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开东
偶尔针砭教育,偶尔建设学科,偶尔戏说历史,偶尔吐槽现实……绝不偶尔的是——永远保持原创,做教育的盗火者,纵火者,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冯唐  ·  冯唐五年前提出了一个好问题 ·  2 天前  
人间theLivings  ·  见不得血的县城赌王,有位警察父亲|人间 ·  2 天前  
ONE文艺生活  ·  结婚是我变穷的开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开东

不可动摇的

王开东  · 公众号  · 美文  · 2024-09-05 00:01

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回忆了作者的学习生涯,从小学到大学的不同经历和感受,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文章还探讨了幸福的前提和生命的价值,提出了个人对于行为的细分和社会与人的关系的看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学习生涯的回忆

文章回忆了作者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经历,包括课程学习、校园生活和人生体验,反映了作者对学习的深刻记忆和感悟。

关键观点2: 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文章探讨了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包括幸福的前提和生命的价值,提出了个人对于行为的细分和社会与人的关系的看法,强调了内心的坚定和追求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3: 对黑神话悟空的解读

文章最后提到了黑神话悟空这一话题,对斗战胜佛和齐天大圣的意义进行了思考,表达了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看法,认为只要心不惶恐,就没有歧路。


正文

九月是开学季。念书,原来已离我遥远。


我记得我的小学,记得年仅六岁的自己第一次前往班级时,对一切都充满好奇;记得某天因忘戴红领巾而担心恐惧;记得图书馆里和蔼可亲的阿姨和纸张泛黄的古龙金庸;也记得发试卷时每个人既焦虑又期待的模样。


美术课上,我们手作紫砂泥,捏出来的器械奇形怪状。班主任教我们养蚕,结茧的功课减半。还有科学课,无知的小孩们第一次察觉到世界的奥秘,很神奇,很厉害。


我记得我的初中,记得买到一双科比战靴的狂喜;记得跳蚤市场合伙烤串营业的成就感;记得用英语单词拼凑人名来猜的趣味;记得作文比赛拿奖后上台致辞的激动。


数学老师让我做课代表,我的数学果然越学越好,语文老师说我的文章有灵气,果然我兴趣倍增。人终究是在鼓励中成长的,我之所以不喜打压和强迫,源于他们,他们的行为是最好的教材。


我记得我的高中,记得刚转学时的迷茫与新奇;记得那只像足球的猫咪;记得绿茵场上进球的雀跃;记得高考与毕业。我不是会读书的孩子,但我是好孩子,而且我爱看书。书本影响了我,让我成为我。


我记得大学,那里有一路同行的室友,难忘的社团。在运河旁,在西湖畔,少年意气纵横,没有“黄金用尽还疏索”的凄凉。


我记得约克村,那里幽静的小路,闪烁的星,最后的象牙岁月。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花相似,人不同。

熟悉的一幕幕,竟都成了多年以前。时间很奇妙,一年不长,两年不短,三年恍惚,再往上就如同隔世,十数年又弹指一瞬。

我能生如夏花,死如秋叶吗?人生不止意义非凡的经历,悄悄流淌的岁月,还有磕绊与寻常。无声无惊雷,独行默向前。绚烂与静美的条件都苛刻,得一往往已是小满。无论如何,星空是唯一的,如同人世间最广阔的胸襟。于是我愿看着天,把心空挂满星星,做正直真实的人。世界很难,渡人莫如渡己;敬畏自然,然后成为自然。我所熟悉的都在远去,人生就像一场光速的星际穿越,成为光,看周遭空间的扭曲变换,时间在身边,未来没有尽头,可能无穷。

坐班的工作也渐渐忘怀。

时隔半年,再次总结,即换位思考与共情并不完全适用于职场,力所能及与尽职守分才是,界限不明确只会累积负担。上班能创造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却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脱身后,看似无穷的可能性像一张捕鱼的大网,将具有极大劣根性的人牢牢拴住,自满与安逸能把无欲无求彻底固化,失去了未知,也就失去了发展的乐趣。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我们劳苦的最高报酬,不在于我们所获得的,而在于我们会因此成为什么。”

成为有钱的人?成为伟大的人?还是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这些要素不冲突,但核心是唯一的,至少在一个阶段内如此。一个牢不可破的核心追求能不断引领人勇往直前。“学而无用的人比比皆是,毅力和决心方能无往不利。”幸福的前提是必要的金钱,完整的人格,强大的内心,富足的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习性。我不能,也绝不会消极。人生是用以追求并实现幸福的,而人的种种行为导致不同结果的产生。在《福格行为模型》中,行为被三要素解释,即“动机”,“能力”和“提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