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熵材料性质表征——布鲁克纳米表面部解决方案
熵是热力学基本概念之一,熵增定义了宇宙演化的方向。科学家们利用多种元素复合提高形位熵来合成高熵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特性,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布鲁克的纳米表面事业部(BNS)关注材料表面分析测试,在高熵材料性质表征上提供了多方面的表征手段。
布鲁克三维光学轮廓仪在显示屏幕领域的应用
液晶显示、有机发光显示和LED屏幕等屏幕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生活的习惯,大大提高了生活的品质。鉴于这些技术的重要性,大量的资金投入产业之中,而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形貌粗糙度和关键尺寸的管控是极其重要的。布鲁克三维光学轮廓仪作为微观形貌精密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显示屏幕领域之中,在产品无损测试、测试的精度和速度、尺寸分析的全面性、操作和分析自动化等方面为显示屏幕的研发生产助力。在本次网络研讨会上,柳庆博工程师将通过实例为大家讲解布鲁克三维光学轮廓仪在显示屏幕领域的具体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力学上的应用
生物力学是一种有关医学、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和力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生物材料例如蛋白质、细胞、组织或者器官在受到机械作用力
后发生的相应。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对活性生物样品进行实时的力学刺激和形貌成像。本次讲座将介绍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力学上面的各种应用。
超分辨红外光谱生物学表征——
NanoIR
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红外吸收光谱表征一直是生物学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与成分分析、药物输运、蛋白结构、酶促反应等领域。然而传统的反射红外与纤维红外技术仅能达到几个微米的空间分辨率,极大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应用。基于光热诱导共振
(PTIR)
的纳米红外技术
nanoIR
,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实现了
10 nm
空间分辨率下的化学光谱采集与分析。通过
Nano IR
技术,研究者可以对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甚至组织在不同尺度上对感兴趣的微区进行红外光谱采集,或对感兴趣的区域进行红外吸收成像的研究。超分辨的空间分辨率、更快的光谱采集速度,可解析的红外光谱,
NanoIR
为生物学在微纳尺度的化学分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方法。
纳米红外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表征应用
开发新型高效、长期稳定的太阳能光伏材料、光电催化材料、发光材料是新能源技术的热门方向。纳米尺度下的化学信息表征对于理解新能源材料的物化性质和优化器件界面缺陷,进一步提升能量转化效率、器件长期稳定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讲座里,我们将介绍布鲁克新型纳米红外原子力显微镜的技术特点及其对新能源材料的纳米化学信息表征的重要作用。我们将结合钙钛矿光伏材料、单颗粒催化材料等多个具体案例,详细说明纳米红外技术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新能源材料的界面微区成分和稳定性、异向催化活性等重要课题的有效帮助。
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2020年继续携手,相聚布鲁克应用系列讲座,互相学习交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