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武次位面
《军武次位面》节目官方公众号,军事文化的推动者,军迷每周的节日
51好读  ›  专栏  ›  军武次位面

揭秘王铭章死守藤县:大刀是吹出来的,近战全靠手榴弹

军武次位面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3-10 19:19

正文

大刀向鬼子们都头上砍去!艰苦的抗战时期因为弹药缺乏很过中国军队有装备了大刀,那么大刀对刺刀的战斗到底如何呢?



王铭章,四川新都县人,辛亥革命的时候就参与了四川保路运动,之后又参加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中,他因为作战勇敢,被提拔为连长,又在随后的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迁,并于1935年出任41军122师师长。



在台儿庄战役之前,由于在太原会战中的损失没有得到补充,王铭章的122师虽然辖两个旅,但是每个旅只有一个团,兵力十分不足。该师第731团第1营居然没有一支枪,是个徒手营!电影《兵临城下》中的苏军两个人拥有一支步枪的剧情纯属虚构,但是抗日战场上的川军有整编制的部队没有枪却是真实的历史。就是这么一群连步枪都没有军队,却要阻止一万多从飞机重炮到掷弹筒机枪一应俱全的日军。可以说,滕县保卫战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成为一场悲壮的战斗。


▲41军代军长兼122师师长王铭章


▲汤恩伯麾下的第20军团正在通过津浦线开赴鲁南


1938年3月16日上午6时,在滕县城外的日军步兵第10联队长赤柴八重藏发布了《赤柴作命第九号》 :要求配属的支那驻屯重炮兵联队第3大队和野炮兵第10联队第1大队在夏村附近展开,做好攻城准备;步兵第1大队在一个重机枪中队,一个步兵炮中队以及一个速射炮中队的支援下向滕县东关发起进攻;步兵第2大队向城南迂回,务必切断津浦线;卫生队在夏村开设包扎所,以上准备在7时之前完成,8时发起进攻。


▲日军改三八式野炮


▲ 日军九六式榴弹炮


上午8时,日军12门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6门改三八式75毫米野炮开始对滕县东关和城内开始破坏性射击,滕县城陷入火海之中。


日军在轰击了两个小时后,在东关城墙炸出一个缺口,第1大队在重机枪的掩护下开始冲锋。守卫东关的731团1营在营长严翊的指挥下,利用昨晚刚刚补充的手榴弹,同日军展开了惨烈的近距离厮杀。不过在近距离作战中,中国军队更为依赖手榴弹而不是白刃格斗。因为当时中国士兵的身体素质远不如日军士兵,而且日军从日俄战争后就非常强调刺刀战,所有士兵都刻苦练习过拼刺技术,所以在刺刀战中,中国军队往往处于绝对的劣势。


这就要提到一个目前几乎所有抗战影视剧和电影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所谓威力无比的大刀队。抗战中首次投入,也是名气最大的大刀队是长城抗战上的29军大刀队。



▲长城抗战上的29军大刀队


1932年3月9日,喜峰口前线,日军第14混成旅团先遣队攻克喜峰口的第一道城门。29军109旅长赵登禹下令218团组织300多名大刀队夜袭日军的辎重队。这次夜袭,29军宣称毙敌500余人,自身伤亡百余人。但实际上,根据日军战报,他们只有6个士兵死伤,30多牲口死亡。虽然日军一直有隐瞒伤亡的恶习,但日军损失不大这一点,可以从日军后来的表现中看出端倪。如果日军损失惨重,则肯定会停止攻击甚至后撤。可第二天,日军在没有任何补充的情况下继续猛攻第二道关门。由此可见,9日的夜袭并没有给日军造成多大的损失。


▲29军109旅长赵登禹下令218团组织

300多名大刀队夜袭日军的辎重队


10日上午11时30分,喜峰口第二道关门失守。赵登禹要求特务营组织大刀队必须收复第二道关门。大刀队经过肉搏战虽然收复了第二道关门,但是死伤400余人,无力继续进攻。入夜,宋哲元决定组织大规模的大刀队夜袭日军。他命令赵登禹率领217团、224团、特务营、218团1营从潘家口夜袭日军右翼;佟泽光率领226团、218团夜袭日军左翼。由于缺乏弹药,赵登禹命令只能用大刀砍,除非万不得已绝不开枪。这次的夜袭成为了最著名的“大刀队夜袭”。


▲最著名的“大刀队夜袭”


这次夜袭并没能收复喜峰口。在冯治安、张自忠给宋哲元的电报中,这一战果变成毙伤敌三四千人。但实际上,被夜袭的日军只是步兵第27联队第1大队和步兵第28联队第2大队,实际作战的步兵不足2000人。就算算上3月15日赶到的步兵第5联队第2大队,日军的总兵力也不到3000人。


而且日军第14旅团长服部兵次郎战后撰写的《热河作战》中记述:日军在这次规模浩大的夜间肉搏战的损失只是阵亡12人,重伤24人,轻伤23人。这个损失是否准确不得而知,但是第二天日军依旧继续猛攻,而29军兵力却明显不足,在日军的猛攻下节节退却,在3月17日下午3时彻底放弃喜峰口附近阵地,全面后撤。


▲正在给前来慰问的民众演示

“破锋八刀”的29军士兵


以上就是喜峰口夜袭的来龙去脉。但这次夜袭让大刀队名扬天下,各种媒体开始猛烈吹捧大刀队的作用,而29军一次夜袭的上千死伤则完全被人遗忘。国民政府的宣传机器也开始讲述离奇的故事,这些故事和报道一直流传至今,甚至越来越来离奇。甚至说29军的“破锋八刀”,专门克制刺刀。


▲29军的“破锋八刀”


但其实从肉搏技术来说,大刀无论是重量、攻击距离、攻击频率都要弱于装上刺刀的步枪。现代曾有过复原对练:40名入伍1年半的武警战士,都没有进行过拼刺技术和刀法训练,分成两组分使用木枪和木刀。结果一分钟之内,大刀队全军覆没,刺刀队仅“损失”3人。




由此可见,同等技战水平下,大刀不可能在白刃战中赢过刺刀。退一步说,如果大刀队真的那么所向披靡,那29军就算不能反攻承德,至少也能守住喜峰口,最次也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大量使用大刀。但实际上,在全面抗战爆发后,虽然中国军队还是会大量配发大刀,但是很少组建大刀队了,所谓“大刀队大捷”几乎没有出现过。反而是现在各种抗战影视作品中,大刀频频出现并且威风八面。可能越离奇的故事越能刺激眼球,这也是“抗战神剧”之所以能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吧。


▲ 29军展示用纸糊的“缴获坦克”


总之,根据实际的战斗记录显示,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在近距离与日军厮杀时,都是采用“手榴弹战”。中国军队在日军冲锋到阵地前50米左右时,会投出第一批手榴弹,虽然不能杀伤多少展开冲锋队形的日军,但是可以极大的将日军冲锋队形瓦解。然后中国军队再针对混乱的日军投出大量的手榴弹,争取在日军冲击到刺刀战距离前造成日军大量死伤。在这种手榴弹战术下,日军要么是冲锋队形瓦解,后撤重整队形;要么就是在中国军队阵地前死伤累累。因此在滕县和台儿庄,中国军队都是使用这种方法对付日军的冲锋,真正的肉搏战并不多见。




在当时的滕县东关,日军的第一次冲锋就被手榴弹炸的血肉横飞。在失败后,日军用步兵炮和平射炮开始逐个轰击731团的火力点,并将东关寨墙轰得支离破碎。日军随后在机枪的掩护下发起冲击,可是还是被密集的手榴弹打乱了队形,不得不后退重整。但严翊的这个营也在一上午的恶战中死伤上百,不得不要求增援。就在日军暂时停止攻击的时候,张宣武派来的两个连援兵赶到,并且还带来了从城里运来的几百袋食盐,用盐袋堵上了阵地的缺口。混战到晚上,日军也没能夺取东关,但是守军已经损失殆尽,严翊营长也受了重伤。


入夜,鉴于东关守军已经伤亡殆尽,王铭章调原来在北沙河的727团剩余两营回到滕县增援。滕县外围的124师370旅和372旅陆续进城,至此,41军完全放弃外围阵地,集中全力防守滕县城。17日上午,赤柴大佐命令步兵停止进攻,集中重炮猛轰东关,至中午,东关阵地被彻底摧毁,日军进占东关,随后开始轰击城墙。最终,滕县失守,王铭章将军殉国。


▲滕县东门附近城墙被日军重炮

轰击后的写景图


原文来源: 筑垒地域

ID:zhulei1941

作者:原廓 



商务合作请联系QQ:290141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