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大理段氏的前任皇帝
段智兴
(一灯大师)君臣,包括点苍渔隐、朱子柳、武三通等人,都是协助汉人大侠郭靖黄蓉夫妇去镇守襄阳,帮宋朝抵抗蒙古大军侵攻的坚实盟友。
点苍渔隐、朱子柳曾代表中原武林,在大散关武林大会,连战蒙古金轮国师弟子霍都、达尔巴。一灯大师不但对两代主角,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多有武学和人生境界上的点播之恩,同时还以百岁垂暮之年,参与了最终那场襄阳决战,并担任”二十八星宿“大阵其中一个方阵的主帅,为小说中宋军击杀蒙古大汗蒙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因此,深受金庸小说影响的读者,也会当真以为段氏大理国是大宋王朝的忠实盟邦,并肩抗击蒙古军侵攻的盟友。然而,这只是小说家出于个人偏爱,对真实历史的洗白和粉饰。
真实历史中的段氏君主, 只知道大建寺庙,推崇佛教,小小国家里兴建佛寺无数,令百姓劳苦不堪。从段正明、段正淳兄弟在位时期,他们更是佞佛荒政、终日游乐,彻底沦为国相高氏一族的傀儡。
当蒙古忽必烈大军南攻大理时, 国相高氏一族不屈抵抗,壮烈殉国,而大理末帝
段兴智
及其段氏家族则屈膝投降,被蒙古人委任为大理总管, 继续治理云南中西部地区的大理、威楚、鄯阐、统矢、会川、建昌、腾越等城。
【袭总管,赐虎符,领大理、威楚、鄯阐、统矢、会川、建昌、腾越等城,自万户以下皆受节制。】
段氏家族也对让他们摆脱了此前傀儡地位的蒙古军和忽必烈们感恩戴德,此后更为蒙古人攻打宋朝,积极充当带路党,鞍前马后,不辞辛苦。
如段兴智这个首任蒙古大理总管本人,居然是为蒙古人“忠勤王事,阵没军中”,也就是跟随蒙古军进攻南宋,死于军中。古今中外千百亡国之君,能做到大理段氏这个份上,也真是稀有难得,诚为古今一大奇事也。
段兴智的弟弟段实(又名段信苴日)接任了大理总管之位。从此,在蒙元王朝统治中国时期,段氏作为世袭大理总管,并充当了蒙古人的代理人, 协助他们统治当地百姓近百年。
蒙元一朝,封藩昆明的梁王是云南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而段氏大理总管便是其最得力部属,不但受赐虎符,而且万户以下官员均受其节制。甚至可以说,虽然段氏一族丢了皇位,但比起此前做高氏傀儡的生涯,反而更有实权,也过得更加滋润。
两方势力和光同尘,共建一片其乐融融的“王道乐土”,以至于当时的云南地区,被当地文人墨客歌颂为:【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蜂屯于城垠,致川陆之百物,富昆明之众民。惟朝贡之是勤兮,犀象接迹而駪駪。如此池之趁海兮,亘昼夜之靡停。】(《滇池赋》)
然而,这种表面的繁荣,实则建立于貌合神离的浮沙之上,根本经不起风浪打击。就如同蒙元对高丽政权的控制一样,一旦中央王朝国力衰微,地方势力便自然与之分离与反目。
因此,当蒙元实力衰落后,中原汉地爆发红巾军大起义后,西路红巾军明玉珍部从湖广攻入四川,建立夏国,并于公元1363年,南下率兵三万攻打云南,夺取昆明,元朝梁王匝拉瓦尔密逃奔楚雄。
大理总管
段功
率领本部军马迎战,于吕阁关之战击退明玉珍军。随后,段功夜袭古田寺,以火攻计大胜,接着在七星关之战又彻底击溃明玉珍军,终于夺回昆明,将红巾军逐出云南。
梁王大喜,将其爱女阿盖郡主许婚段功,然而两年之后,梁王又疑心段功智略过人,或将并吞云南全境,恢复祖业,因此不顾女儿哀求反对,将段功杀死。阿盖郡主也殉情自杀。
段功与其妻,蒙古梁王府阿盖郡主
这对悲剧夫妇的故事后来被现代剧作家写成著名话剧《孔雀胆》,此后这个故事又相继被改编为川剧等多个剧种,是以颇具知名度。
段功虽有不俗的军事才干,然而他身为亡国之余,不思趁机光复祖业,却甘心为日薄西山的蒙古人效力,为其保住岌岌可危的云南一方基业,最终却被兔死狗烹,亦是令人不胜唏嘘。
段功死后,他的儿子段宝继任大理总管之位,大张旗鼓地为父报仇,和梁王府相互攻杀。 段氏军队七次击败了梁王侵攻。梁王被迫与之讲和,以洱河金鸡庙为界,平分云南。
段宝回绝梁王之诗:【烽火狼烟信不符,骊山举戏是支吾。平章枉丧红罗帐,员外虚题粉璧图。凤别岐山祥兆隐,麟游郊薮瑞光无。自从界限鸿沟后,成败兴哀不属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