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尔滨日报
洞知大事,趣味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绝美!山河四季与五星红旗同框 ·  12 小时前  
哈尔滨日报  ·  节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6成!哈尔滨冰雪游热 ... ·  14 小时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喜迎亚冬会——来看龙江师生“唱”享冰雪,献礼 ... ·  2 天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喜迎亚冬会——来看龙江师生“唱”享冰雪,献礼 ... ·  2 天前  
哈尔滨日报  ·  发送旅客44.6万人次!哈铁运力安排创历史新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尔滨日报

人为制造车检焦虑,鼓动找“黄牛”!揭秘汽修店“套路”剧本

哈尔滨日报  · 公众号  · 黑龙江  · 2025-01-05 11:55

正文

此前,多个自媒体账号发布消息,宣称 “史上最严车检来了!”“车检年限变化”“年检越来越严格”“燃油车年检增加OBD检测” 等消息引发社会关注。记者多方求证了解到, 上述言论均为不实消息 (此前报道>> “史上最严车检来了”?多方回应


有网友指出当地交通运输部门要求不合格车辆需要去指定的M站维修,询问不去M站行不行?IP属地为河南、四川、湖南、浙江、安徽等地的网友反映“不去M站不给解锁”。 针对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关于“史上最严车检”的话题,记者在四川成都市一家机动车检测场外,从车辆年检代办人员那里,听到了类似说法——“今年严得很”“尾气检测很严,外面有修理厂,我可以给你找人,也不一定能过”。

在河南郑州市的一些小汽修店里,也有类似言论。


在郑州一家名为“军翔汽修一站式”服务店,维修人员的说法更为夸张。

郑州军翔汽修一站式服务店维修人员:现在“OBD”审车都过不了,十辆车有九辆半都过不去,绝对有故障,新车出厂都有故障。

看到记者将信将疑,这名维修人员还拿来了一个所谓的“OBD”检测仪,对记者所开的小轿车进行了检查。经过这名维修人员的检查, 记者所开的小轿车一共出现了5个故障码。随后这名维修人员就开始鼓动记者找“黄牛”帮助上线验车。

汽修小店判定“不过”车辆

“OBD”检测其实合格

记者了解到,在郑州市,一辆机动车的尾气检测只需要花费260元,但这名“黄牛”却开价450元包过。那么, 小汽修厂给记者的车做的究竟是什么检查?记者的车能否通过车检呢?


开着这辆已被维修人员判定“根本过不了车检”的小轿车,记者来到郑州市一家机动车检测场上线检测。一个小时后,记者被告知,车检通过了。

为慎重起见,记者又来到另一家机动车检测场,邀请检测人员对这辆车再一次进行“OBD”检查,同样显示全都合格。


“OBD”,叫作车载诊断系统,是安装在车辆上的一套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够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随时监控汽车排放系统是否超标。 为提高尾气排放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生态环境部从2019年开始,要求在机动车年检中增加对“OBD”的检测要求,“OBD”检测不合格,车主可以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然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尾气排放检测程序。

个别汽修店所谓“OBD”检测
实为偷换概念
记者在两家机动车检测场验车,“OBD”显示完全合格,那么之前在路边小汽修店的那个检测,又是怎么一回事?


机动车检测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汽修店进行的检测,实际上是对车辆所有仪器设备的扫描检测,主要是用在汽车的维修保养上面。 但机动车检测场所进行的“OBD”检测,只测与尾气排放相关的系统,并不需要这样的全检测。


看来网上曾经流传出“收音机、空调等不正常也过不了车检”的谣言,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实际上,机动车检测场根本就不会检测与尾气排放无关的收音机、空调等。这样的谣言,纯粹就是忽悠车主,人为制造车检焦虑。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高级顾问 吴东风:有人在故意扰乱这个市场,一些“黄牛”为了从中渔利,就误导消费者、车主,他从中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和方法,与检测站个别人形成了一种利益链条。虚假检测、不实检测,而且这个钱非常好挣,非常容易。

“OBD”检测不合格
并不强制去“M”站维修
为了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水平,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在用车实行“I/M”管理制度。 I,指的是英文“检测”的缩写;M,指的是英文“维修”的缩写。为了及时发现潜在的尾气排放问题,在检测I站又增加了对“OBD”的检测。 “OBD”检测不合格,要去指定M站维修,是不是真的呢?



专家指出,“I/M”管理制度中的强制修理,是针对尾气检测不合格的车辆。作为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中的前置条件,“OBD”检测出现了故障码, 车主只要考虑能够消除故障码即可,去哪儿不去哪儿和如何消除?国家并没有强制规定。

一张照片引发对“M”站的争议
一张照片前不久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照片上的内容是湖南省沅陵县一个叫作长盛尾气治理站发布的“M站尾气治理须知”。 上面说的这两句话引起网友的质疑,一句是:M站不能治理的车辆,建议去“外协站”或品牌店维修治理。另外一句是:在外面维修治理合格的车辆,需向M站缴纳每辆100元的数据上传费用。那么这两句话所说的内容是否合规呢?


按照M站开业条件的规定,当地在行政审批时,如果已经确定了M站有修理柴油车的资质,那么像喷油嘴这些设备零件都是应该必备的,不存在不能修的问题。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高级顾问 吴东风:没有标准规定可以把这活交给别人去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