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有一个让所有妈妈都犯愁的问题:
教育部门规定
8月31日前满6周岁的儿童可以上小学
出生日期晚一天都不行!
因此,妈妈们最怕生处女座宝宝,
甚至有的赶在9月1日前剖腹产,
就怕宝宝晚上学一年。
但是这几天,
有关
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期有可能调整
的消息,
在社交媒体被刷屏了!
2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里面明确提到:
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也就是说,
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小学入学铁定的截止日期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尽管各省目前没有明确说法和新政策,
但家长们对此已是极高的关注度。
有网友说:
同龄上同年级最好,
应该改12月31日截止:
@顶级室内高尔夫yunyida:
好事啊,孩子可以提前上学了。8月31日这个时间,孩子差一个年级呢。
@行动派水晶:
这也是一种改善国民焦虑的方式
@呵呵哒哒_呵呵哒:
改了最好!为了这个我上了两个学前班。
@苏s_s京:
六周岁上小学挺辛苦的……一二年级的时候,岁数不满的孩子会比大的落后很多。截止到1月1号更合适。
@Grace:
入学应该12月31日,同一年出生的可以入学,至于月龄小不想上学的,可以自己选择多等一年,这样比较合理!
@谁家的小狗狗:
为什么要规定月份?同一年的就不能都可以上学,九月跟十二月就差三个月而已嘛!
也有网友觉得,
既然定哪天都会有争议,
那就别改了:
@信风信风:
切,难道元旦之前就不会有人剖了?不管定哪天总归有个临界点的,再折腾也是白折腾~~
@天天有爱:
8月31日后出后的小朋友迟一年上学,其实是名正言顺、最幸福的一年。
@小菜太白:
费心算的日子怀孕,就为了早上半年生,你告诉我不用计较了。说好的信任呢。。
@-墨琢-:
晚上一年就晚上一年呗。儿童发育快,差一岁能有很大差距,晚一年上学反而在同学中更有优势。
“法律对孩子入学年龄的规定是经过反复论证、有其科学依据的,我们不赞同孩子过早入学。”天津市和平区某学校张老师表示。
事实上,也有许多这样的家长:孩子还不满法定入学年龄,他们就希望将孩子送入学校。“这并不一定是好事”,张老师说,
四五岁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成熟,理解能力跟不上。更具体来说,孩子做“大动作”——跑、跳、蹦的能力比不上大一些的孩子,做“小动作”——手指做精细动作的能力也不行,上课时肯定受影响。
“
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别看年龄只差了几个月,区别很明显。
”张老师说,“年龄过小的孩子很难处理好跟同伴的关系,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当然,孩子过晚上学也不妥,这会让孩子在以后与同龄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目前,山东省教育厅对于新政策,
还没有出台一个明确的政策,
具体怎么实行,
还要根据省内的具体情况来定。
“8月31日前须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
规定从何而来?
我们先来看看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说了什么:
○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
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 要高度关注接受“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训机构教育的学生,对于因身体健康等原因确需缓学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向县级教育部门提出申请,获批准后方可缓学,
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
其实,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的有关规定,在《义务教育法》里早有规定。
但具体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的说法,还是较为少见。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施行,2015年修订)
凡是
满6周岁的儿童
,不分性别、民族、种族,
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根据《义务教育法》制定,1992年实施)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
,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
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有关专家表示,看孩子是否适合上学,应从四方面入手:
●
第一,要看孩子的聪明程度是否达到了同龄人的水平
,如算术、识字、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是否与其所处年龄相当;
●
第二,要看孩子是否有足够的注意能力。
儿童时期,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年龄小的孩子注意力就不会太集中,上小学后,教师讲课一个知识点一般在10分钟左右,那么也就要求上学的孩子注意力能坚持10分钟左右;
●
第三,要看孩子是否有足够的自制能力。
小学课堂较幼儿园课堂要正规得多,在小学课堂上孩子不能想玩就玩,想走神就走神,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制能力会影响课堂听课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