一个风险,是要当心有些公司故意调低
2018年的业绩。
为什么要故意调低,我打两个比方。
1.小哈是位财经博主,平均一天能写5条微博。老板说,小哈你好棒,下个月每天写6条吧。于是几个月下来,增加到每天要写10条。
小哈实在憋不出来,干脆一天只写
4条,硬着头皮当月考核吃了个D档,然后又重新为自己赢得了每月做出增量的空间。
2.某砖窑烧出来的砖合格率越来越低,工厂领导不满意,撤换了原来的工头,让自己的心腹小奶去当工头。
小奶过去一看,凭工厂提供的窑、泥和煤,确实很难烧出什么好砖,又不方便直接和领导说工厂的东西不行,干脆把前一任工头起炉的最新一窑砖全部捶烂,弄出一个很低的合格率,为以后合格率提升降低基数。
因此,当一家公司要长期维持高增速很难的时候,或者换了新话事人的时候,都可能存在故意调低业绩的动机。
特别现在熊市,本身股价跌跌不休,业绩做好了市场也不一定买账,倘若借势弄个差业绩出来,虽然可能遭遇阵痛,但一痛可以爽三年,也值了,俗称业绩
“洗澡”。
关于这一点,我没想到具体方法,如何审视手里股票有没有这个可能。
反正就是个股风险有时太难防范,所以现在我越来越喜欢玩指数
ETF。
说个比较无厘头的事。
美国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是家好公司,股票价格也一路长牛,最高时市值曾经到过
300多亿美金,约合2000多亿人民币。
但就这样一家公司,
2017和2018年连续两年,因为线路老化引发大面积山火,带来惨重损失。
山火有多大?
2017年那次整整烧了半年,2018年这次导致30多万人逃难转移,然后每次都被索赔150亿美金。
市值才
300亿美金,账上钱远没这么多,这样一赔直接被弄破产了,就在前几天。
以前有人问我,炒股实在太累,不如就全仓
XX股票,死拿五年十年肯定没问题吧。我说,一般情况是不会有问题,但最好还是稍微分散持有几个,不然万一那家公司被一把火烧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