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法院重要司法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高法  ·  津小法有话说 | ... ·  6 小时前  
天津高法  ·  津小法有话说 | ... ·  6 小时前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  盗用身份证,“贷”价惨重! ·  2 天前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  盗用身份证,“贷”价惨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最高人民法院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更加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访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明耀

最高人民法院  · 公众号  · 法律  · 2025-02-23 11:48

正文


图为河北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明耀(左二)在邢台市深入基层人民法庭调研。


2025年1月21日至22日,最高人民法院调研组深入河北法院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当面听取基层代表和一线法官心声和期盼,看望慰问基层困难干警,就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提出要求。日前,围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更加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话题,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明耀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最高人民法院调研组将河北作为2025年的“第一站”,并给予“刚开年就展现出只争朝夕的奋斗劲头,非常可贵”的肯定评价。请问,河北法院在贯彻落实调研组要求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黄明耀: 2025年1月21日至22日,张军院长率最高人民法院调研组先后来到邢台市襄都区人民法院、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石家庄金融法庭、河北高院调研,这充分体现了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对河北法院的关心和支持。河北法院全体干警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河北高院先后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全省法院工作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严格对标对表,逐项研究落实意见,制定5个方面28项具体措施,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并纳入全省法院工作要点和政务督办内容,确保各项要求落地见效。

记者:最高人民法院调研组强调,要一体融合推进党的建设和业务建设,通过二者相互促进,不断提升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意识和能力。河北法院在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明耀: 近年来,河北高院坚持守正创新、深耕细作,在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上进行积极探索。一是以创建党建品牌为牵引,精心提炼“冀法红·铸天平”机关党建品牌,搭建以机关党建总品牌为“纲”、32个支部子品牌为“目”的机关党建品牌体系,丰富拓展一系列“冀法红+”创建载体,比如“冀法红·大讲堂”“冀法红·青年学”“冀法红·志愿行”等,形成“抓党建、树品牌、促融合”的生动局面。二是以完善考核机制树导向,坚持“党建围绕办案来开展,办案以党建为统领”,建立健全更加符合审判规律的机关党建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做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三是以推动发展成效作检验,把落实重大任务、重点事项作为检验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试金石,坚持“机关+系统”“院内+院外”联建共建,深入开展“一支一项”“对上联建”,精心举办“太平花开”全省法院党建典型案例推介会,推动将党建成果转化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际成效。

记者:2024年,河北法院聚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预防,全国首创“一案两卷”工作机制。请介绍一下相关工作情况。

黄明耀: “一案两卷”工作机制,是指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时同步建立“审判卷”和“保护预防卷”。2024年5月,河北高院出台《关于未成年人案件组立“保护预防卷”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组立“保护预防卷”案件范围、实施原则、工作要求、质效科学评价等内容,坚持“特殊、优先、双向、全面”保护原则,健全未成年人权益提示、法庭教育指导及判后回访等机制,引导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健康发展。

该项工作先期在6家中院及35家基层法院试点运行,对审结的370件未成年人案件实现“应当进行的保护预防工作”全覆盖,并根据个案需要启动法律援助82人次,进行帮扶观护237人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739人次,制发司法建议25条,法治宣传教育覆盖近10万人。工作开展以来取得良好效果:一是增强司法保护实效,在具体案件所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实际问题上下工夫,确保保护成效看得见、可检验;二是推动工作精准发力,针对案件反映出的家庭教育方面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量体裁衣”实行分类指导;三是助力社会综合治理,紧盯案件审判前、中、后三个节点,确保庭前权益提示做到位、庭中法庭教育指导做到位、庭后(判后)回访做到位,有效预防涉未成年人的“小问题”演变成“大事件”,减少涉未成年人“民转刑”“行转刑”案件发生。2024年12月,在全省法院全面部署推进,努力提升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治理能力水平。

记者:为推动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河北法院开展了执行规范化建设工作。请介绍一下相关的举措和成效。

黄明耀: 执行工作事关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的有效提升,是维护公正司法的“最后一公里”。张军院长在调研时特别强调,要深化执行领域改革,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河北法院坚持以执行实施案件规范化管理为主线,健全长效机制,2023年10月,河北高院就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执行实施案件规范化管理的办法(试行)》,将执行工作按照立案、集约化事务办理、常规执行、集中执行、案件评查与归档五个阶段进行严格流程管理,并在28家法院试行。试点法院取得明显成效后,自2024年10月在全省法院推广实施。同时,河北法院紧盯群众在执行领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新开展执行案款“四个线上”管理模式和民事执行案件暂存款公示制度,案款平均发放时间缩短10天;认真组织开展违规结案专项整治行动,案件结案更加规范,严把终本案件入口关,首执终本案件下降31.5%,执行质效得到显著提升。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记者:史风琴 | 通讯员:李隆宇 | 摄影: 王光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