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谈心社(ID:txs163)
“我那时候离过婚,所以觉得自己不金贵了。”
和袁弘婚后恩爱无比、狂撒狗粮的张歆艺,却在综艺节目上面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在和袁弘结婚之前,张歆艺和导演杨树鹏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两个人最终和平分手。
可离婚这件事情的影响对于张歆艺来说却远远没有结束。
后来,她面对袁弘的追求时,不断逃避退缩,因为觉得对方太优秀,自己“离过婚,配不上。”
是袁弘的一再坚持,才让她敢迈出第一步。婚前,
父亲仍然告诉她:“你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了。”
他们的婚礼足够让所有女孩羡慕,“超高颜值伴郎团”在多年后提起,依然让人记忆深刻。
但在婚礼上,张歆艺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以为我这一生,都不会再有这样幸福的时刻了。”
这其中的潜台词就是,你离过婚了,所以你不值钱了,也不配得到幸福了,你不能在选择伴侣这件事情上面过分挑剔,你应当认识到你和别的女人“不一样”。
明明是轻视和侮辱,但赞同的人却并不在少数
。
离婚闹得一地鸡毛的贾静雯,遇见幸福嫁给修杰楷的时候,被侮辱老牛吃嫩草。
在已经婚姻自由的今天,“破鞋”“二手”这样刻薄的词汇还是向女性迎面飞来。
如何炅所说,我们好像总把离婚这件事情当成女性的缺陷。当一个女性很成功的时候,会有人说,“可惜她离过婚”。
这个世界给女人修了太多轨道,男女之间“双重标准”早就见怪不怪。
波伏娃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
社会造就
的。
职场是“双标”和歧视的照妖镜。
日剧《
非自然死亡
》中,法医三澄美琴准备出庭作证,检察官却一脸惊诧:“没想到竟然是位女性。”
后来还说:“你到法庭上不用考虑多余的事,只需要参考这份材料,回答被问到的问题,就这点小事能做到吧?”
当美琴在法庭上发现疑点,对凶手身份提出质疑时,检察官更是当庭对美琴的女性身份进行贬低。
“推卸责任,这就是女性的特点。”
“把错都推到别人头上,感情用事地责备对方。”
因为“是个女人”,所以直接被默认为“没有能力,只会添乱”,连了解的环节都跳过。
职场之外的领域,类似的偏见也不在少数。
有学者把一口大锅扣在了“剩女”头上,将“剩女”和房价联系在了一起:剩女多的城市,房价一定会上涨!
她们疯狂买房的原因是要“
消除因为结婚较晚造成的心理不安。”
观察者网
《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罗琳出版第一部小说时,出版商做的最大修改是把作者的名字从“Joanne Rowling”改成了“J.K. Rowling”。
因为出版商认为,一眼就能看穿的女性身份会影响她作品的销量。
学术上,女性同样要面对歧视。
去年10月,浙大社会学系教授冯钢的一条微博引起热议,他在微博中对研究生男女比例严重倾斜感到失望,因为他觉得:
女生读研大多是混个文凭,有心走学术之路的都是男生。
在一份媒体制作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里,没得挑的“女博士和女强人”几乎处于“相亲鄙视链”的最底层。
《中国相亲价目表》 / 凤凰Weekly
社会为女性的人生
划下了无数条条框框,但最可怕的是,
不少女性心甘情愿活在限制中,并且一直试图用这些条框再限制其他女性。
明明自己是女人,却一心贬低女性,维护“男尊女卑”的思想。
电视剧《金婚》中,婆婆看到儿子在洗碗,觉得无法接受:“你在这里(厨房)干什么?”
然后回过头对儿媳说:
“男人是干大事的,不能被家务琐事分了心。”
“家务是女人的事情”,更多的升级版“女德”思想如今也有巨大的市场。
去年6月,“女德班”洗脑演讲红极一时:“男人谈大事,女人不能插嘴;穿的少,容易不孕;被家暴一定要忍……”
“女性就等于柴米油盐,厨房是她们唯一可以在家里展现自我价值的地方。”
可是,正如《非自然死亡》中,美琴在庭上反驳时说的,
“身为女性也并非自我选择,你出生的时候亲自选了性别吗?没有人能自我选择吧?”
性别永远不应该成为贬低侮辱女性的理由。
所幸,这是一个女性不需要学习三从四德的时代。
知乎上曾有网友提问:“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女人不着急结婚了?”
高赞回答提到,因为在当今社会,很多女性觉得婚姻对于自己其实是一笔赔本买卖。
她们不再需要依附于男性才能获取生存资本。如今的婚姻更像是场互惠互利的投资。
当手握筹码的女性不能确保这场投资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价值时,她们当然有权选择一开始就终止。
尼日利亚作家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曾在演讲中谈到,自己和母亲在性别上存在分歧:
“我们对性别的观点很不相同,她认为有些事情是身为女人的本分,比如时常点头、保持微笑,即便不想这样;
比如懂得适时妥协示弱,尤其当和男人相处时;比如要结婚生子。
做这些事情可以有很多理由,但绝不是‘因为你是个女人’。
所以,永远、永远不要因为‘你是个女人’而去做什么或放弃什么。”
你可以结婚生子,热爱厨房,但这应该是因为爱和兴趣,而不是因为“你是个女人你应该这样”。
你也可以在职场上、学术上尽情展现才华,只要你愿意,决不要因为“你是个女人你怎么能这样”而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