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你要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20-01-05 14:00

正文



所谓的“教育正确”究竟是什么?

好书千千万,好的教学方法数之不尽,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应有尽有,可时间只有这么多,精力只有这么点儿,该怎么分配?


钱儿妈讲过一个案例:

四月初的假期,我带俩孩子去书店,儿子照例是一脸陶醉地趴在地上看书。临走时,他挑了两本厚厚的章节书,老老实实地把喜欢的几本漫画都放回到架子上。

我知道他是投我们所好,便问他为什么不要漫画了。他很诧异地抬头:“我以为你们不会给我买漫画了,因为老师找你谈过话,说我不能总看漫画,对写作有影响,让我看带字的书。”

我和韩先生相视一笑,拖着他去寻回那两本被他犹豫数次才放回到架子上的漫画。

第二天,儿子很早就醒了,爬起来就抱着书继续看。早餐时,他突然问我:“妈妈,对于写作,你有什么建议?”我一愣,问他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

儿子说,“既然你们还让我读漫画,那我得为写作作出一些努力,这样才公平。”

后来,儿子的绘画老师说他画画下笔果断不犹豫,而且特别有创造力,我会想这么多漫画真是没白看。可当他们去书店时,钱儿妈又会本能地想,买的书字越多,图越少越好,这样才是提高阅读水平的方式。


她就这样拧巴着,时常禁锢在所谓的“教育正确”中。突然有一天,她幡然醒悟,意识到我们作为“过来人”,从小在“不许偏科”的督促声中,几乎无一例外地依然会或多或少偏向某一方面,无法自控。

但做父母以后,我们也总是不允许孩子偏科或者出现短板,希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语数外及特长样样精通,缺什么立刻补上,分秒必争,根本等不及孩子先纠结后舒展,先碰壁继而奋起,更由不得孩子失败。


正确的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

不是时常灌输着“一招不慎。 满盘皆输”,不是把人生当作一盘棋,因为人的一生,不止一盘棋,输了这盘赢了下盘。想通之后,正确的教育只剩几个字:该努力的,自当坚持。

钱儿爸说,我们一再在书中强调的点是,单纯地寻找育儿所谓方式和方法手段,远远赶不上做父母的有一个坚定的育儿理念或者信念的支撑,就是四个字,回归养育,让父母寻求如何先放下自己,比如:

遵从父母的意志还是孩子的志愿?这是个问题!
影响孩子的,是你明明知道却不在意的……
你训孩子的那些话,往往用在自己身上更合适。
珍惜被孩子抓住“小辫子”的那些时刻。


越看越觉得,在养育路上,他们的每一个小总结,实际上都可以适配到我们的很多日常。

比如说,最近在热搜上讨论度居高不下的杨烁事件,杨烁跟包贝尔吐槽说杨雨辰不爱搭理他,包贝尔带点讽刺意味地说了一句:“别惯他!”


一点小小的事儿,其实就能看出来,如同钱儿妈所说, “孩子也不傻,你压迫他们,他们有的是办法对付你”。

今天推荐的书就是来自钱儿妈钱儿爸的《没有教不好的孩子》,他们如很多父母一样,也会为孩子抓狂,但是他们的反思也值得父母们学习:

比如,孩子哭着闹着要父母讲故事,问父母问题时,正常成年人都会先耐心,然后在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问题下崩溃,钱儿爸崩溃后,他的反思是“在孩子渴望求知的阶段,我拖了后腿”。

比如,在父母为孩子学习滑冰付出了不少努力,最后孩子跟父母“作对”就是不愿意学下去时,正常父母的反应大约是“绝望”,但钱儿爸钱儿妈在经过考虑后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但孩子在几年后自己意识到与同龄人的差距时,继续学起从前的技能……


这本书里,每一个都是父母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帮孩子养成持续性阅读的习惯?怎么帮孩子克服倦怠情绪?怎么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独立的人格?总而言之,在育儿路上遇到的坎、绕过的弯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都搁在这本书里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