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上海中芯国际学校被爆学校厨房内出现变质番茄和洋葱,食物加工日期造假等问题,引发大众对校园饮食安全的强烈关注。
事件还原
2018年10月18日,家长群曝光午餐照片引起质疑。
当天,有人在上海中芯国际学校家长群中曝光学生午餐——
两个速冻包子,一个巴掌大小的鸭腿,一勺蔬菜,一盒利乐包的纯牛奶……这可是一年近十万学费的私立学校,一般公立学校午餐费在11~15块不等,而中芯的孩子每天午餐费是24块钱
。
于是,家长们在群里要求更换供应商,改善孩子的伙食。
19日,学校召开沟通会却引发更大不满,家长在学校后厨发现发霉过期食品。
家委会上午通知,学校当天下午开午餐沟通会,有空的家长可以来参加。家长们坐满了会场礼堂,校长站在两个包子的餐盘前,面无表情。
大家要求校方给出方案结果,包括换供应商,设立合理监督机制,家委会要全程主动参与。然而校长反问:“你没做过领导吧?我都说过了会监督,你还要怎么样!”
沟通未果的家长们提出要去后厨看看,供应商和校长说“没有问题”。
然而家长们在后厨看到的却是——
成筐发霉的番茄、洋葱,穿越时空的食材(拍照当天19日,而检验日期是20日)和贴了遮羞布的过期五香粉(被遮盖有效期为2017年11月2日),还有提前三天泡发的黑木耳、速冻的蔬菜,临期的半成品肉……
至此,“货不对板”的中芯午餐事件,正式升级为“中芯学校霉番茄”事件。
随后,家长拍照留证并报警,学校食堂被封锁检查,浦东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卫计委、张江镇政府共赴现场调查。
19日晚间,学校紧急召开家长会。
上海中芯国际学校校董从北京赶往上海,提出三个解决方案:
1.立即更换餐饮供货商,中间有一周(
下周)无法衔接供餐的时间,期间允许孩子自己带饭,学校负责帮忙加热;
2.中芯国际公司本部餐饮供应商救急给2000多名学生供餐一周;
3.厨房改成明厨,将来可以招标新厂商提供餐饮。
20日上午,上海食品监督局发布《关于市民反映上海市民办中芯学校食堂存有过期食物等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
1.已对该校食堂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食品予以封存;采集留样食品及厨房冰箱内半成品共计21件样品送检测机构检测。
2.责令校方立即停止原承包商供餐,后续供餐方式由学校提出方案提交上海浦东市场监管局和教育部门审核后再行供餐;
3.要求中芯学校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内部管理;
4.已开展对中芯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以及上海怡乐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资质和食品承包服务等情况的进一步深入调查;
5.同步开展对上海怡乐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供餐或管理的其他学校和单位食堂的现场检查,并对其在全市及其他地区承包的食堂发出食品安全警示。
6.将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对全区所有学校食堂开展专项检查,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供应商上海怡乐食食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康帕斯(Compass)暂无回应。
事件持续发酵,各国际学校相继发声:维稳严查。
作为国际化学校两大餐饮供应商之一,康帕斯(Compass)集团的服务对象还包括上海美国学校(浦东校区)、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上海协和双语学校(虹桥校区)等名校。
中芯事件发生后,多所学校第一时间以邮件、信息等方式发声表态。“一定会严肃查清情况,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彻查结果”,让家长们安心。
上海德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向家长发出声明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向家长发出声明
上海万科双语学校餐饮供应商发声
名校长:可行性建议
总的来看,此次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在于:
1.供货商未尽职责,提供劣质食材。
2.学校监管不力,对于
食品安全把控不严。
有记者就“国际学校如何落实保障食品安全标准”采访了上海某知名学校校长。
该校长表示:
学校应该把学生的餐饮工作作为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事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原则与具体实施方案,以及与餐饮供应企业、家委会、师生员工交流沟通机制。
具体可行性措施如下:
1.在学校总务方面,应在平时经常对食堂进行抽查并记录抽查结果。
2.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餐饮系统,由餐饮供货商与学校负责人共同完成,餐饮公司负责上传每周的“周菜谱”。在菜单的制定中,学校应该聘请专门的营养师审核把关。
3.其次,学校可就不同学生和教师的口味需求,制定部分可选择的口味餐。
4.针对食物过敏或者素食学生,制定相应的特殊菜单。亦可额外准备了一些菜品进行替代,供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