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理测试
国内最有趣的心理学新媒体,分享最实用的心理学知识,聚集最热门心理学测试,给你最温暖的情感治愈,看漫画,读故事,聊心事.....这里是你心灵最好的归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单心理  ·  把「内耗」变成「成长力量」的有效方式 ·  昨天  
简单心理  ·  为什么我们相爱,却无法一起生活? ·  昨天  
简单心理  ·  「一上班就浑身难受」说的是你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心理测试

一场夺取一万多人性命的雾霾,几乎让最高领导人下台……

心理测试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1-07 18:53

正文

文 | 发现君

来自公众号:发现澳大利亚

微信号:Go_Aussie



不知从何时起

大家的朋友圈经常被雾霾刷屏

发现君抬头一看

天空澄碧、纤云不染

远山含黛、和风送暖



手机实拍、无滤镜、纯素颜


想象得到

穹顶之下的中国,早已是

但闻车马喧,不见行人面了




许多人都充满疑问

中国的雾霾究竟什么时候

可以完全治理好?




恰好发现君最近看了一部高分热播英剧

《王冠》 (The Crown)

该剧 讲述了伊丽莎白二世与丘吉尔在二战后

重塑英伦的故事




该剧第四集正好讲述了历史上著名的

1952年伦敦毒雾霾事件




这场导致 1万2千人 丧生的毒雾霾

真的如剧中的标题一样

天灾 吗?

还是 人祸



1952年,伦敦警察


剧中提到早在 美国发生多诺拉烟雾丑闻

英国环境部门就建议政府

在伦敦周围设立清洁空气区




但这一提议被丘吉尔 置之不理

在他看来, 不计代价地烧煤

才能维持 二战后经济形势良好的现象




雾霾袭来的第一天

人们清晨醒来后

发现 整个伦敦 已经被雾霾所吞噬



随着雾霾的加重

不断有民众出现身体不适

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包括 年轻的伊丽莎白女王 在内

但人们依然认为这只是一场天灾




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也认为蔓延在伦敦上空的雾霾

只是天灾,而需要做的就是 等风来

他认为雾霾就如同刮风下雨的天气

时好时坏,早晚会过去

他坚持发电站及烧煤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远远大于对空气的担忧




丘吉尔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他带领英国走出了二战的危机

发展经济是战后英国首要目标



同时别忘了

英国从19世纪开始就被称为 雾都

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

还在为机器和烟囱骄傲

甚至把雾霾当作进步的象征

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

这是发展中的一点小代价

甚至游历伦敦的 印象派画家莫奈

就迷恋这里的雾霾

勾画出了迷幻的色彩


莫奈笔下的伦敦


莫奈强调一定要忠实描绘自然

即便是飞逝的片刻也要尽力

在画笔下做完整的重现

所以毋庸置疑

这就是当时的伦敦

整座城市都笼罩在

昏暗、弥重、阴郁的天气中


莫奈的伦敦国会大厦系列


而当雾霾持续到第四天

已经有许多人生病住院

整个伦敦已经混乱不堪




丘吉尔秘书的闺蜜

因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往医院

面对医生的质疑

秘书想把真实的情况反馈给丘吉尔

可是不幸却发生了

出门的一刻,因为能见度太差

她在雾霾中被车撞死了




一直坐视不理的丘吉尔

赶到医院,看到年轻的秘书英年早逝

目睹民众正饱受雾霾的摧残




加上女王伊丽莎白

即将要求他 下台 的压力

才痛下决心及时行动

成立调查员委员会

对雾霾的成因进行彻底的调查




雾霾持续了五天后

伴随着一缕阳光的到来而逐渐散去

丘吉尔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是他的救命稻草

他保住了首相之位




可光明虽然来临

照亮的是更多的黑暗

在这短短五天内有 4千人丧生

更有 1万2千人 因后续并发症死亡




意识到不是天灾

而是人祸的民众们

开始逐渐觉醒

让政府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下

不得不开始彻查和治理

相关提案也不时出现在国会中

经过四年的讨论

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

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郊区重建

1953年,一对情侣戴着口罩在户外约会


同时 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用灶

减少煤炭燃烧、改天然气、冬季集中供暧

违反规定的人

严惩10-100英镑罚款或3个月监禁

1959年1月29日的利物浦街车站


1968年,英国又增加补充性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

以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严格约束

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

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



1962年12月5日的摄政王街


治理雾霾并没有一帆风顺

空气清洁立法也经过了 一番曲折

伦敦毒雾霾发生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