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书有范
汇集有价值的读书感想、读书格言、书评书语,和范叔一起,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会计雅苑  ·  深圳证券交易所2024-2026年财务报告审 ... ·  2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火眼金睛:资产端财务造假识别的预警指标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书有范

中年女人的福气,全靠这2个字

读书有范  · 公众号  ·  · 2024-12-01 06:00

正文

文 | 李可沫
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人到中年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发明显,尤其是女人。


有的满脸怨气,有的死气沉沉,而有的则眉眼温柔,嘴角带笑。


有些女人一看就知道过得很好,仿佛她们自带福气,天生公主命。


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想未必。


很多有福气的女人,并非只是单纯的幸运。


而是她们走过半生,早已看透了生活,懂得合理取舍。


正如网上有句很火的话:


生活是一系列戒断反应的循环。


年轻时,我们需要不断吸收学习,到了中年却要敢于割舍,让自己更轻松自在。


中年女人的福气,不靠出身和金钱,而是全靠“戒断”二字。


01
戒断负面情绪
练就豁达心态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一位妈妈因孩子的作业没写完,她只好凌晨五点半起来陪孩子写。


结果无论她怎样反复教导,有些题孩子就是不会。


她的耐心逐渐被耗光,语调也随之越来越高。


结果转身却又看见孩子坐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她瞬间怒火中烧打了孩子,把孩子的作业和课本也撕了。


随后又狠狠地扇了自己几巴掌。


更不幸的是,一个小时后这位妈妈就因气急攻心,脑干出血离世了。


中年人的世界,真的太难了!


工作、孩子、生活,任何一项都可以压垮一个人。


但越是不顺心的时候,越不能沉浸其中,否则只会雪上加霜。


主持人李思思曾谈起,自己以前也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特别是看见孩子磨蹭浪费时间,或者浪费食物、学习资源等,她大概率都会爆发。


但后来她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情绪雷区,便会刻意去调节规避。


于是,李思思每次和孩子家人相处不愉快时,她不会再第一时间爆发。


而是先给自己和对方一些空间和时间,让彼此都冷静一下,冷静后会发现很多都是小事。


然后等双方都调整好了,没有负面情绪的干扰,大家再继续愉快地相处。


长此以往,不仅李思思自己变得更豁达从容,家庭氛围也更和谐有爱了。


生活不会因为一两件坏事走进死胡同,但情绪会。


正如“野马效应”讲述的理论:


打败我们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因为这个事情产生的情绪。


人终其一生都在为情绪买单,有好情绪才有好生活。


不做情绪的傀儡,转做快乐的领队。


自己把握生活转动的齿轮,是每个中年人的必修课。


毕竟人生是个循环,心态豁达了,幸福也就不请自来了!



02
戒断无用关系
学会自我悦纳

青春年少时,我们时常觉得维系好身边的关系,是被接纳认可的标志。


真正成熟之后才发现,多数关系都是无用的,甚至有些会不断消耗你。


博主黄满满读大学的时候,她们宿舍一共6个人,其中有四个人都孤立她,只有一个室友始终陪着她。


那时的她以为,是自己不够好,不受欢迎,所以才被孤立。


于是她尝试过很多方法,试图缓解这种矛盾,但都无济于事。


这件事也就成了她心里一直过不去的坎。


直到她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日渐成熟之后,才渐渐意识到:


即使室友们不喜欢她,但她依然可以过得很好,有不错的工作,幸福的生活。


于是,她不再困惑与另外四位室友的关系,而是更加珍惜那位始终陪着她的室友。


此外,黄满满会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用于学习、健身,自己也越变越好。


生活就是这样,看透之后才会明白:


多数关系都是逢场作戏,好与不好,喜欢与不喜欢,根本不重要。


最终都只是彼此人生中的过客而已!


即为过客,就不必太费心,合得来就处,合不来就散。


梁永安教授说过:


当你把经营关系当成一生使命,到最后你会发现付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你的时间,生命、就是这样被一点点浪费的,时间再也回不来了。


这个沉没成本,才是最隐秘的损失。


社交关系只是生活的调味剂,自我悦纳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戒断拧巴的人际关系,把自己当作花来养,你便会惊叹:


原来少了喧嚣和吵闹,自己会如此轻松自在,人生也会如此敞亮惬意。


03
戒断不良习惯
注重身体健康

曾在一档健康节目,看到个真实故事。


某天,福建一位中年女子突然头痛不已,随后半个身体都无法动弹。


女子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女子为脑内出血。


医生经过询问得知,女子平日作息紊乱,经常熬夜刷手机。


很多时候不知不觉就刷到了凌晨,早晨起不来自然就没吃早餐。


医生总结说女子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神经功能紊乱,才差点丢了性命。


人生到下半场,最丢不起的就是健康。


身体抱恙则长叹哀伤,身体健康则满面红光。


中医科学院的韩学杰主任说:


她在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因为工作忙,生活习惯不好等原因,一直身体不好。


那时候她看过很多名医,也吃过很多药,但效果都不是太好。


后来她尝试自己调节,改变饮食习惯和作息,重视运动, 结果身体真的慢慢好了起来。


后续的几十年里,她也这样一直坚持着。


如今韩学杰主任快60岁了,依然神采奕奕,她甚至说:


我现在的身体状态,比二三十岁的时候还要好。


过得好与不好,身体最知道。


每个人无论年龄大小,只要不爱惜自己身体,健康就会离你远去。


有句话说得好:“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构成健康生活的基石。”


所谓健康,不是饿了再喝水,病了再吃药,而是由点点滴滴的生活习惯构建的。


人倘若想要远离疾病,一定要戒断不良的生活习惯。


尤其是中年女人,要保持好状态,认真吃饭,好好睡觉,必不可少。


请您相信,生活中每个小小的改变,都会成为你变好、变美的根源。



04
戒断过度期待
聚焦现实生活

有人说:“人是活在期待里的动物。”


细细想来,的确如此。


多数人为了无止境的期待忙碌半生,总希望自己可以拥有更多,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主持人大冰的直播间,有位女士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她和老公都是高知人才,老公是北大的博士,她是南师大的硕士。


两个人也都拥有不错的工作,如愿在北京落户安家、结婚生子。


在外人看来,女士已经过上了北漂族梦寐以求的生活。


然而女士自己却并不满意。


因为考虑到孩子上学,为了让孩子未来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她和老公想换个学区房。


可北京房价比较高,学区房更贵,他们感觉压力很大。


导致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有留在北京的必要,萌生了想回二线城市生活的想法。


大冰老师听完她的困惑,说了一句值得深思的话:


无论我们对未来做任何的预判和假设,大概率未来都会和想象的不一样。


生活不是电视剧,可以提前策划演绎。


期待是把双刃剑,适度是动力,过度则是负累。


去年《我的阿勒泰》爆火的时候,很多人问作家李娟为什么44岁仍像个小女孩?


李娟说自己没有太大的欲望,平时不会想太多,所以生活也很轻松。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


人生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