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砚倾茗惟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安街知事  ·  36岁李韦,拟任县长 ·  昨天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𝒎𝒖𝒎'𝒔 𝒕𝒉𝒆 ... ·  昨天  
半月谈  ·  大课间延长至40分钟!一地多校宣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砚倾茗惟一

关于商鞅变法(十)

砚倾茗惟一  · 简书  ·  · 2018-08-12 13:46

正文

在《商君列传》里最长的一段,就是赵良和商鞅两人的对话,这段对话里,赵良给商鞅提出来类似于功成身退的建议,商鞅不以为然。这一段对话也为商鞅最后的结局做好了铺垫。

商鞅在秦国变法十八年,其中有十年时间是作为秦国的相国,这十几年里,秦国的贵族大多都抱怨他,无非是变法让旧贵族的既得利益收到了威胁,旧贵族以各种理由诋毁商鞅,否定变法。

这一日赵良跟商鞅见面谈话,商鞅对于自己的功绩是这么说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我在秦国的变法之举,硬是将一个习俗接近于戎狄的秦国,变得跟礼仪之邦鲁国差不多,这都是我商鞅的功劳啊。甚至自比秦穆公时期的百里五羖大夫百里奚,“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贤?”

赵良就给商鞅分析了百里奚和商鞅两人的不同之处。百里奚早年是作为楚国的陪嫁奴隶来到秦国的,在秦国又穷困潦倒待不下去了才回楚国放羊,被秦穆公对楚国用计,用五张羊皮把他换回来,并拜为做秦国相国。即便官居高位,帮助秦国称霸于春秋时期,百里奚为人也从不奢侈,七八年的时间里始终施行德政。百里奚去世之后,秦国人都很伤心。

反观商鞅,是从大太监那里找机会才得以求见秦孝公的,商鞅在秦国不是为老百姓做好事,而是大肆营建宫殿,还有施行残暴的法律,个人方面,平时外出商鞅也大摇大摆,十分铺张。商鞅施行变法,更是得罪了很多贵族。赵良指着商鞅说,你的危险即将来临了,还在贪念权位钱财,甚至做着延年益寿的梦,还赶紧找个僻静的封地安享晚年,做一些积德行善的事情。万万不能继续积攒百姓和贵族对你的怨气了!否则一旦孝公百年,商鞅你的日子顷刻之间就不好过了。商鞅当然没有听从赵良的建议,赵良也言尽于此。

我们历史地看待百里奚和商鞅,百里奚所处的春秋时代,虽是“春秋无义战”,然而春秋五霸也是以仁为名,以德为昭,并且春秋时期还是以局部战争为主,各国还没有统一的能力,只能是得到一些好处就“得饶人处且饶人”,再以此来赢得诸侯的赞誉。到了战国时期,兼并激烈得多,战争场面大得多,战国七雄也都曾有很大的机会兼并邻国。从对外政治和军事方面看,春秋时期的外交基本上是讲诚信有原则的,对外军事也是“义战”的形式,即便是披着皮的,也是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的。到了战国,外交手段如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就是主流,甚至有外交手段欺诈军事手段强制的割地盟约。

秦穆公时期形势允许百里奚的仁政教化德行治理,秦孝公时期形势不允许商鞅以德治国怀柔政策。自然百里奚因为仁德,取得了秦国人的爱戴也赢得了诸侯的尊敬,使得秦国在春秋时期可以称霸。商鞅采取法治军功制度,也让秦国在战国时期开始走向强大,从中期的衰弱又重新称霸,甚至还有了统一的基础。这两人的过程和结局是迥异的,但功劳都是巨大的,可以说做法是合乎历史潮流的,在秦国的历史上都算得上奠基者之一的地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