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问题的核心我认为不在于余额宝本身的风控,而是金融系统的风险,这是全局性的问题。
现在单单一个余额宝的体量就达到1.43万亿元,要知道国内货币基金的总规模才5万亿左右,也就是说余额宝瓜分了将近三分之一。
那到底这个体量有多大?我们拿国内号称第五大的招商银行来对比就知道了。
招商银行2016年的个人活期存款余额为9516亿元,个人定期存款余额为3329亿元,两者合计接近1.3万亿元,但这样的规模还是不及余额宝。
想想这得有多夸张,这只是一个余额宝而已。
问题来了,银行现在都不断被纳入各种监管,整改各种问题,一个赶超第五大银行个人存款体量的资金体,央妈会放心吗?
就上周末央妈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刚出,余额宝就发了公告,要把个人持有余额宝的最高额度调整为10万元。
其实这已经是第二次调整了,之前是从100万元调到25万元,现在又变成10万元,要说这里面没有什么压力,反正我不信。
央妈在不断加强各方面的监管,而且重点都是那些体量大到难以控制,容易造成流动性风险的资金体。
把银行表外业务纳入MPA考核,把互金体量大的也探索加入MPA,现在又要把资产规模5000亿以上银行的一年期同业存单纳入MPA,都是针对体量大的进行严格的监管。
所以,在上周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里面,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就把流动性问题放在第一位。
央妈提到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流动性的可能冲击”,这个时间点太敏感了,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人感到不安。
央妈也害怕这些宇宙体突然就遭到各种挤兑,小的还好处理,大的一旦形成风险,比谁都危险,还会拖累整个经济系统。
虽然说大而不倒,但同时大而难控,而且大而易伤。
包括准备落地的公募基金流动性新规,还有传闻中对货币基金投资标的进行限制的条例,都是为了防止因为挤兑形成流动性风险而出台。
由此可见,接下来的理财市场,大部分政策都会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制定,特别是体量过大的产品或者机构。