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尔滨日报
洞知大事,趣味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最大冰上乐园收官 浪漫记忆待重逢 ·  昨天  
哈尔滨日报  ·  受天气影响,省内多条高速封闭或限行 ·  昨天  
哈尔滨日报  ·  含“金”量更高!多地公积金政策又上新 ·  昨天  
哈尔滨日报  ·  64位白衣天使全天候值守,118次修订织成牢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尔滨日报

64位白衣天使全天候值守,118次修订织成牢固医疗卫生体系|“医”路护航亚冬会:一时不误,一步不错

哈尔滨日报  · 公众号  · 黑龙江  · 2025-02-16 19:49

正文


“哈尔滨的医疗服务在亚冬会历史上堪称一流,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冬奥会。 ”14日,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世界泳联主席侯赛因·阿尔穆萨拉姆在亚奥理事会与亚冬会组委会赛事总结新闻发布会上点赞亚冬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从进驻开闭幕式场馆开始筹备工作到闭幕式结束,为期半年的时间里,64位白衣天使投身其中,为亚冬会开闭幕式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健康保障兜底:一个馆、一条心、一起拼


舞台上,数千名开闭幕式演员夜以继日地排练;场馆内外,数千名开闭幕式工作人员不分昼夜组织调度。“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在为亚冬会开闭幕式上的每一个细节殚精竭力,外伤、突发疾病等随时发生,我们医疗卫生组的职责就是24小时为场馆内外的每一名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做最强有力的兜底。” 哈医大一院门诊部主任兼医疗卫生经理王立成告诉记者。

2024年8月15日,开闭幕式场馆医疗卫生组正式组建,从哈尔滨医科大学、市卫健委、哈医大一院、市急救中心、市疾控中心、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及平房区疾控中心抽调64名素质、技能等首屈一指的业务骨干。

时间就是生命。为了更加高效地开展诊疗工作,医疗卫生组根据场馆特点,设置8个医疗点、4个医疗站、2个医务室、1个调度室,对接1个定点医院,实行“点-站-室-院”四位一体、协同互补诊疗救治机制。

数十次演练: 118次修订织成牢靠医疗体系


“我们的演练,正如上战场前的排兵布阵,精准到每一步操作,迅速到每一次反应。”哈尔滨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兼医疗卫生组副组长张珣说。处置突发,没有重来的机会,这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竞赛,更是一场仁心与责任的考验。事虽未至,预防为先。

“患者症状胸闷、胸痛……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初步诊断为急性心梗……请立即协调交警部门开辟绿色转运通道到医大一院急诊就诊……”从内部的急诊急救、医疗救治、应急转运,到接受北京冬奥会专家培训,再到公共卫生事件演练,数十次的演练、复盘总结,医疗卫生组共发现118个在流程、转运以及协调方面的问题。接下来,经过一次次的整改、打磨、推敲,终于织成了一个牢靠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战场上”: 一刻不停、 一时不误,一步不错


精心的筹备和反复的演练打磨,换来的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游刃有余。

2月7日19时,正值亚冬会开幕式进行时,一位负责拉运亚冬会开幕式演员的大巴车驾驶员突发心脏病,出现了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医疗卫生组专家的初步诊断为心梗,急需到定点医院进行紧急救治。驾驶员被立即抬上救护车,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对驾驶人进行监护,吸氧,开通静脉。交警部门联动,出动警车带队,使用绿波,沿着最优路线,将120急救车以最快的速度带引至医大一院南岗院区亚冬会内科诊室,全部过程仅仅用了十几分钟。经过诊断,医生发现患者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与病人家属沟通后立即进行了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植入1枚支架。22时16分,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一场生死危机,化险为夷。

一男演职人员左侧胸痛,诊断为气胸,120立即就位,交警部门带引护送,到达定点医院。蒙古国运动员突发头痛,全面检查,开药……截至亚冬会闭幕,医疗卫生组对演职人员、工作人员开展全时段医疗保障工作,共接诊各类患者1010人次,经救护车转诊至哈医大一院诊疗14人次。全力保障开闭幕式场馆的医疗服务与定点医院间的救治高效运转、无缝衔接。

这一次次的有惊无险是64位白衣天使的默默付出和守职尽责。沈悦是哈尔滨医大一院的一名护士,完成医院的工作后,她便来到医疗卫生组。当记者问她是否很累时,她却这样回答:“每当我处置的一些扭伤、摔伤的演员,嘱咐他们要静养休息时,他们的回复都是‘没事,继续排练能挺住’。这里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我们用这样的方式互相激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