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月28日,学校十次党代会胜利闭幕。本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并将“深化内部改革,营造一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部署,这是对学校内部治理能力的一次重要考验,也是对营造环境育人的校园氛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严格的考验和高标准的要求,我们迅速行动。12月29日下午,党办校办主任李武、副主任韩冰霜带领综合服务大厅工作人员赴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纳米中心”)实地调研,并与纳米中心执行主任马雷教授就中心建设过程涉及的机关行政服务等问题进行交流。
在调研参观中,马雷提到,纳米中心很多仪器设备是团队成员自己组装或购买二手设备自己维修后再二次利用的,中心的很多办公设备也是从其他单位淘汰的设备中挑选出来的。马雷提到:“我们很感谢学校在中心初创阶段给予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这个力度是很大的。”但他表示要把中心的经费都用在科研活动的“刀刃”上。马雷还笑称他在路上看到一颗螺丝钉都要捡起来收集到中心备用,用他的话说:“说不好有什么仪器维修的时候就能用上,别浪费了”。马雷坚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引导学生们面对科研要一丝不苟、潜心钻研,但是面对物质需求要避免浪费、勤俭节约。在与马雷教授的交流中,全体调研人员都深刻感受他高尚的师德风范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李武全面了解了纳米中心的建设情况,并对马雷教授团队全身心投入科研和育人工作的精神表示敬佩。就中心建设过程涉及的机关行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李武表示要以综合服务大厅建设为抓手,协调和动员机关工作人员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效率和水平,以马雷教授团队为榜样,切实做到以师生为中心,全面提升管理服务能力。他指出要通过行政服务的优化改革,努力营造尊重学生、学者和学术的校园氛围,让人才在包容、尊重的氛围中探索科学和真理。李武强调全体机关工作人员要不忘育人初心,以一流的行政服务助力一流大学建设。
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由天津大学于2015年10月批准建立,是直属于天津大学的一个新型国际化教学与科研机构。中心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董事会教授、世界顶尖科学家石墨烯电子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Walter A. de Heer教授领衔的纳米科学研究团队为基础依托天津大学深厚学术底蕴和多学科综合优势,致力于营造国际化学术创新环境所建设的新型国际化研究中心,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研究和高端科技人才培养平台。中心目前拥有一支由来自6个国家的15名专家组成的研究队伍,其中全职固定成员包括Walt A. de Heer 教授、马雷教授和Klavs Hansen教授,国际合作成员包括Markus Kindermann教授(美国)、Vitaly Kresin教授(美国)、Bernd von issendorff教授(德国)、Hannu Häkkinen教授(芬兰)、Claire Berger教授(美国/法国)、周美英教授(美国)、 Ted Norris 教授(美国)、Elisa Riedo教授(美国)、江志刚教授(美国)和Thomas Leisner教授(德国)等在内的11名专家教授(每人每年在中心工作1-6个月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