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态环境科学
最新学术成果与讯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2024跨境电商“百强榜”》候选名单出炉 ... ·  14 小时前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7日鸡蛋收盘价 ·  昨天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铁路12306崩了?马蜂窝发布国内首个省级旅 ... ·  2 天前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直播带货又“翻车”!辛巴公司被罚175万元 ... ·  2 天前  
电商头条  ·  马云突然现身,地点很意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态环境科学

Nature|卫星并不是甲烷监测的灵丹妙药

生态环境科学  · 公众号  ·  · 2024-12-12 08:58

正文

转自:ESE期刊

准确跟踪甲烷排放对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至关重要。这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其排放源多种多样,包括石油钻井和农业。但是,寻找和量化这种气体本身就具有挑战性。


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甲烷监测系统。最近,关于卫星的讨论甚嚣尘上。为此,今年3月,MethaneSAT卫星被发射。一些人称其为环境监测领域的大事件。


作为一个在卫星系统方面工作了几十年的人,我可以理解卫星的吸引力。卫星能够覆盖广袤的陆地,捕捉其他手段难以监测地区的数据。


但在我们过于得意忘形之前,需要停下来认真考虑一下卫星究竟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不能做什么。虽然卫星可以提供有关甲烷排放的重要信息,但它们并不是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有限的空间分辨率、大气干扰和识别具体排放源的挑战往往会影响卫星的有效性。


卫星广泛的空间覆盖往往以精确度为代价。以二叠纪盆地为例,这是美国西南部一个石油和天然气产区。管道网络和储存设施等基础设施相互重叠,再加上不同的地形、波动的天气模式和多样化的土地用途,使得具体的排放源难以确定。


天气模式会干扰卫星读数,近海排放物经常被遗漏。鉴于海洋占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这可不是一个小疏忽。


众多大型卫星项目的管理经验告诉我,有时,遥感数据提出的问题比它回答的问题还多。这就凸显了辅助监测方法的必要性。


为了验证研究结果并找出漏洞,卫星必须与地面人员相配合。过分依赖卫星数据而不加以证实,有可能会造成描述不完整,甚至不准确的后果。模拟数据不应取代实地观测。


这种多方面的策略可以提高甲烷监测的精确性,这意味着决策是建立在准确、全面的数据基础上的。必须做更多工作,以确保部署最精确的方法,并将资金投入到最有效的技术上。


这意味着要对MethaneSAT等任务采取更现实的方法。该卫星是由美国环境保护基金、哈佛大学和新西兰航天局合作研制的。与以前的甲烷监测卫星相比,MethaneSAT是一次技术升级。这些卫星包括GHGSat(一系列监测工业源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卫星)和欧洲航天局的哨兵-5号前兆卫星,后者是哥白尼计划的一部分,配备了检测各种大气气体的设备。然而,存在一些挑战可能会影响其数据。


云层和天气条件会掩盖排放物,而且无法在夜间进行测量。在人口稠密地区,很难将排放物归因于特定来源,而在森林茂密地区或高纬度地区,数据处理和判读方面的挑战阻碍了探测工作,因为在高纬度地区,阳光反射减少使测量变得复杂。


MethaneSAT无法监测水体上空的甲烷排放,不过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完善这一方面,如通过观察水面反射的阳光来监测近海甲烷排放。在农业方面,MethaneSAT很难区分牲畜和湿地的甲烷排放。


为了提高MethaneSAT的准确性,其数据应与地面和空中工作相结合。地面团队和永久性监测站可以核实排放量,而无人机和飞机则可以在特殊地区提供所需的覆盖范围。算法和机器学习可以融合卫星、航空和地面数据,以实现更精确的排放归因。技术进步可以实现夜间和近海监测。


因此,真正的工作是在地面上进行的,在那里才能切实解决问题。例如,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正在与顶尖人才合作,加快技术创新(包括卫星),以监测和减少甲烷排放。该行业还在当地部署了反应小组,以迅速发现和修复漏洞。


总而言之,我担心的是,在我们急于利用卫星监测的时候,我们会忽略真实的情况。甲烷监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够覆盖所有角度。要想有所作为,我们需要一种平衡的方法——既重视从高空俯瞰,也重视在地面进行细致、精确的工作。因为归根结底,甲烷监测太重要了,不能只靠单一的工具。

原文以“ Satellites are no silver bullet for methane monitoring ”为题发表 于《自然》(Nature)的全球视野(World View)版块。



Author: Lorna Finman

Publication: Nature

Publisher: Springer Nature

Date: Dec 10, 2024

Copyright © 2024, Springer Nature Limited


本订阅号为非营利性传播媒介,如信息来源认为本文不宜翻译并传播,可在后台留言联系订阅号运营者删除。

(转载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侵权必删)

投稿、转载、合作、 申请入 群可在后台留言 (备注:姓名+微信号)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点击 下方超链接阅读16个栏目推文】

1 .【直播】 9 .【院士】
2 .【 视频 10 . 【综述】
3 .【健康&毒理 11 .【写作】
4 .【 12 .【Nature】
5 .【 13.【Science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